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发展战略思路,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它为像中国这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之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搞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搞好经济建设,实现经济建设稳步、快速、持续发展开拓了走向成功的创新之路。邓小平这种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在今天对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小康社会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在我国目前“三农”的现实条件下,发展劳务经济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积累新农村建设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国家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对中学法制教育的几点认识国家教委基教司德育处周长祜在全体公民中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学法制教育是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社会背景。该理论以“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基本规定,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及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性难题。这对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在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社会主义法律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的体现。社会主义法律不仅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方面,即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现行宪法序言中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法律不仅通过自己的保  相似文献   

6.
《中学文科》2007,(3):22-27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涉及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十年探索、“文革”十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等。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一直是命题的热点话题,同时也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报告在确定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又一次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党中央为加快经济建设、推进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使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这是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一、重要战略地位的提出和教育面临的困境发展教育事业对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教育作为“兴国之本”、“兴邦之策”。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对发展教育事业重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国内的民族问题,对维护国家的统一,保持政治上的安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毛泽东曾经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周恩来也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基础”,“我们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共同目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家庭,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我们国家始终以民族平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马克思早期进行理论探讨所最为关注的一个实践与理论难点问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说明“经济基础”概念的制定,对于科学说明国家这类历史上学们比较关注的现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含义是单一经济基础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使人们对经济基础概念的认识深化和扩展: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具有客观性;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综合经济基础;并且是由“综合经济基础”向“单一经济基础”发展的动态过程。对“综合经济基础”动态发展规律把握上的最新阐释,表现了“经济基础”的解释功能由关注革命理论的“主要之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向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转向。  相似文献   

10.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是马克思晚年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背景下 ,通过研究东方社会的特点特别是俄国社会历史和现实而得出的理论成果。虽然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与这一设想并非完全一致 ,但是这一思想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石,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紧紧依靠教育。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必须先行发展,必须抓紧抓好抓实。因此,铁路职工教育更应围绕为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四化建设这个总目标服务,才能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抓好“模块式教学”就可以提高铁路职工素质,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笔者认为开展“模块式教学”是搞活铁路职工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开展“模块式教学”,符合铁路职工教育的性质,是完成铁路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铁路职工教育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离不开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长期探索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充分地肯定了这一决策,并在修改的宪法中提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成为我国宪法中一项崭新内容,上升到了国家根本大法的高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法制建设得到了协调、快速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东方社会主义的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伟大贡献,二者不可分割。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东方落后国家具有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否定农村公社具有生长出社会主义的能力,否认俄国可以通过现代大工业与村社制度的嫁接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但东方落后国家要实现“跨越”,就必须使自身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发展,能吸取资本主义的全部成果,并以东西方“互补”为前提。至于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由于历史局限,没能作出详细的阐明。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借鉴国内外社会主义兴衰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如何建设”的问题,作出了系统的理论回答,使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具有了当代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经济礼会现代化之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是人类社会发展近代以来的主流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是探索经济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造.它既借鉴了中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又充分体现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规定。党中央在十五大报告中制定的新“三步走”战略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五大又进一步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邓小平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政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在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强从政道德建设具有前所未有的紧迫性。这是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要求,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事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国家要不要开展对外贸易,以及如何开展对外贸易,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理论。实践证明,它不但促进了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而且对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布哈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从经济的角度论证了苏俄从落后基础上走向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布哈林这一理论以他的“平衡论”为哲学基础、以他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论为逻辑出发点,围绕着阐释和发展新经济政策而逐步形成;同时,这一理论也认为,不同国家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特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将有各种各样的“民族类型”。布哈林的理论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背景,从优先发展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的经济建设服务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点;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的;坚持教育“三个面向”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秩序,它具有哪些特征,对于实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具有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等问题,是摆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或许对“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改革”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