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发展全纳性教育   总被引:6,自引:10,他引:6  
特殊教育在过去的两个世纪的发展中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目前特殊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而倍受重视。“特殊教育”由过去的为少数儿童服务的教育正发展成为为每一个儿童的“特殊需要教育”。在正常化原则、全面参与社会原则的推动下,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化教育。一体化教育又称为残儿童随班就读,在中国已走过了充满活力的十年。现在一体化教育的更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纳性教育。全纳性教育可以分解为全纳教育体系、全纳性学校、全纳性课堂。在中国的教育界引起重视并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全纳教育     
张宝蓉 《教学月刊》2002,(4):F003-F003
全纳教育是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提出的。但迄今为止,没有人对全纳教育的定义作出过明确的界定。美国的全国全纳教育重建中心将全纳教育定义为:提供均等的有效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全纳教育蕴涵着平等、民主、和谐、合作与对话的多元思想,从全纳教育的视角来透视.我国基础教育班级建设存在着“限制”、“排斥”、“歧视”等不和谐的现象,全纳班级是基础教育和谐班级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最终归宿,学校需要从班级的管理体制、活动机制、班级文化三个方面创设条件,为其提供内外部支持,以期达到全纳。  相似文献   

4.
全纳教育的具体落实:全纳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全纳教育”理念提出以来,本着实现全民教育、形成全纳社会的目的,不少国家都进行了全纳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学校参与全纳教育计划是发展全纳教育、具体落实全纳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选择实验学校、引导和帮助学校实现全纳的转变,是全纳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阐明了全纳性教育思想和全纳性精神在我国推行全纳性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出“全纳性教育思想”是全纳性教育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6.
全纳教育     
张楚廷 《早期教育》2002,(17):44-44
全纳教育(inclusive)是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但迄今为止,包括首次提出全纳教育的《萨拉曼卡宣言》都没有对全纳教育的定义作出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毋胭脂 《成才之路》2009,(27):24-25
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通过“萨拉曼宣言”和“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首次提出“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以尊重人的基本人权为前提。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帮助相应的学习主体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促进每位受教育的个体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全纳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一、全纳教育的提出。“全纳教育”一词已成为近期国际最流行的教育词汇。全纳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全纳教育(inclusiveeducation),作为一种思潮,在国际上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全纳教育是在国际教育民主化的潮流中,尤其是在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兴起和发展的。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并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其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全纳教育”,并号召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全纳教育。实际上,在这之前,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了具有全纳教育意义的教…  相似文献   

9.
自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纳教育”以来,英国教育界对于全纳教育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持“全纳”观点的学者认为,特殊教育不应该只在特殊学校实施,这违反了人权;而持“特殊”观点的学者认为,全纳教育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家长的真正选择.英国教育界虽然对于“全纳”还是“特殊”的形式存在争议,但是他们对于全纳教育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成功过渡到成年作准备.  相似文献   

10.
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全纳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 ,也是国际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全纳教育的理念需要全纳学校来实践 ,因而全纳学校是不同于以往的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也不同于后来的一体化学校 ,它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在教育、社会、经济方面均具有极大意义。全纳教育理念和全纳学校实践的目的是要促进形成一种追求社会公正、机会平等和民主参与的全纳社会。为此 ,在现存社会中对阻碍这种追求的任何障碍都应该加以确认、质疑和消除。全纳教育的理念指导我们实施全纳学校 ,全纳学校的实践促使我们走向全纳社会。  相似文献   

11.
浅谈"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静 《教育与职业》2005,(27):21-22
在高职教育中引入“全纳教育”理念,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新思路,“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是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包容。  相似文献   

12.
“全纳”(inclusion)是1994年西班牙世界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出的关于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安置的“新”策略。“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指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安置在普通班级之中.让他们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目前在国际上正在普及有关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教育,同时也加强了特殊婴幼儿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也意味着实施全纳教育正成为各国教育工作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3.
全纳教育是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美国学者认为全纳教育可为所有学生提供均等受教育机会。英国专家提出,全纳教育是对在普通学校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要的进一步发展。全纳教育强调的是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特别是促进安置在普通学校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4.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国际上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199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发表了著名的《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强调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学校要容纳全体儿童并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至世纪之交,国际教育界已形成了探究全纳教育的热潮。“全纳教育”一词亦成为最流行的教育词汇。进入21世纪后,国际教育界也将全纳教育的课题带入了21世纪。  相似文献   

15.
倡导全纳教育的社会实践热潮正在我国掀起,但人们对全纳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深入。因此,从国际范围出发来深入探讨它的“定义”、“理念”、“关系”和“对我国的启示”等,对于尽可能走向理解的完善和认识的成熟而言,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等国际组织在西班牙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思想。全纳教育的思想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学校应全面接纳所有有各种需求的学生,学校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特性和需求的广泛差异,学校要消除歧视,不排斥任何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毕业设计"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全纳教育”理念审视了十年来的“毕业设计”课程改革,对其间亲历的典型教学事例作了反思分析。以“批判教育学”的自主、参与、协作三原则和柯勃(Kolb D.A)的学习风格差异理论,分析了可以实现“全纳教育”的理由。作为“全纳教育”实践的一个案例,对“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作了剖析,得到教育观念向“全纳”转变、课程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两点启示。最后指出“加强学生参与”和“减少学生被排斥”,应成为评价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全纳教育是一种重组学校资源.改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多样性学习需要的意愿与价值倾向(Johnston&Warwick,1999)。它强调“加强学生的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因此在全纳学校中,学生的参与问题显得非常的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 ,1 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并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和“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大会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思想并号召世界各国开展全纳教育。然而 ,您是否知道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大会会选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吗 ?这一方面是因为西班牙的古老城市萨拉曼卡具有悠久的教育历史 ,萨拉曼卡大学建立于 1 2 1 8年 ,与英国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意大利波利亚大学齐名 ,为欧洲四大著名大学 ;另一方面 ,更是与西班牙政府在开展全纳教育所作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有很大关系。西班牙已…  相似文献   

20.
特殊教育师资的有效培养是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途径。在“大特殊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带给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发展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全面理解全纳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寻找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问题及出路,并提出教育理念的接纳与转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开放的培养体系及资源整合等建议,为我国在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师培养和发展途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