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个学生,由于学习的环境、年龄、学习方法以及头脑的灵活、记忆力的程度都不相同,他们的知识结构也因人而异。教师只有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施教,才能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做到主动去掌握知识。例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在介绍完曹军和周瑜双方的战前情况后.问学生:东吴的兵马让你指挥,这一仗你要如何打?我先把“兵权”交给陈×同学(这位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考问题不深入。)他  相似文献   

2.
基本情况分析《蚂蚁》一课是《动物》单元的第4课,是前面学习过的《蜗牛》和《蝗虫》的延续。教材里虽然没有出现昆虫的名称,但是教学活动及学生的认识,是朝着动物分类方向发展的。通过经历对蚂蚁的一系列观察活动,在观察内容的发现和延伸、观察方法的思考和改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方面,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的学习,对科学课不了解,尚处在懵懂之中,还不知道应该怎样进行科学课的学习,但是他们对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知,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整理、归纳,更需要对他们进行科学习惯的养成和初步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4.
《拿来主义》教学一课谈谢连芳[编者按]中学语文教学由于体裁广泛,因而电化教学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课文电化教学开展得较好;说明文和应用文等体裁的课文电化教学开展得较差;而以抽象说理为主的议论文课文则几乎是一片被...  相似文献   

5.
一、图文对照.品析外形描写.学习按顺序抓特点状物的方法。教学第一段时,教师首先出示小燕子外形的挂图,让学生观察、描述小燕子的外形。然后指名读第一段,看看作者观察小燕子的什么,怎么观察、描述的,与我们的观察、描述有什么不同。这样,通过图文对照品析燕子的外形描写,学生就会体会出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抓住了燕子的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分叉这些突出的特点,简单几笔勾勒出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也掌握了“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状物方法。  相似文献   

6.
《怎样认识物体(五)——岩石》一课,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让儿童课前广泛地收集各种岩石,并把杭州地区常见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及在建筑物中常见的花岗岩多备,敲成小块,标号,给儿童鉴定、研究用。 2.教师准备好供儿童实验、鉴别岩石的工具(放大镜、小刀、铜钥匙等)、材料、岩石盒(内放  相似文献   

7.
《空气》一课,教材编排在《水》单元之后。与前面认识过的固体、液体不同,空气由于其看不见、摸不着,往往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怎样激发学生对空气的研究兴趣,是教师在新课导入时需考虑的问题;再者,本课与《水》这一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前已学到的有关知识,如对物体形态的感  相似文献   

8.
《跳水》记叙的是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的帽子挂在了桅杆最高的横木上,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作为重要课题提到教学研究的日程上来。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当教师象是帮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手,能放手就放手。”就是说的要把教学的基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全国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起已明确划分出一、二、三类课文,并对各类课文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提出了不同要求。随着年级的增高,三类课文的数量也逐步增加。三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巩固、加深和运用在一、二类课文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自然第三册第七课,名曰《小车》,实际上只要求学生知道轮子有什么作用,然后自己动手给木块或纸盒安上四个轮子,做一个玩具“小车”。至于了解车是怎样逐渐进步、各种各样的车和它们的用途,是第八课的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掌握有度。 本课教材的编写是从“使用小车有什么好处”引入的,课本上的三幅图对“好处”作了形象的、对比的说明。本课需要指导儿童获得的认识是:小车可以  相似文献   

11.
《四大发明》一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及其应用、火药的发明和应用”四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两个基本观点:1.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劳动中集体智慧的产物。2.四大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通过本课的教学,鼓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从小立志把今天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在科学文化等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去组织实施。一.扣图学文,理解、掌握。本课的重点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本课难点  相似文献   

12.
13.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在引入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所以我认为可先设疑。向天空射出的箭最后落向哪里?瀑布、河水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为什么?熟了的苹果落向地面是为什么?学生听后立刻动脑筋,找出答案。这些物体是在没有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降落的这句话是为了给以后要学到的支持力做铺垫,不可不提,之后书中给出了重力的概念。地而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1.概念中指出了受到重力的范围:在地面附近的物体。2.重力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访问内蒙古草原时写的文章。文章语言优美、清新,读后使人如身临其境,沉浸在草原的无限乐趣中。特别是文中几处比喻句更使文章增色添彩,锦上添花。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是作者初入草原时,极目远望看到碧绿的草地和洁白的羊群时产生的第一个联想。很显然,无边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2册第10课《难忘的一课》是一篇阅读课文,反映台湾从日本统治下收复之后,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感情,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本文编在“真情实感,恰如其分”这一重点训练内,即要求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并懂得写文章表达真情实感,用词造  相似文献   

16.
《细胞》一课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细胞,认识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能力。 初教《细胞》一课时,我将教学内容安排得满满的:第一步讲显微镜的结构;第二步教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第三步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各部位的切片;第四步简单讨论引出“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这样试教两节课,总觉得不满意。一是老师教得累,整节课基本上  相似文献   

17.
《颐和园》是一篇散文 ,全文通过对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这几处景点的细致描绘 ,体现了颐和园的壮美 ,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如何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达到训练重点的要求呢?导读引路 ,简介挂图。“导读” ,简要说明了该组教材的组成、课文的特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点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此 ,在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之前 ,若引导学生对导读进行学习 ,学生对整体教材就有一个大致了解 ,读才有方向 ,学方有所得。《颐和园》是七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 ,引导学生对“导读”的学习 ,学…  相似文献   

18.
用学科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的意识、情感和意志,这就是教学的教育性。我国古代社会,通过《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等教学,不但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深深地印在受教育者的脑海之中,形成牢固的观念,进而转化为行为,而且使之最终成为社会的伦理思想、道德规范,某些思想还一直影响到今天。可见,古代社会的教学育人的成绩还是蛮大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很中肯地指出:“德行之实事,皆在六艺,艺失则德行俱失。”六艺即古代所学习的六门功课——礼、乐、射、御、书和数。通过六艺确立德行;六艺学成,德行而就,这  相似文献   

19.
小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所运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一定要突出现代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学法指导应根据阶段特点选择正确的角度,把握训练序列,安排恰当的坡度,创设实践机会,逐步增加训练强度. 一、正确选择角度学法指导头绪多,范围广.把握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