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东省潍坊市"小学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实验表明: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有效途径,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名目繁多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课程目标重合、课程内容交叉重叠现象严重、教师和学生负担重的现象,课题组根据"小学课程以综合为主"的原则,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主题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有助于把小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收到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提升育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小学课程整合研究的不足和方向,有助于更好地促进课程整合实践的发展与完善.基于此,从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三个角度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改进研究质量的建议,为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整合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山东教育科研》2012,(6):F0002-F0002
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有职工5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3人,省市特级教师6人,省级教学能手14人,省市拔尖人才6人。  相似文献   

5.
黄卫东 《广西教育》2013,(25):29-30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首先是相对于分化而言的,这里的分化既包含了学校教学系统中各要素、各成分的分解与细化,也包含了各要素、各成分的融会贯通,存在着相依相斥的关系。其次,它既涉及了宏观上的学校教育系统中主体、内容的要素,同时也涉及微观上情感、技术、兴趣、意志以及各个系列要素的成分,触及面较广。最后,整合是一种手段,是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在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许多教师出现一些困惑。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层面出发,分析和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何为整合;怎样才算整合;整合和CAI的区别;如何整合;整合中应防止的倾向。对课程整合的内涵,形式,操作和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的一个专项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目标定位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途径、模式、方法和策略,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关问题的探讨基础上,以<电磁感应现象>课为例提出了如何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设计整合的具体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满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三年前,深圳市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开始了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课程形态,把课程、师生、学习时空、学习技术等核心元素有效地统合起来,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学生围绕来自真实世界的学习主题,进行基于现实生活的、以学科联动为特征的开放性学习。  相似文献   

10.
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有职工5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3人,省市特级教师6人,省级教学能手14人,省市拔尖人才6人。"十一五"期间,该院共承担省级及以上课题十几项,其研究成果有12项获省级以上奖励。  相似文献   

11.
主题阅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所进行的大量、有针对性的阅读过程。即以主题为圆心,以学生为半径,以材料为圆的扇面组织,学生围绕主题、材料,重组信息的学习方式。这些材料与信息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超文本的,以主题阅读整合的形式存在于孩子的记忆中,以达到研究主题、理解主题、创造主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现状,主题统领下的有机整合是这两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条有效路径。它凸显了内容系统化、过程聚焦性、效应双赢性的特征。主题统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的路径选择包括:从主题内涵的演绎到两门课程的整合实施,从分散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到主题统领的课程整合,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切入到校本课程的优化,从校本课程开发切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自学校教育产生以来,教育内容一直是学校功能最直接的体现。按何种标准选择、组织、传授知识内容,成为学校课程论研究的焦点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办事,必须研究职业学校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在知识论方面的异同点,进而构建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课程论。无论是常识知识论、主观知识论和客观知识论,还是社会知识论、个人知识论,抑或理论(科学)知识论、实践知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各种课程观或课程体系,如知识本位课程、标准本位课程、集合课程、整合课程等,都必须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否则,就是对普通教育课程论的模仿。  相似文献   

14.
主题阅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所进行的大量、有针对性的阅读过程。即以主题为圆心,以学生为半径,以材料为圆的扇面组织,学生围绕主题、材料,重组信息的学习方式。这些材料与信息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超文本的,以主题阅读整合的形式存在于孩子的记忆中,以达到研究主题、理解主题、创造主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与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一种教学趋势.就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问题介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陈映彤  林国璋 《教师》2014,(14):77-7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以及"校本课程"的开设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难点。在课程突变与高考渐变并存的今天,在课时既定、师生精力有限的现实下,如何将新课程实施出成效?福建省福州第七中学(以下简称"福州七中")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整合,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及其校本管理,在体现不同课程独特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不同课程的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72):16-17
新课程改革的两个非常大的创新点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这两个课程都反映出我国课程设置以及结构方面的新变化。其包括:集成、开发和实施,这样的课程有助于解决教育需求,保证资源共享,实现内容和格式集成。在本文中,我们要考虑综合实践的一般范式以及课程的实际综合设计和实施。  相似文献   

18.
林子彬 《考试周刊》2014,(62):61-6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将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工具,把各种资源和数学课程进行有效结合,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及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问题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对教师、学生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优点也有缺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受到信息技术、课程以及整合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要素,知识论是研究知识的专门理论。随着人们对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认识的深化,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也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知识论话语的变迁映射着这种发展。通过分析这种话语变迁,提出课程知识观应有的嬗变,为课程变革提供一种解析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