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伯特·帕克是角色身份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角色与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身份有关,正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拥有不同的身份,因而其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社会角色是指人们的某种与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校长作为一校的带头人,不可避免地拥有多种社会身份,社会必然赋予他不同的期望.  相似文献   

3.
身份是构建起来的概念,人们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来选择或被迫选择自己的身份。身份的选择和认同会影响到移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最为生活基本层面的婚姻生活也会受到身份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浅析语言与身份转换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身份(identity)是语言文化学习的中心纲要。身份不是固定的,一程不变的,而是彻底随着语言的文化特定结构随时发生变化的。简言之,身份是当人们使用语言并选择各种各样的语言形式来描述自己时塑造出来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对话,在每段对话中,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使用语言实现并确定了自己不同时刻的不同身份。因此,话语(discourse)是了解身份如何在口头交流中构建或表现出来的源泉。身份与话语在每一个社会举动,社会事件和社会群体中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5.
污名是社会对某些个体或群体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给被污名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并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由于人们拥有许多不同的社会身份,并且污名现象只发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因此,人们就可以在特定情境中,切换自己的认同,认同自己有价值的、受人尊重的社会身份,提高该身份在当前情境中的显著性,以此来消除污名身份的消极影响,找回因污名丧失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国企的内涵。建设和谐国有企业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和谐国有企业。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人们对和谐企业的要求会有所不同,而对国有企业因其特殊的性质和身份,以及其身负的社会责任,和谐国有企业更是有不同的内  相似文献   

7.
社会角色是指人们的某种与社会地位、身侈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校长作为一校的带头人,不可避免地拥有多种社会身份,社会必然赋予他不同的期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长无疑会扮演多种角色。校长能否成功地把各种角色进行整合,处理不同角色带来的冲突问题,对促进学校发展、作好决策等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对新形势下校长多种角色的整合作一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某种意义上说,明清时期的行善积功思想为知识精英与普通民众所共享,这在京师东岳庙与泰山信仰的其他寺庙碑文中有清晰的体现,不同身份群体采取不同形式在宗教仪式性活动中加以实践,人们也用不同的宗教观念对其合理性和意义加以论证,这反映了人们对当时的社会道德危机的普遍认同。当然采取类似行为的背后还会有不同的目的和动机,而这会为我们理解明清京师社会的一些更为复杂具体的问题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在人物描写中,不同的服饰会告诉人们不同的身份、地位、喜好甚至个性等。细心聆听服饰的悄悄话,我们会捕捉到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说说服饰     
在人物描写中,看似不起眼的服饰描写会悄悄地传递很多:不同的服饰透露人们不同的身份、职位、喜好,甚至个性等.细心聆听服饰的悄悄话,我们会捕捉到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和谐国企的内涵。建设和谐国有企业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和谐国有企业。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人们对和谐企业的要求会有所不同,而对国有企业因其特殊的性质和身份,以及其身负的社会责任,和谐国有企业更是有不同的内涵。总的来说和谐国有企业内涵包括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其社会语言学传统的俄罗斯语言学界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机构话语理论体系,对社会机构、社会身份、交际者的身份—角色、机构话语以及机构话语的各种变体进行研究,对机构话语的本体特征、社会制度和社会权利如何通过交际者的交际行为和交际动机来实现、社会机构与交际者及其身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详尽的阐释,可以深化人们对交际者与社会机构之间、机构话语与日常话语之间、机构话语不同类型之间、社会身份与交际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与西方会话分析、批评话语分析不同,俄罗斯机构话语研究中的身份话语理论可以合理地解决说话人在不同语境中的身份转换问题、制度化与言语个性的辩证关系问题、不同机构话语之间的界限问题以及机构话语与言语体裁的关系问题,还能够科学地解释机构话语有其固化的内核和模糊的边缘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Henri Tajfel提出了社会身份理论,从此引发了国内外从不同维度对身份问题的探讨。经过半个世纪发展,身份理论的发展日趋成熟,且有关身份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发展趋势。本文拟从多维度视角分析身份建构的理论机制和本质内涵,以期引导人们关注身份建构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外在建构向自我建构转变的发展趋势,为人们的职业素养提升和自身专业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开放社会中,人们能够在不同阶层中垂直流动,任何一个阶层中的成员,都不是天定的要在父辈的阶层中继承父辈的身份终其一生,然后把这种身份世世代代地遗传给子孙后代.这种流动性是社会活力的源泉,也是公平效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罗伯特·帕克是角色身份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角色与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身份有关,正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拥有不同的身份,因而其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决定个体身份的主要因素有权威、财富和声望。作为影响个体道德成长的家长和教师,其拥有权威的程度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权威是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的权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具有权威的教育者,能使受教育者对其产生尊重,进而认同其所传递的价值观。而在道德教育中,家庭和学校具有不同的权威,其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一、家长的权威家庭是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余妍 《海外英语》2011,(5):323-324,332
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上物质基础的日益丰盛,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消费,一方面反映了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消费社会大众媒体的鼓吹与宣传下,对品牌物品的消费还反映出消费者社会身份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将符号消费视为一种能够建构自身身份与提高社会认同的途径,试图通过消费某种品牌的产品来显示自己的社会身份与地位。该文结合波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符号消费研究理论,试析中国社会现存的符号消费现象,研究认为:在消费社会,人们不仅被大众文化的消费话语和符号操控下进行符号消费,并且这种异化的,虚假的消费模式,在不久的将来会导致整个社会乃至世界承受资源匮乏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教育话语体系中,身份认同是人们获得荣誉感和幸福感的源头,直接支配着人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在身份认同视域下,辅导员具有制度身份、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这种多重身份使得辅导员队伍面临以下困境:一是角色冲突,辅导员身份丛集且内部失调;二是效能感低,辅导员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三是理性失衡,辅导员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博弈;四是增益不足,辅导员社会支持力度低于现实所需。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动力系统、社会支持、职业权威和职业文化等四个层面探寻辅导员身份认同的价值重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陈骁 《上海教育》2009,(11):31-31
走进人们视野的孙雅艳与许多时尚青年一样拥有两种身份。一是教育者,二是志愿者。教育者是她的职业身份,而志愿者是她职业身份之外的社会身份。在这两种不同的身份里,孙雅艳却用了相同的“爱的奉献”来丰富它们的时代涵义,并演绎了她作为一个当代青年的岁月之歌。  相似文献   

19.
文化身份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质,包含着促进个体了解自身与身份形成过程中的社会、历史、文化经历之间的关系。仅对文化身份做本质主义的坚持是不够的,因为身处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中,人们各自具有复杂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实践途径,若从本质主义出发,文化身份只能作为个人或民族部分特征的代表,不能成为差异性的全面体现。尝试从文化研究领域出发探讨身份概念及分析视角,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一个更具普泛意义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20.
学术语篇中的转述:不同声音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述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重要话语现象,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常常会提及自己或他人的话语或思想.在学术语篇中,转述可以定义为作者、被转述者和读者三种不同声音之间的对话.作者、被转述者和读者的身份通过转述在对话中形成,转述策略不仅显示了学术语篇的对话性,而且也显示了学科内部、不同学科之间,乃至学科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对话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