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经济法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展课程改革实践,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高职经济法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高职经济法课程体系应以确立培养目标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以培养法律实践技能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体系、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体系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面向21世纪的人才需求,重视审视和研究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是与跨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确立教育技术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运用现代课程改革思想,指导课程设置;调整课程结构,建立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课程结构体系;调整课程内容,加强综合课程内容建设等,这几方面是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构建的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实践探索、总结思考的过程,必须在实践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中职学校数控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提出构建新的数控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设想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从课程内容的调整与重构、实践教学的改革等方面对中职学校数控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使得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有效路径。一方面实践课程体系建设重在目标体系,即实践课程内容体系,培养途径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和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五个方面,另一方面,实践课程体系也难在推进和落实。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为例,就课程体系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的整合、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模块及素质教育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探讨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优化问题。随着专业建设的逐步完善,未来课程体系应着重在增加专业模块和特色课程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以寻求建立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简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结合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有建构"五板块"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调整两个方面,对于课程内容的调整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课程性质的调整、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地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模式的创新、重视地理技术课程和前沿应用课程、重视实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旨在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交通强国"的战略方针,这对交通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体系,针对培养方案提出的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的毕业要求达成度,开展以毕业要求达成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实践课程体系,优化、调整实践课程内容,对于引导和促进交通工程专业建设与规划,提升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对于培养幼儿教师的中职师范学校来说,人才的培养得益于课程体系的设置,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满意度及课程内容结构体系设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如整体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专长课程开发不足、素质课程发展滞后;课程内容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课程设置忽略学科间的逻辑关系、课程设置忽略了课程的实用性、实践课程单一、理论与实践缺乏联系。基于此,课题组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优化整体结构、调整素质课程、开设全面的专长课程等。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原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拓宽专业口径 ,调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构建适应二十一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立灵活的综合化的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和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 ,要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内涵及本质特征出发 ,提出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向彪 《高教论坛》2010,(8):43-46,5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及其课程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学生就业流向的多元化趋势以及信息化条件下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出路,在于建构一套与社会需求、就业趋势、信息化时代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对接的开放式动态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出一套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其就业市场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职业素养要求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体系,摸索出一套与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目标相适应的质量评价体系及其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施这一改革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地方本科高校与技术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规格及课程体系构建的差异问题,处理好课程体系改革的市场导向与专业属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高职贯通培养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式,对技能型工匠人才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贯通培养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探索的新模式,中高职五年贯通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需要我们借鉴相关地区贯通培养模式的发展经验,从课程整合设置、目标准确定位、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资源共享,完善课程管理等多个实践角度探索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人才培养规格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计的,其落脚点是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根据市场需要的人才规格确定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难点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重点是加强实践教学及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因此,应以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为契机,调整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办学方向,深化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本文从调整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方式;构建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对地方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课程体系是为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地方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面向生产一线,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人为本,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构建柔性应用型课程体系,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胜任汽车服务业工作岗位、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要求课程体系突破传统学科专业界限,为大学生建立合理全面的知识结构;将方法论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提升创新技能;改革课程内容体系,体现启发式、探究式、动态式的创新教学理念;同时要提升科学实践环节,激发和锻炼大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长江大学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实践。包括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改革。特别是对学分制条件下,合理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一直是职教界关注的课题。目前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教学内容如何选取、课程如何整合;怎样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等。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打破“三段式”教学体系,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开发出实用教材,在实施中构建了理论和实践两大课程体系,结合我院高职粮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食品科学与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长江大学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实践.包括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改革.特别是对学分制条件下,合理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可见,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由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强调学习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因此,我们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构建了开放型的综合实践课程。课程内容打破年级界限,横跨学科,吸纳最新科技成果和地方传统文化,并在长江边建设了以“人与自然”“人与生活”和谐…  相似文献   

20.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地方高校应满足学生、家长、学校、政府等各利益攸关方的需求,实现自身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注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课程体系的建构。地方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应该确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思想,调整课程设置,改革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体现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