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荀子》词语札记二则@丁晓珉$南京师范大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2.
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部巨著。其中《说文·叙》内容精辟独到,阐述了周代以前文字的大体源流,介绍了文字发展的脉络和自身的特点,总结了汉字的造字规律,记述了西汉文字的概况及其研究,指出了东汉时解说文字的混乱想象,最后作者说明了成书的态度,意义和体例。《说文·叙》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相似文献   

3.
“便曲”一词,在道教及佛教文献中皆有用例,但未收录于《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中。“便”本有“屎尿”义,而“曲”可表“隐秘;隐蔽”义。“便曲”犹言“拉屎撒尿隐蔽之事”。“一把年纪”犹言“年过半百”,“一把”即一巴掌的数目,手有五指,以“一把”代指“五十”,“五十”以上者,亦可用“一把年纪”称述。到了现代汉语阶段,惯用语“一把年纪”只用来表示年纪大,其具体意义已变得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4.
一、然而骇者 中语课本注为“(悍吏那种)喧闹叫嚷着惊扰(乡间)的气势”。笔者认为,此句是描写乡民哭叫受惊的情状,不是表现悍吏叫嚷惊扰的情景。因为前面的“叫嚣乎东西,  相似文献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三","文莫吾犹人也"的"文莫","奢则不孙,俭则固"的"固","何有于我哉","暴虎冯河"等,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孰是孰非?本文辨明其正误,以探求《论语》的原意。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诗歌中罕见的长篇叙事诗。余冠英的《乐府诗选》谈到“南口传到写定,中间难免经文人修饰.但保存着的民歌特色还是很多,语言也还是通俗的。”但汉代距离现代毕竟久远.在个别亨词方面。如果注释未能标注清楚的话.也就往往容易让读者产生疑惑和偏差。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诗歌中罕见的长篇叙事诗.余冠英在<乐府诗选>中曾谈到它"由口传到写定,中间难免经文人修饰,但保存着的民歌特色还是很多,语言也还是通俗的".但汉代距离现代毕竟久远,在个别字词方面,如果注释未能标注清楚的话,往往容易让读者产生疑惑和理解偏差.本文试从这首诗中选取两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汉末皇家宗庙曾几迁 东汉末年,由于董卓之乱与各地的割据混战,以献帝为首的东汉中央政权曾被迫多次迁徙,而天子宗庙也随之多次被毁坏,并辗转多地。梁满仓先生在其《魏晋南北朝皇家宗庙制度述论》一文中曾简略地提及了东汉时期汉室宗庙的一些特点。今试在此基础上将汉末皇家宗庙制度变化之情况略做梳理。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国殇》中两句诗所隐含的制度与习俗."左骖殪兮右刃伤"反映了古代车战或平时左骖的地位,因为左骖决定车子的安危和车上人的命运."身既死兮神以灵"则体现了古人形神分离的观念,其影响传至后世.  相似文献   

10.
11.
<颜氏家训>成书于中国语言学发的,使南北朝时期许多语词得以展现,是当时语言的真实记录,因此具有珍贵的语言史料研究价值.王利器先生的<颜氏家训集解>对<颜氏家训>中的语词进行了解释,其中的一种解释可供<汉语大词典>修订时采择,但也有一些解释不是很恰当.  相似文献   

12.
《太平经》是东汉时早期道教的重要文献,因口语性强,其语言研究价值渐受学界重视,特别是对其中的词语,学界时贤纷纷撰文进行考释。文章选释几个诸家未及和辞书失收的词语:究洽、苟空、拘校、比连、分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世说新语>中"忧""勃""至""故作"句读和"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沈剑知等认为惑溺3刘注"忧爱"之"忧"当作"抚",笔者不同意,笔者认为"忧"有"爱"义.关于文学53条"勃",方一新认为义为"言辞精彩纷呈",本文举例证成其观点.有学者认为简傲4条"故作"应属下连续,笔者认为当从余嘉锡等属上,并认为此系"文中自注"或刘注阑入正文所致.有学者认为德行47条"思至"为动补结构,笔者认为不对,"至"作为修饰性词语,一般置于形容词之后,而非名词之后.关于方正58条"兵",笔者认为系詈语,并从历史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唐语林》中的词语可以补正《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和书证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庄子》词汇丰富生动,表现力强,但是疑难词语也很多,给后人理解和使用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其考镜源流,补正缺失,以图对读《庄》用《庄》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古代重要的经典,然而历来歧说并出,理解并不一致。论文选取其中五个文句的词语,罗列众说,讨论质疑,分析辨正,以求确解。  相似文献   

17.
《颜氏家训》成书于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并且是用接近口语语言写成的,使南北朝时期许多语词得以展现,是当时语言的真实记录,因此具有珍贵的语言史料研究价值。王利器先生的《颜氏家训集解》对《颜氏家训》中的语词进行了解释.其中的一种解释可供《汉语大词典》修订时采择,但也有一些解释不是很恰当。  相似文献   

18.
选取《论衡》中一些颇为费解和容易误解的词语进行考释。其中有些词 语不但一般读不甚了了,就是教导专家学也时有曲解,因而错误误注的地方不少,究其原因,或是把一些特殊含义的词语误解成了常用意义的词语;或是把一些古代汉语的词义等同于现代汉语的词义。  相似文献   

19.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五册里有一批简被命名为《三德》。简1中的"句■",整理者读为"後奮",我们认为"句"应该读如本字,古侯切,今音gōu。句,屈生也。奋,发也。"句奮"的意思就是指草木发芽生长。简6中的"■"字,目前学者们有四种通假意见。四种意见虽各有道理,但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我们根据楚地出土古文字材料中的谐声例证,认为"■"通为"虑",训为"乱"。  相似文献   

20.
古诗《孔雀东南飞》中有些词语,按照通常的解释,虽也能讲通,但总觉得不够顺畅,或不尽传达原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其中的有关词语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以就教于专家读者。何意致不厚,吾意久怀忿上句中的“意”课本注为“料”,下句中的“意”课本避而不注,一般选本亦是如此。按,上句中的“意”通“以”,二字古为双声叠韵。“意”为影母,“以”为喻母,同是喉音,黄侃说,影母古本声,喻母是“影之变声,今音读喻者,古音皆读影”(见《黄侃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