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现代报纸大量使用“黄色新闻”的写作手法来报道新闻,在记录了真实事件的同时,并没有捏造事件细节、在报道中添加过份的煽情性词语,特别是在报道大规模自然灾害的时候,报道往往胡会带有“黄色新闻”的痕迹.因此,“黄色新闻”不仅局限于一个方面,它应该是全面的、多角度的.  相似文献   

2.
于19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黄色新闻浪潮,其背后最主要的内推力量是由消费社会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娱乐隐喻.这种娱乐隐喻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今天的娱乐化现状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对"黄色新闻"运作手法的诟病,传媒界很多学者对"黄色新闻"持全盘否定态度,本文拟通过对"黄色新闻"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对现代媒体的积极影响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对"黄色新闻"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黄色新闻对当今新闻事业的影响极大,如:大字标题、彩色图片、煽情等等,这些影响有好有坏,本文着重就黄色新闻对我国新闻事业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解决的对策与方略。  相似文献   

5.
黄色新闻对当今新闻事业的影响极大,如:大字标题、彩色图片、煽情等等,这些影响有好有坏,本文着重就黄色新闻对我国新闻事业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解决的对策与方略。  相似文献   

6.
与美国的黄色新闻相比,我国网络新闻出现了黄色新闻的新趋势,我国网络黄色新闻报道在报道内容、传播手段和影响公共事务方面具有新特点,网络黄色新闻对社会风气、新闻媒体本身和受众产生了不良影响,文章针对不良影响,提出了行业自律和提高受众素质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色新闻"是美国新闻界在19世纪末出现的一股新闻思潮,虽然存在的时间较短,但却对整个20世纪的世界新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观点对目前"黄色新闻"在我国新闻界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信息时代中,网络信息得到高速发展,而“黄色新闻”在网络中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不容忽视.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网络技术控制和网络法制建设,全面提高网民的个人素质,从而抵制或降低网络黄色新闻对人们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危害.笔者以搜狐微门户和腾讯迷你版两个新闻资讯小窗口为例,对当下我国网络的黄色新闻现象做了简单的量化分析和推论,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色新闻标题,因为了迎合某些读者低、浅层次审美情趣,甚至感官情趣,增加点击率的目的而产生.它从三方面作文章.标题内容上;词语选择使用上;语言表现手法上.因此,网络新闻记者、编辑应把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新闻真实性放在首位,把眼光放长远.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新闻媒体监督管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蔡舒婧 《华章》2007,(11):247
黄色新闻这一形态的背后是利益团体一种模糊视线的狡黠策略.尽管20世纪初期黄色新闻浪潮逐渐消退,但是它显然从此改变了人们对于新闻的理解.本文关注的是,它还同时如何造成了公民公共生活领域话语的缺失与缺憾.  相似文献   

11.
建安时代,“节义衰而文章盛”。此时的学术思潮与士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三曹呼吸着新时代的学术空气,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心态和富有艺术的人生情调。使其在感知世界,认知人生和所创造的文学作品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慷慨悲壮的精神,表现出动荡不安而又开放向上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2.
论性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性文化及性文化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有关性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及其理论研究、实践需求等等已极大地丰富了、复杂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不妨称之为"性文化".性文化,指有关性的知识、信念、艺术、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习得的其他行为和习惯.但应指出的是,性文化并非性知识、性道德等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综合体,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两性地位及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艺术情趣、舆论习俗、行为方式的总和.因此,所谓的性教育不应仅仅指有关性的知识、道德乃至心理方面的教育,而应是"性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与心理学视野下的父亲意象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视野下的父亲意象指的是人的记忆和想象中的父亲形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亲意象是“仁君意象”,父亲是慈爱的统治者,与生活息息相关;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父亲意象是“父神意象”,“父性崇拜”潜含着西方人对原始父亲(上帝)的一种传统意义的强烈崇拜和深刻敬畏,父亲意象是遥不可及的。在传统文化的演变中,父亲意象也发生着巨大的嬗变:从“仁君意象”、“父神意象”到“人父意象”。现代父亲是一个更全面和人性化的角色,一方面他仍然要承担和传统父亲一样的经济责任,另一方面按照舆论的要求,他要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事事参与。这种跨越式的转变糅合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精髓,使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现代父亲意象基本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通过该文化的传播来弘扬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的特征来塑造适合该时代的价值观。因此,传统文化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必然导致中西新闻在受众观念、报道主流、新闻取材等方面的差异。本文透过新闻传播活动,阐明中外新闻传媒不同的运作模式和存在形式。同时,通过比较中西新闻传媒与不同文化传统的凝结与沉淀,探索和研究中西新闻媒体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是寻根小说的典型代表。小说中人物的生活方式、小说的叙事线索和叙事视角造就了小说文本的神秘性。这种神秘性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与思考的空间,并引起对传统文化中神秘性的探寻。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传播与现代化文化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文化价值所蕴含的基本观念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追求真理、自由、平等、民主和社会公正"等.这一价值体系一旦在电视新闻传播主体心目中确立起来,就会对前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和后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做出合理的借鉴和扬弃.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类新闻报道策划成功与否,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与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类新闻报道因对象和选题的特殊性,策划时要谨慎行事,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要坚持“导向”的正确性;要坚持“创意”的科学性;要符合本民族的欣赏口味;要讲究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8.
While literature has focused on the ways in which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exclude women from the workplace,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inverse is also tru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culture prevent men from being involved in the home. Using theories of gendered organizations as a guide, this article draws on interviews with 70 faculty fathers at four research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tension that many men feel navigating their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home while simultaneously aiming to fulfill the norms of the ideal worker, which holds that employees are always available to perform work and have few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home. Data suggest that institutions and those within them penalize men who appear too committed to their families. Some participants crafted identities for themselves that separated their roles as professor and father while others struggled to reconcile their two roles. In short,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and culture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shaping faculty identity, both on and off-campus.  相似文献   

19.
以探求文化发生问题为写作动机。抓住工具的产生即文化的介入作为这一问题的契点沿波讨源,探赜索隐。通过详解读史前孑遗——岩画、神话、葬俗、陶器,凸显了文化发生的基点——生存与性。且肯定了文化多元归“一”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我毫无方向感,经常成为全家人取笑的对象。有一次我们讨论人死后会怎样,儿子开玩笑说:"妈妈,希望天堂里也有导游,否则你永远找不到通往天堂的路。"我笑着告诉他,我一点都不担心,"只要向着有树篱的山坡走,我就能找到天堂"。他惊讶地扬起眉毛,我便给他讲了我父亲的故事。祖父早逝,父亲由祖母一手带大。在那个年代,还没有政府救济这回事,一家五口历尽艰难终于活了下来。贫苦的出身,让父亲养成了极度节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