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考察研究生职业期望的现状及其与家庭经济压力、自尊的关系,对1673名研究生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生职业期望重要性排序为自我发展、稳定性和声望地位;家庭经济压力对研究生职业期望没有显著影响,自尊水平对研究生职业期望有显著影响。应加强公平正义的职业发展环境建设,加强对女性就业权益的保护,同时学校教育层面应加强对学生自尊水平的培养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实施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式离职语文课程教学,对于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塑造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课程模块式教学体系,通过模块式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需要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和标准来组织课程内容、安排教学环境,围绕职业能力要求对形成语文运用能力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组织,以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和可持续就业的现实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模块式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设计还应注意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职业本科学位设置是职业本科作为类型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职业本科学位设置应具有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属性,具备职业能力水平的资格属性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属性。当前职业本科学位设置的主要争议是选择将职业本科学位并入专业学位体系保持现有的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双轨制",还是增设技术学士学位或技能型学士学位形成"三轨制"。职业本科应在明确学位设置类型要义的基础上选择增设职业技术学士学位,并从目录设置、衔接设计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进行合理规划,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4.
作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目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其相应的哲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避免将职业标准、学术能力和职业技能等同于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为此,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坚持其应有的价值取向,即:“以人为本”的培养目标,“多元整合”的培养内容,“行动范式”的培养路径和“双证融通”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利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升其职业素养应融入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职业规划内容,结合来自家庭的职业认知、职业规划,适当吸收社会对职业素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相关职教理念的经验与现状,通过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取向、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反思,提出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应厘清概念内涵、明确价值取向、构建内容体系、整体融入专业学习、在职业教育活动中全面渗透、培养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公众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严格,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明确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知、注意职业自律内化职业精神和培养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高职、中职教育同为职业技术教育,二者在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和毕业胜任的岗位等方向迥然有别,应各自办出特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的本体特征、职业教育教材的类型特征,这三个因素影响职业本科教材的内容选择、组织逻辑及其呈现方式。目前职业本科教材开发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包括:高质量教材供应不足;教材开发缺乏方法论指导,教材的职业本科特色不足;政府层面缺乏有效的职业本科教材开发激励机制,企业参与职业本科教材开发深度不够。未来应明确职业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方向;开展职业院校有组织教研,集中力量攻关量大面广和重点领域教材开发;同步推动职业本科教材形态创新,扩大教材配套资源数量。  相似文献   

10.
一、绪言 中级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大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依据,也是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实行科学管理的指南。 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也有深远影响。职业技术学校应按照《中共  相似文献   

11.
对安徽省395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3.5%的教师有严重职业压力,43.8%的教师有轻度职业压力;有轻度、中度和重度职业倦怠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8.2%,7.8%和2.8%.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2.
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状况、障碍因素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分析表明: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不如男教师。影响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原因,一是缺少角色榜样而带来的障碍,二是女性自身的原因造成的障碍,三是高校人力资源政策中的某些缺陷带来的障碍。改善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状况的策略有:应在高校中确立女性角色的榜样,加强对女教师的职业指导;应鼓励女教师继续深造,增加对女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应合理安排女教师的工作,同时确保绩考公平;应加强法规制度建设,确保政策的公平。  相似文献   

13.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刚 《教育与职业》2012,(14):148-149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企业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又要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充分了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需求,进一步整合课程,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文章通过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如何设计课程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和详尽的论述,为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辽宁省10所高校141名辅导员的调查表明,部分辅导员职业价值目标趋于多元化、功利化,存在较高的职业价值评价和较低的职业价值认同的矛盾性。性别和年龄对于“个人发展”、“个人生活”两个维度有显著差异,学校层次在“个人发展”、“物质保障”维度有显著差异。应构建辅导员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杜红梅 《文教资料》2012,(23):162-164
本文研究转岗幼儿教师(女)职业紧张、自我效能感及关系。作者采用《职业紧张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汶川及其周边地区转岗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1)不同的学历在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人应对资源在婚姻和有无子女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相关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任务的各因子不相关;与紧张反应总分、心理、人际关系紧张呈显著负相关。(3)回归分析显示,应对资源是转岗幼儿教师职业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对转岗幼儿教师职业紧张问题应予以关注,加强其心理素质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能训练是当代日本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在缓解就业压力和劳动力市场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现行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由公共职业训练和企业内职业训练构成,具有多元化实施主体、突出企业主体与供需匹配、全方位制度保障、关注弱势群体就业、注重职业训练效果、面向国际化发展等运行实施特点。借鉴日本成功经验,我国应立足本国国情和技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专门性法律法规、构建多元格局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完善职业能力开发的扶持激励机制、推进职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加强高质量“双师型”职业训练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优化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服务体系,进而不断完善和优化我国当前的职业能力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7.
如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国家和国际政策议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次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主题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包容、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会代表总结了各国政府和世界组织在职业教育发展与政策制定中的一些经验教训,试图找到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应对人类发展与可持续方面的挑战之策。围绕这一主题,来自中国、泰国、尼日尔、德国、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领导和学者作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8.
美、德、法、日等国职业教育的教师资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资格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和种类多种多样,其教师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对教师的实践性和技术性的要求比普通课程教师高得多,其教师资格除州政府颁布的有关颁发教师证书的规定外,特别强调职业技术教师的实践经验。1、教师资格的一般要求 教师应当胜任他们的教学工作,一般应在他们所教范围取得学士学位,并对所教技术课程有1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在合适的技术领域有5年以上经验的可以代替学士学位要求。 负责安排和监督执行教育计划的人,必须有硕士学位或其它高等训练,并有相应领域的工作经验。 教师要有工…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支柱,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情感。反思当前学前教师教育,重职业知识技能训练、轻职业情感培养的现象明显存在,导致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情感严重缺失。因此,当前高校学前教师教育应采取有效的分段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感。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职业选择的教育,亦是对其进行学会利用闲暇、创造闲暇的教育。闲暇教育是使学生正确地对待职业、理解生活、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中闲暇教育的实施应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借助于便捷、有效的实践中介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