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现今中专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在中专语文教学中,要时刻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绪体验,使学生在情绪体验中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据说达尔文小时候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因此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创设情景,加强情感体验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感。语文教学要落实语言训练,就必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运用情感教学,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的活动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学生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学习和在乏味低沉的情绪中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所以采用情感教学是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的有效保证。采用情感教学的最佳…  相似文献   

4.
作文历来是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很大比重,本文拟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分析中学生的兴趣与动机、情绪体验、意志和习惯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对作文教学的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作文历来是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很大比重,本文拟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分析中学生的兴趣与动机、情绪体验、意志和习惯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对作文教学的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培养和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中学生学好语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积极地堵养和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一、兴趣对语文学习的作用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有追求的心情而力图研究它、领会它、掌握它。这就为他以后从事这项工作准备了良好条件。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对语文学习的优先注意和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体验和主观意志努力等积极心理状态,对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印象深刻,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技能教学的束缚,走向智慧鲜活,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激励中学习语文,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耿彪 《快乐阅读》2011,(1):84-85
近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常把课堂教学与办语文小报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注重引导,以报促学。在指导学生办语文小报的过程中,我认为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办报与培养兴趣相结合。"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一种以精神需要为基础的认识兴趣,它表现为对语文学习本身具有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强烈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常听一些从事语文教学的同行们感叹: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学生不爱学,老师教起来也没劲。说到底,就是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一种以精神需要为基础的认识兴趣,它表现为对语文学习本身具有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是构成教学艺术愉悦功能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消除Fh紧张的思维活动带来的心理疲劳,调节重复的学习活动带来的生理疲劳,淡化情绪生活中的焦虑水平,恢复业已倾斜的心理平衡等,使教学在一张一弛、劳逸结合中获得寓教于乐的功效。因此,诱发兴趣已成为课堂教学艺术所追求的最基本的一个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生是感性的,美好的情感体验会激发学生兴趣,浓厚的兴趣会带给学生愉悦的情绪,教学过程的愉悦性又会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提高又必然会促使学生自觉的、主动地去探索语文的奥秘,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利用多种形式、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形势下。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是语文教学中应当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兴趣?湖南师大周庆元教授对此作了科学的界定:兴趣是个体爱好并力求认识某一对象(事物、活动、现象等)的带有情感的倾向。语文学习兴趣则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与掌握语文的带有情感的倾向。这是个体意识倾向性,属个体心理范畴。同时,它与心理过程中的情感过程相关,是带有情感的倾向,是一种喜好的情绪、愉快的情感。作为人的心理过程之一的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这种体验的深浅、好恶直接影响到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这种体验愈深,想认识事物的倾向性愈强烈,学习的兴趣也就愈浓。列宁说过:“没  相似文献   

13.
董青兴 《成才之路》2022,(7):126-129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运用于语文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文章从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  相似文献   

14.
福乐是指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务的一种情绪体验.这是一种包含愉快、兴趣等多种情绪成分的综合情绪,而且这种情绪体验是由活动本身而不是任何其他目的引起的.福乐是人生非常重要的积极情绪体验,人在福乐中就是身心处在快乐的状态里.那么是什么让孔子总是处在忘我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之中?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低年级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语文,打好语文基础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受益终身的,但是目前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很有限,对各种情感的体验不够深刻,于是他们认为语文知识非常的单调和枯燥,单纯地把语文理解为记生字写句子,因此就产生了一种厌倦和抵触的情绪。如何才能让低年级学生从这种错误的理念当中解脱出来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孩子们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使他们缺少应有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迫切需要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就如何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开篇引趣,诱发好学之乐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围绕文本存在多重情绪,交互感染。借鉴孙绍振阅读三主体说[1],可分为三:即文本蕴含的情绪、教师对文本的情绪体验、学生对文本的情绪体验。三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方式、先后、目的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推动学生寻求知识的一种内驱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运用心理学原理,探索学生的心理奥秘,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具体来说,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可采用如下三招。   以经常获得成功来唤起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认为,当学习取得成功时,学生会获得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自我激励、自我要求心理,成为促使其进一步学好的内部诱因。因此,我们应该使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快乐,为学生取得成绩和进步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多年来,语文教师苦苦探索,殚精竭虑,但仍有不少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有的明显地没有兴趣,许多教师慨叹学生作文成绩差、水平低,其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挑学生的“刺儿”太多,评价太低,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欢乐,而只有失败的痛苦,所以愈来愈产生一种逆反情绪,厌倦写作,没了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