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能对语言产生影响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日本的“若者言葉”(青年新语)给日语言研究带来新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这一新生事物是我们的共同课题.笔者将从历史的角度,回顾自“新语”到“流行语”,再“若者言葉”的研究过程,对“若者言葉”在日语中的定位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从“若者言葉”产生的原因和所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它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类区别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周边文化相互作用才得以形成的,反映着特定的人类集团的社会生产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日语会话最讲究的是"言葉遣い",意思就是谈话时要照顾到对方的情绪,从而使对方与自己心意相通、关系融洽,达到"和"的目的.于是在日语的日常口语中有些词或句子被赋予了微妙的引申涵义,表现了日本文化含蓄的特点.本文从日语的"言葉遣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等方面入手,通过对日语中常出现的"言葉遣い"的现象的分析,考察日本文化的传统思想和意识,以及日本人日常生活"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若者言葉"是现代日语发展变化中的一种现象,它不受传统日语规范的制约,对标准日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语言的发展规律说明了语言的产生是变化动态的进程,今日的不规范用语很可能就是明日的规范用语。文章分析了"若者言"形成及流行的原因,从构成法及产生的途径和方法等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进一步探析其对现代日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日语「若者言葉」缩略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的「若者言葉」有大量的缩略语。新改订的『W辞苑』(第6版)显示,「若者言葉」缩略语的不少词条有逐步固定成为正式日语词条的趋势。本文在归纳总结「若者言葉」缩略语的造语规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流行的语言内因与社会外因并提出对「若者言葉」缩略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能对语言产生影响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日本的「若者言葉」(青年新语)给日语言研究带来新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这一新生事物是我们的共同课题。笔者将从历史的角度,回顾自「新語」到「流行語」,再到「若者言葉」的研究过程,对「若者言葉」在日语中的定位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从「若者言葉」产生的原因和所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它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三言”是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中的重要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东传日本以后,对日本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日本前期读本小说以改编“三言”为主,日本学术界的“三言”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日本人的暧昧性是举世皆知的日本代表国民性之一,日本人的暧昧常常让与其交往的外国人不得要领甚至屡屡失败。日本人暧昧性的形成有着地理、历史及文化方面的诸多根源。暧昧,既是客观环境造就的天生习性,也是日本人在长久的生存过程中磨炼出来的一种圆滑的处事之道。本文旨在通过对日本人暧昧性成因的分析,透视暧昧性的本质及内涵,为我们今后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摩擦,维护自身利益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三个角度分析了《说文解字注》使用的训诂术语“浑言”、“析言”:“浑言”、“析言”术语的提出在训诂学史上的意义;“浑言”、“析言”在汉语词汇学方面的成就;“浑言”、“析言”对语言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日,我在网上查找有关成本控制的资料时,看到了一则关于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煮蛋的故事,上面写到:“日本人煮蛋是用一个长宽高各4厘米的特制容器,放进鸡蛋,加水约50毫升,点火后1分钟把水煮开。3分钟后熄火,再利用余热3分钟把鸡蛋煮熟,整个过程耗时7分钟。”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煮鸡蛋的做法:首先打开炉具点火,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日语中"四"的读音与"死"相通,日本人十分忌讳。本文以日本各历史阶段日本人的"四"字忌讳为主题,从历史典籍、文学作品、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求这一忌讳出现的历史渊源和日本人的生死观等。  相似文献   

11.
了解日语语言及日本人行为的社会文化特点正是为了解决如何跨越中日异文化交际的障碍与日本人进行有效的交际问题。日语中的"挨拶言葉"不仅种类和数量繁多,结构和使用复杂,而且待遇表现严格,上下内外分明,有固定的模式。"挨拶言葉"的这些特征是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包括以和为贵的交际意识,强调集体归属感的交际手段和以心传心的交际审美观等日本式的交际思维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马琼 《学习之友》2014,(4):58-60
在日本的地铁车厢里,即使相当拥挤,也常常可以看到人们一手抓住吊环,一手拿着包了浅咖啡色封皮的小书在阅读。不仅是地铁车厢,车站站台上、广场边,人们或是双手合拢地捧着看,或是就这么单手拿着看,甚至将其卷成一个小筒看……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二册《兰亭集序》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这里的“悟言”应当改为“晤言”。“晤言”意为面对面、亲密地交谈,“晤”有面对面的意思.而“悟”只是了解、领会、觉醒的意思。《诗经》中就经常用到这个“晤”字。如《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芝,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育》2007,(6):62-62
到日本的第二天,我和同事一起去银行,把从国内带来的旅行支票换成日元。因为数额较大,我们去了3家银行。每进一家银行,里面都看不到高高的柜  相似文献   

15.
孙雅琦 《天中学刊》2012,27(3):99-101
《伪满洲国》对日本军人形象的描写突破了"鬼子"形象的模式化,同时刻画了亲切平和的日本平民形象,带有很大的独创性。当然,这样的创新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日本人"在《伪满洲国》中蜕变的原因,除了作者陷入了她惯用的"温情写作"模式之外,还与作者当下生活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有关。《伪满洲国》在日本人形象塑造上的突破与不足,都代表了中国文学对于日本人形象塑造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陈灵侠 《考试周刊》2010,(30):236-237
"过劳死"一词源自日本,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过劳死"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日本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它是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透过"过劳死"这一表面现象,从解读民族心理层面深层次挖掘日本人强烈的集团意识和危机意识。集团主义和危机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万事万物都要讲究"度",否则,积极的事物也会对个人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杨颉 《上海教育》2007,(4A):38-39
人是国家的财宝,将人才视为“人财”,让每个人通过各种有价值的创造,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此实现“人财立国”。[编按]  相似文献   

18.
日本自古就是一个看重义理人情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日本人的义理人情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考察了日本现代年轻人中盛行在情人节时赠送"义理巧克力"作为礼物的习俗,以及日本人在赠送"义理巧克力"是所遵循的原则,得出了现代日本人的义理人情观是具有集团精神,强调"和"的精神,比起"人情"来"义理"更重要,并且严格遵守还恩或还礼的原则,无论是送礼还是还礼,都不忘不要给对方增添压力和负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赠答习俗是贯穿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国民性行为,日本人随时随地都会用送礼这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实现人际交往的目的。本文从送礼习惯的程式化、回礼方式的及时性、赠答语言的客套性三方面入手,分析日本人在赠答习俗中所体现的求和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现代日本人的中国古典文化知识——汉文修养水平进行考察研究认为:现代日本人的汉文知识的整体水平在中华民族以外的民族中高居首位。汉文已成为现代日本国语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我国的日语教学中对此有必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