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青同志的“勿忘人民”新闻思想是贯穿其职业生涯的重要新闻理论,本文以我国民生新闻的产生和发展为例,论述穆青“勿忘人民”新闻思想在新时期的拓展和实践。文章在综述穆青同志的“勿忘人民”新闻思想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民生新闻对穆青新闻思想的拓展和实践。文章最后提出要改进目前民生新闻中存在虚假新闻和新闻视觉低俗、狭隘等问题,倡议继续传承穆青同志“勿忘人民”的新闻思想,发展积极健康的民生新闻,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视觉新闻”一词是从日文借用来的,原指电视、新闻影片等视觉传播工具,这里转义指一种形象、立体、有典型细节和生动画面的新闻写作风格,即熔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于一炉的新闻写作风格。这种“视觉新闻”在美、英、法和日本等国已经兴旺起来了。它是电视普及的结果,同时也是文字记者之间彼此竞争的产物。学会写视觉新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新的任务,也是文字记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具体说来,视觉新闻的写作技巧都有哪些呢?从我国新闻界新闻写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穆青同志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学会写视觉新闻”后,很多同志在写视觉新闻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新闻写作正在逐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突破沉重而死板的模式。绘画是以形象取悦于人的视觉见长的,为了能真正体现出新闻事实、新闻人物的形象的视觉感,我觉得新闻写作应学会用语言去“绘画”。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有一段关于吴吉昌夜观棉苗的描写:“凁水河畔一片寂静鹿庀挛雅锼闹艿谋涑隽葙暮狻A轿涣嗨甑睦虾禾嶙怕淼啤⒛米帕?象忠于职守的哨兵,警惕地守护  相似文献   

4.
目前,写作视觉新闻的人越来越多,这种采用现场耳闻目睹再现手法写作的新闻,注重形象表现新闻事实,使人读后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以强烈的事实真实性打动读者,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视觉新闻的概念是新华社穆青同志于1983年首先在我国提出来的,对于这类新闻,有的称之为“现场速写”,有的称之为“直观新闻”、“目击式新闻”或“视觉新闻”等。笔者认为,这类新闻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目击记,包括通讯、特写、专访等,这类视觉新闻大多篇幅较长;一类是现场短新闻,主要是动态消息。  相似文献   

5.
陈颂英 《新闻窗》2005,(5):10-11
“视觉新闻”是著名记者穆青同志提出的一个新闻写作命题,为的是使新闻增强可读性,提高吸引力。特别是在“电视统治一切”的传媒时代,对报纸、广播的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有声有色的鲜活报道,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和耳朵。而写好视觉新闻,关键在于要通过精彩的细节描述,去抓住受众的感觉。张善炬同志提出的“胸中存大局,笔下有细节”,确实是切中要旨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6.
《新闻纵横》1986年第1期发表周晓频的《“视觉新闻”浅议》和萧兆平的《谈谈写“视觉新闻”和突破模式化》两篇文章,对“视觉新闻”的定义、特点和作用等作了论述。现摘要如下: 1983年穆青同志曾提出“学会写视觉新闻”的口号。“视觉新闻”一词来源于日文。在西方  相似文献   

7.
吴辉 《新闻与写作》2002,(11):35-36
穆青同志是我国当代享有盛誉的名记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都有催人奋进的新闻通讯力作问世,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而且闪现着灿烂的艺术光辉。穆青的成功与其不断开拓创新的品格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位名记者,他一面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记录时代的脚步,另一方面,在新闻写作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就是其中的一笔。他说:“对新闻写作的某些要求我们不必过分拘泥。”“我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好传统,充分吸收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穆青的新闻作品集,取名为《穆青散文选》,由此可见,这些作品不仅是精彩的新闻报道,而且是优秀的散文华章。综观穆青各个历史时期的新闻通讯作品,它们的散文特色主要表现在结构自由;感情丰富;文采飞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提倡写视觉新闻,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穆青同志曾说,改革新闻写作的内容之一就是提倡写视觉新闻.所谓视觉新闻,是借用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报道新闻事实,使之能呈现出典型细节、生动画面和立体感,以达到如临其境.听其言、感其人的现场感.因  相似文献   

9.
从穆青作品看新闻人物写作(上)解放军报社杨子才编者按穆青同志是我国杰出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他擅长人物通讯的写作。穆青的优秀作品,已成为新闻写作的典范。杨子才同志致力于研究穆青的新闻作品,探索穆青人物通讯写作带规律性的问题,写出了甚具深度的长篇论文。感...  相似文献   

10.
首先,让我转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丁关根同志对“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召开的热烈祝贺,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并向穆青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 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合举办“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这在新闻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穆青同志既是享有很高声誉、深受群众尊敬和爱戴的名记者,又长期担任新华社重要领导职务。从1942年在延安起,穆青同志在党的新闻战线上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对党的新闻事业建树很多,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特别是他的新闻作品,有口皆碑,影响深远,在新闻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本人曾相当长时间在穆青同志领导下工作,深受教  相似文献   

11.
刘保全 《新闻界》2000,(2):9-11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 :“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 ,是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 ,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 ,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手法 ,不断写作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段精辟的论述 ,对于新闻写作出精品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常言道 :“鱼吃跳 ,猪吃叫” ;“宁吃鲜桃一口 ,不吃烂杏一筐”。新闻本姓新 ,求新是新闻写作的规律决定的 ,求新是新闻的主要特征和写作新闻的第一要求 ,是新闻生命力所在 ,也是时代的需要和受众的呼唤。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在《新闻要抓新和实》一文中说 :…  相似文献   

12.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让全国新闻工作者再一次受到心灵的震撼,同时想起了在亿万读者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的穆青同志。最难能可贵的是,穆青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始终没有放下笔和照相机,写作“冲动”竟延续到80岁之后!这不仅是新闻史上的奇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04,(1):12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2003年12月26日在“穆青作品首发式”上的讲话中宣布,中宣部决定,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向穆青同志学习活动,同时开展“在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讨论。 他说,当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广泛深入地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上述决定是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为了加强新闻队伍建设,配合正在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作出的。决定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以穆青同志为榜样,对照穆青同志的事迹,认真讨论“在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党的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党的新  相似文献   

14.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各类报道题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典型个人和典型单位。通过对先进的典型人物的报道,将对受众起到鼓舞、示范作用,对工作起到推动、促进作用。穆青同志在新闻写作领域涉猎非常广,尤以写人物通讯见长。他通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脍炙人口的人物通讯,蕴藉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他在数十年的新闻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并得到娴熟的运用。穆青的人物通讯之所以给人以这种强烈的“贴近感”,正是他在写作过程中时…  相似文献   

15.
在电视媒体发达的今天,平面印刷媒体和新闻通讯社对图片新闻和视觉新闻越来越重视。其实,在中国新闻界最早提倡写“视觉新闻”的是新华社原社长、著名记者穆青先生。他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中写道:“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穆青的人物通讯中有大量形象生动的语言,这些文字很好地运用了视觉的因素,读来栩栩如生,就像是一组组的电视镜头,因此,我们不妨称…  相似文献   

16.
视觉新闻是新闻的一种“软化”表现形式,是报纸增强可读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穆青同志倡导记者要“多写视觉新闻”,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文字新闻的表现形式,还在于强化文字新闻的可视性,从而增强可感效果。视觉新闻是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产物。目前,不少报纸相继开辟“现场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等专栏,这是视觉新闻实践活动的继续和深入。实践证明,视觉新闻以其特有的形象优势愈来愈赢得读者的喜爱。但是,应该看到,视觉新闻除形象特征外,还具有情感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文学史上,优秀作家的创作,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独特风格。“文如其人”“风格就是人”,这些话是并不夸大的。但在新闻史上,能使自己的新闻报道具有某种个性特色的记者,还并不多见;至于在风格上形成某种流派(例如我国文坛的“荷花淀派”与“山药旦派”),那就更少了。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已有一些同志有意识地在新闻通讯领域中“创一体,备一格”。例如穆青同志的人物通讯、阎吾的“情景新闻”、柏生的专访、刘宾雁的政论式通讯等等。风格的个性化与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在《新闻业务》1984年10期上撰文说:“‘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小平同志这个题词,给我们指出了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方向和任务。”文章谈到新闻工作同信息传播的关系时说:“包括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在内的新闻机关,是收集、输送、整理、传播信息的有效工具。新闻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新闻界,无论是年岁大些的,还是青年,对穆青同志都是非常崇敬和爱戴的。我也怀着同样的心情。由于我长期在新华分社工作,过去主要是“远处看”的感觉;1992年调到总社新闻研究所以后,开始进入“近处看”的境地,且因从新闻研究的角度多了,自然增添了几分思索。特别是担负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办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筹备工作之后,我联系穆青同志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重温他的一系列新闻作品和新闻学论述,一个认识油然而生:穆青同志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20.
2月15日上午,我们去向穆青同志汇报工作。交谈中,谈及中国记协最近搞“现场短新闻”评比一事,穆青同志马上说:“这是件好事”。他很有感触地谈了下面一些看法。他说,这就叫新闻改革,新闻改革就要从这些方面改,有人把新闻改革看成是什么“自由化”,想取消党的领导,这是很错误的,党对新闻的领导作用绝对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