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人欣赏过美国影片《回到1872 年》,影片的男主人公不惜生命代价,回到过去,拯救了芝加哥市民。观众一方面沉浸于剧本精心编织的情节中,一方面也保持着绝对的清醒——那只是艺术家的虚构。先哲孔子早就有过“逝者如斯夫”的名言,时光匆匆,怎能倒流?然而,一些言之凿凿的报道却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在我们已经告别的20世纪里,时光倒流竟不可思议地真发生过多次?  相似文献   

2.
相信许多人在欣赏美国影片《回到1872年》之余,为主人公不惜生命代价回到过去拯救芝加哥市民的义举而击节赞叹时,总以为这是艺术家的虚构。因为,中国古代哲人孔子早就有过“逝者如斯夫”的名言,时光匆匆,怎能倒流? 然而,大千世界创造的奇迹却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在我们即将过去的20世纪里,时光倒流竟不可思议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3.
<正>相信许多人在欣赏美国影片《回到1872年》之余,为主人公不惜生命代价,回到过去拯救芝加哥市民的义举而拍手称赞时,总以为这是艺术家的虚构。因为,中国古代哲人孔子早就有过"逝者如斯夫"的名言,时光匆匆,怎能倒流?然而,大千世界创造的奇迹却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里,时光倒流竟不可思议地发生了。意大利客机的空中历险1994年初,一架意大利客机在非洲海岸上空飞行。突然,客机从控制室的雷达屏幕上消失了。正当地面上的  相似文献   

4.
回到学校     
被县委宣传部借用十个月,尽管有机会"转正",但我无时无刻不想回到学校.其间,偶尔到学校办事,教过的学生看见了,一起叫着"何老师好",嚷着"你什么时候回来给我们上课",问着"你会不会不回来教我们了",最后不约而同地呼喊"何老师,何老师……".没有人指挥,却整齐而有节奏.我听出他们的这叫这嚷这问这呼喊中,分明透着童稚的激动、兴奋、急切、渴盼…… 正因为是童稚的,所以没有丝毫矫揉造作,显得纯洁干净:正因为是童稚的,所以没有半点表演作秀,显得真诚感人.我的心潮湿了,心底强烈地呼喊"孩子们,我要回来",口头却无法做出具体的回应.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到学校,回到孩子们身边.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意义     
木槿 《师道》2013,(1):54-54
影片一开始,麦希穆斯凝视着一触即发的战场陷入幻想之中,他想象着他的指尖轻抚过麦芒.麦浪翻滚,大地馥郁芳香!是的。这场战争结束.他就可以回家了,回到他深爱的土地上.回到他深爱的妻子和儿子身边、就像我们平常深陷困境或面对困难时那样.总想着.  相似文献   

6.
相信许多人都看过美国影片《回到1872年》,为主人公不惜生命代价,回到过去拯救芝加哥市民的义举而击节赞叹,但都认为这只不过是艺术家的虚构。中国古代哲人孔子早就有过“逝者如斯夫”的名言,时光匆匆,怎能倒流? 但这是大千世界创造的奇迹之一,不可否认的是,时光倒流不可思议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7.
牙齿的风波     
上个星期,我掉了一颗牙.我们班的宣以栋天天取笑我,叫我"老头".我伤心极了,回到家对妈妈说:"把我的牙补好."妈妈笑着说:"旧的东西总会被新的东西代替的."我惊奇地说:"牙也会自己长出来?""是的,过些天你就明白了."我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8.
回家     
清明节,我们一大家子人回到外公、外婆在乡下的老房子.这房子在很偏僻的地方,我从未在那里生活过,因为早在我出生之前很久,我们这个大家族就搬到了浏阳. 虽说从未在那里住过,但我居然对那儿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也说不出是为什么.和哥哥到田野里走走,我觉得这里花的清香、树的高大,乃至于池塘中青蛙的叫声,都是那么熟悉.突然,我脑海里清晰地显现出了"回家"两个字.  相似文献   

9.
安迪.科恩,总是喜欢戴一副黑色墨镜.他曾在影片<缅因黑人>的屏幕上,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男主人公的形象.这点千真万确.无论怎样,他无形中卷入了我们人类的行列.尽管他在影片中自始至终扮演着一个决心追捕"外星人"的英雄角色,人们对他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10.
《好同学》2005,(12)
相信许多人在欣赏美国影片《回到1872年》之余,为主人公不惜生命代价,回到过去拯救芝加哥市民的义举而击节赞叹时,总以为这是艺术家的虚构。因为,中国古代哲人孔子早就有过“逝者如斯夫”的名言,时光匆匆,怎能倒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些题目讲了好几遍,过一段时间很多学生还是不会做.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总是从自己的思维角度考虑问题,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错误的出发点.因此,我们要抓住学生错误的源头,帮助学生对自己看似"有道理"的错误进行分析,对在哪儿?又错在哪里?利用哪种方法解题更好?这样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做到事半功倍.试想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不指出学生错在哪里,而是简单地否决,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速度     
假期结束,我们又回到久违的学校.大家热情地挤在"美班"(我们对班主任老师的爱称)身边,叽叽喳喳地一解想念之情. "韩老师,这个假期你去哪儿了?"小杜好奇地问. 韩老师边批改作业,边回答:"回老家青岛看我爸爸妈妈了呀."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献礼影片<建国大业>热门上映.本文分析了这部红色影片的内容安排,人物设计和场景音乐都处处渗透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同时也探讨了这部影片的初衷与高票价的叫座而引起人们对"商业爱国主义"的质疑与非议,从而最终提出观点:爱国的真正体现就是求实重行地把我们每一个人自己该做的事做好.  相似文献   

14.
谈看《建国大业》内外的爱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献礼影片<建国大业>热门上映.本文分析了这部红色影片的内容安排,人物设计和场景音乐都处处渗透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同时也探讨了这部影片的初衷与高票价的叫座而引起人们对"商业爱国主义"的质疑与非议,从而最终提出观点:爱国的真正体现就是求实重行地把我们每一个人自己该做的事做好.  相似文献   

15.
李莎 《今日中学生》2007,(19):88-89
一天晚上,我们一家正围着四方桌吃饭,电话铃响了,弟弟飞快地跑去接.没有过十秒钟,弟弟便挂了电话,回到饭桌前,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妈妈问:"你怎么了?刚才是谁打的电话?"我早就习惯了他的装神弄鬼,便对妈妈说:"你别管他,肯定是别人打错!"全家人继续沉默着吃饭,一分钟以后,弟弟胆怯地说:"妈,刚才那人说他是姐姐的男朋友,明天要放一封信在她的桌子里."  相似文献   

16.
"你是个男子汉!"从七岁开始,我好几次听到别人对我说这句话,也好几次对别人说过这句话. 七岁那年,我的身体并不像现在这样强壮.有一天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邻村的王小武堵住我,无缘无故地打了我一顿.王小武长得五大三粗,在他面前,我连招架之力都没有,被他打得鼻青脸肿.回到家,父亲问一脸委屈的我:"谁?你招惹他了?"  相似文献   

17.
妈妈被骗记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让我们难以预料的作业——回家装肚子疼,感受母爱!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欺骗过妈妈,为了让自己演得逼真些,我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对着镜子"哎哟哎哟"地练习起来……妈妈下班回来,我便四仰八叉地躺在沙发上,脸上显现出刚刚练就的功  相似文献   

18.
回到学校     
被县委宣传部借用十个月,尽管有机会"转正",但我无时无刻不想回到学校。其间,偶尔到学校办事,教过的学生看见了,一起叫着"何老师好",嚷着"你什么时候回来给我们上课",问着"你会不会不回来教我们了",最后不约而同地呼喊"何老师,何老师……"。没有人指挥,却整齐而有节奏。我听出他们的这叫这嚷这问这呼喊中,分明透着童稚的激动、兴奋、急切、渴盼……正因为是童稚的,所以没有丝毫矫揉造作,显得纯洁干净:正因为是童稚的,所以没有半点表演作秀,显得真诚感人。我的心潮湿了,心底强烈地呼喊"孩子们,我要回来",口头却无法做出具体的回应。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到学校,回到孩子们身边。我对学校的思念与日俱增,如春天的野草般疯长。回到学校,回到孩子们身边。我在心底不断重复这句话。新学期到来,我终于如愿以偿。我闻到了校周的青  相似文献   

19.
正问过一群学生:"当妈妈说什么话的时候,你觉得最恐怖?"几乎一致的回答是:"妈妈要求或命令我们说实话的时候。"为了让我们说出实话,妈妈总是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地对我们说:"你说实话,我不生气。"小时候,考试考砸了,惴惴不安地回到家,妈妈从你脸上的表情,已经看出了端倪。不过,她还是不甘心,希望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她故作和悦地说:"你说实话,到底考得怎样?我不生气。"  相似文献   

20.
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去散步。回到家时,我铙有兴趣地问道:“爸爸,我们散步用了多少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