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大学生公德为研究视角,揭示了大学生的校园环境卫生意识淡薄、校园公共秩序意识淡薄、不懂得珍惜爱护公共财产、校园人际交往的"自我化"等校园公德缺失的现状。并从学校、社会、学生群体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校园公德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校园公德培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出现了较明显的“滑坡“现象,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迫在眉睫.高等院校应从强化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公德情感和公德意志、加强大学生公德行为的培养以及为大学生公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环境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提升社会公德的基础上,推进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许多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公德观念、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在观念上认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但也有的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和创业精神,不注意节约,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大学生不注意公共卫生,乱扔杂物;有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关系,能否遵循社会公德是衡量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德教育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阶段正是社会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有效的公德教育对增强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加强青少年的公德行为、提高青少年的功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当通过转变思维方式、完善公德教育评价体系等多种策略来提高中小学公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公德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公德素质普遍较低是当前大学生公德素质的现状,学校公德教育缺失、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等媒体对大学生公德素质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思想行为弱点,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切实开展学生公德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公德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为学生提供公德实践活动平台,完善高校公德奖惩机制等,是改变大学生公德素质现状的有效对策,对提高大学生公德素质水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学角度运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对2所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多元价值观下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普遍较高;但存在问题不容忽视,并主要就高校如何对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加强教育和管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贵义"是我国墨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贵义"价值观强调个人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中的利人利己、社会责任感、可行性认知。"贵义"对当代大学生公共道德观的建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可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德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利人行为的具体实施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公德具有利群、利他的意蕴。在当代社会,公德意蕴的展现却遭遇诸多不和谐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冷漠无情在人群中蔓延;第二,毒食品、毒药品频现,危及大众生命安全;第三,为一己私利,伤害他人生命。从公众文化心理的角度反思其成因,主要在于:第一,公德主体身份的平等性,易于导致责任分散;第二,公德的利他精神缺乏互信基础;第三,公德行为缺乏内在的情感驱动。推进公德建设,既需要公民个人树立对"他者"负责的意识,又需要社会建立和完善道德机制,对公民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提出 当下,贵阳市正开展以"三创一办"为载体的社会公德教育活动,其中,包含针对小学生群体开展的社会公德教育。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群体公德意识启蒙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群体又以同龄效应影响其在社会生活情境之中的行为,怎样才能让公德知识逐步转为知识律,  相似文献   

10.
如何和陌生人交往交流,如何对待公共资源,这都需要遵循公德的伦理规范。公德含有积极性部分和消极性部分,积极性公德行为表现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主动募捐、从事公益活动等,而消极性公德行为则体现为"不作为"的规范,遵守基本的公共秩序,不破坏公共财物,考虑他人的感受,具有底线层次的遵守。在公共领域或学校公共领域中,很多公德失范行为现象都违背了具有底线层次的公德伦理规范。因此,倡导消极性公德教育对一个人公德德性的提升、对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其作用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应重公德轻私德,厘清公德与私德的界线。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对私德和公德的概念及辩证关系进行分析,指出高职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完善私德促进高职生社会公德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德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因而它是现代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代大学生是我国传播和践行社会公德的有生力量,其公德意识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和科学发展进程.文章基于高职高专生公德意识现状分析,就如何激发和维系高职高专生公德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分析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对加强高校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的大学生中,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公德缺失现象,应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本文试从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挑战入手,对高校如何进行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的认同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群体公德意识缺失现象也逐渐暴露,这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遵循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从"体验式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公德意识的有效手段,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校园公德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出发研究校园公德,阐明大学生公德现状和缺失原因,从学校、社会、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校园公德培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公德为全体社会成员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与个人德行相对的公共生活准则。当前,我国的个体公德意识淡漠、道德行为失范以及公德规约缺失。加快公德建设必须明确社会责任、增强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加强道德教育、提升公民的自身素质、健全法律制度,建立道德的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18.
公民公德意识的强弱 ,遵守公德规范的状况 ,直接反映着公民素质 ,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也对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公德建设过程中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充分发挥显性教育系统和隐性教育系统的功能 ,把外部因素的强迫性和个体修炼的自觉性有机结合起来 ,挖掘传统美德内容 ,批判地继承传统道德的合理精华 ,借助各种载体 ,建立良好的约束机制 ,创造优美的外部环境 ,寻求道德舆论向道德实践的现实转化途径 ,对于增强公民公德意识 ,提高公民素质 ,形成良好的公德习惯 ,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梁启超以来,即近代以来公德思想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团体公德、国家公德、社会生活公德三种不同类型。这三种公德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对应不同秩序构建的需要。其中,团体公德思想主要在于构建强大凝聚力的团体,以挽救国家、民族之灭亡;国家公德思想主要通过国家公德德目之宣贯,进行以自育自律为特征的政治教育,以构建稳固国家政治秩序;社会生活公德思想试图克服国家公德思想侧重国家秩序构建之局限,重点关注社会生活之公德秩序构建。这些思想都为当前社会生活公德秩序之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但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展望未来,基于自由权利的义务公德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中"重私德、轻公德"的传统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日益走向公共生活的现实需要。虽然学校已经逐渐认识到公德教育的必要,并在德育中加强公德教育的内容,但囿于对公德教育内涵理解上的局限,在实践中往往演变成狭隘的、功利的"公德教育",掉入"群体之私"陷阱,造成公德教育的异化,甚至走向公德的反面。因此,厘清私德与公德的分野,警惕人性的群体属性中维护"熟人圈"利益的负面影响,以一种真正的公共精神实现对"群体之私"的超越,成为学校公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