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袁芯 《文教资料》2010,(8):47-48
教师指导学生建立散文阅读图式.是使学生高效理解散文,并将散文学习从篇的解读上升到类的把握的最终途径。然而就目前状况来看,一篇散文教完之后。学生所建立的关于散文的图式各不相同,且学习效率较低。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破解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荷塘月色》课案为例.对建构散文阅读图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散文的显著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在散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两个核心,即“形”和“神”。探索从形到神的散文教学路径,为散文教学提供指导,能助力散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本文以《故都的秋》教学为例讨论从形到神的散文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3.
汪国真是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不论是诗歌写作,还是散文创作,都有意识地对人生的意义做了积极的探索。作品中所闪现的高尚思想火花,照亮了多少困惑、苦闷、忧伤的心灵!在表达技巧方面,汪国真更是大胆创新。散文《转念一想》,不论是立意还是构思,艺术境界都堪称上乘。  相似文献   

4.
以探索散文教学的独特模式、提高散文教学水平为目的,以统编版高中语文课文《荷塘月色》为例,从通读课文、再读课文、细读课文和研读课文四个方面出发,通过梳理游踪、赏析美景、体悟情感、挖掘内涵等方式,研讨散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散文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散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叶梦的大部分散文都从女性的自然生命历程切人,以大胆而又含蓄的笔致,写出了女性最初的生命脉动.表现出了女性“自我”、“生理——心理”之成长、完善的全过程。并且从生命哲学的层次上体验生命的奥秘,探索秘密的女性之谜和人性之谜。从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叶梦的散文是女性意识和女性体验的极致,是真正意义上的“女子散文”和“女性文学”。  相似文献   

6.
市民人生的女性言说──再论苏青散文品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苏青的散文创作独树一帜.她以鲜明的性别意识,以个体生活为蓝本,创作了带有纪实特征的小品散文.作家世俗生活写真、解放了的新女性生活观照与剖析、市民阶层生存智慧的展露抒写是其主要内容.它们以女性主义文学特征和市民文化品格及贯穿其间的“分娩式痛苦”而在现代散文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7.
女性散文创作是近年来常常引起关注的一个文学现象.其中斯好的散文就以她对人生、人性的探索与思考,创新的文体风格和女性情怀的相结合,体现出独特而成熟的审美品格。本文试图从文体风格。创新意识。女性情怀这几个方面来解读斯好散文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也是盛唐散文大家。但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却被其诗名所遮掩。本文分析了李白散文以诗为文的独特个性及其突破性成就.廓清了李白散文在散文史上长期以来模糊不清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散文是90年代众多散文类型中的一个分支,相较于此前散文的语言方式,它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征.在世界汉语文学界掀起了新的散文气象。新生代散文作家们处在一个逐渐开放、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加之大部分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文学观念及审美理念,具有不同于传统散文的艺术风格及价值观念。另外,他们在思维方式和写作策略上有极强的探索意识,勇于冲破各种固有的散文观念及模式的桎梏.将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淋漓尽致地流淌于散文作品中。  相似文献   

10.
伯顿·莱夫尔认为句法是散文翻译的最佳单位。本文以刘宓庆的风格标记论和他的风格再现手段为理论基础,对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几篇散文的英译作品从排比、重复、设问和短句这几种类型进行风格再现分析,旨在探索一条再现散文风格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汪明霞 《文教资料》2009,(34):46-48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研究散文的文学特质.确立符合高中生认知特点的“美文”标准,对学生的散文读写进行循散文创作原则得法、用文学工具得法、以经典散文为“例子”得法的“美文”基础学法指导和以微观分类写作特技分析指导的实践研究。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基本写法.可满足他们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学生既可以进行常态表达,又可以自由表达,甚至可以把散文作为自己的文体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语文必修阶段,散文虽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文体,但并非学得很系统。苏教版选修课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与提升,旨在通过教学,对学生“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尝试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13.
张裕钊的诗文创作可以以光绪九年(1883)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其诗文创作的探索、繁荣期,后期为其诗文创作的成熟、衰落期。张裕钊在莲池书院创作的散文,是其后期散文的代表作,其中《重修南宫县学记》、《夏润之孙桐之母姚宜人六十寿序》两篇最能体现张裕钊后期散文"以意度胜"和"词峻以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林语堂以闲适散文为主的创作实践为中国现代散文园地提供了一个新的品种。这一流派在现代文学史上乃至对现当代散文创作的影响和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一是融合了中西方智慧的学养内涵和知性表达;二是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三是开辟了现代散文文体探索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何彬  张智勇 《考试周刊》2012,(15):29-30
作者以《托起草原》一课教学实践为例,指出散文教学要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有效地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呼唤具有审美特质的散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张纹华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3):120-123,128
以散文概念为中心,兼及对散语的考辨论析,这是马茂军重建其中国古代散文理论的必要奠基。在《宋代散文史论》中,马茂军将风神、自由、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同时纳入中国古代散文的审美研究和传统研究领域,彰显着其理论探索的巨大勇气,且以此为理论基石,展开对宋代散文作家论和流派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散文艺术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影》是朱自清脸炙人口的代表作,在散文中表现了父子深情、人间真爱,三毛和林非也写出了同一主题的散文。本文以这三位散文家的三篇作品为例,运用陌生化理论和莱辛《拉奥孔》中的有关现点,对散文艺术构思作了一点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2001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选文是散文,而且注入了更多的鉴赏因素。怎样进行散文的阅读鉴赏和应试,已成为人们高考复习关注的热点。本文拟从阅读鉴赏的角度,结合高考的要求,散文的特点,主要以2001年阅读试题《门》为例,就高考散文阅读鉴赏的基本途径作一点简要的探索。怎样进行散文阅读鉴赏呢?笔者把教学实践中采  相似文献   

19.
苏轼是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大家,他的散文创作具有“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风格特色,在散文创作方面艺术成就独特.对我国散文创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苏轼散文有补于世的创作态度。自然天成、闲适旷达的创作风格,以及对完美人格的创作追求等三个方面探索分析了苏轼散文的文化品格,探讨了苏轼散文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形成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20.
吴伯萧散文的语言艺术陈迅吴伯萧以他特有的清新、质朴、亲切、自如的散文语言.给广大读者创作了一篇篇基调高昂、感情真挚、文笔质朴的散文佳作。下面笔者就收辑在《北极星》中的,写于60年代初期.反映延安抗日将士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精神的一组散文为例.谈谈吴伯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