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更多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建立在儿童自然发展的基础上的,因此,儿童的社会性教育就应该遵循“由里向外”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要想好,父亲作用少不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儿童首要的生活场所,儿童在家庭中的时间相对于学校等其他教育场所而言更长,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适应社会的重要教育形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培养儿童成长方面的作用无可比拟。然而,在现实情况中.通常是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更多的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怎样成长?这种成长是如何通过主体性的学习来获得的?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学习的进步从先进的观念成为有效的操作?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师必须从更多关注“教”转变到更多关注“学”,把教程转变为学程,给学生权力、给学生条件、给学生问题、给学生空间,激励学生学习心理“跃动”,方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通常被认为是“科学化”和“儿童中心”的,但事实上,“活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体、以教育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带有强烈社会学意味的实践教育学,从个体与社会的二元分立转向了“儿童作为天生的社会行动者参与教育联合生活”的教育观。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的课程目标,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民族性和现代性,颇具现代意识和世界眼光;二是其儿童观已非二元对立的“儿童中心论”或“社会本位论”,而是统一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过程中,并批判了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的“科学主义”“儿童本位”,认为其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幼稚监狱”,助长了放任儿童的“虚假自由”,使得儿童与自然、社会隔离,同时导致教师责任缺失成为“安静的看客”,这对时下的教育也有极大的警示意义;三是其“活教育”课程基于儿童天生的“社会内聚力”,开展教育性劳动,老师和学生作为积极的社会行动者过一种联合生活,从而建立师生成长共同体,参与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建构,完成个体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卢梭在其教育论著《爱弥儿》中力倡“消极教育”。他认为“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一般人看来,所谓“消极教育”,指的是任由天性未受污染的儿童孤立地成长,同时教育者不作任何干涉,只是保护儿童不受社会不良影响。这种对卢梭教育思想的理解是相当表面化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儿童成长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教师和家长较侧重于关注儿童学习方面的问题,对其个性培养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忽视了幼儿的体育锻炼。转变教育观念,使儿童健康成长应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教育教学把人类的个体成长发展归因于外部环境塑造的结果。由此形成了外铄式教育教学模式,其具体理念是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和片面的“白板论”、“原罪论”等遗传观。现代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根本转变,在于把人类个体的成长发展看作是内部生发、展现的过程。构建和实施展示教育学习模式,即让学习自主、能动和充分地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天性素质和丰富养素经验,再现、创造和享有现实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夸美纽斯“自然感觉论”思想汲取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情怀,而其泛智论思潮的流布、自然适应性原则以及唯物主义感觉论又为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夸美纽斯提出的“天性和感觉出于自然”“感官是知识起源”“自然是知识领导”“敬畏儿童自然知觉”“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自然感知”等思想,对于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思想的变迁具有重大影响。基于夸美纽斯“自然感觉论”思想的学前教育策略为:从儿童天性出发开展“游戏教育”;把儿童的心理健康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支点;把道德教育作为儿童成长的必修课程;充分发挥母性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培养孩子谦逊和蔼的性格;要通过图画书开展儿童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儿童是独立的人”的认识基础上,周氏兄弟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对儿童文学儿童性和文学性的尊重。由于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鲁迅更关注儿童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其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周作人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则建立在对儿童文学的文学主体性的确认上,他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儿童文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探讨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他对儿童文学教育功能的理解超前、成熟,更具现代意识与科学品格。  相似文献   

10.
社会化是人接受社会文化完成“自然人”或“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社会化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实现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影响很大。本文旨在对两种途径的比较分析,探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加有效的方式,加速儿童社会化进程.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特别是各地在贯彻落实《谈话》精神,针对“减负”出如的各项措施及做法,引起社会关注面之广,人们立场、态度反差之大,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教育改革-这一牵动关千家万户神经的话题,如今再次成为社会的聚焦。“若不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不改变教学方法,‘减负’就等于自杀”,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肺腑之言让人震撼,的确,在目前“减负”自身需要有一个不断调整、不断纠偏=不断定位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我们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的过程,因此,围绕“减负”引发的争论,实际上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急论。  相似文献   

12.
“因教致贫”是近几年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问题,它已经与“因病致贫”和“因愚致贫”并称为社会顽症。因教致贫就是说一旦家庭中有孩子接受教育,家庭便开始贫困,贫困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教育的预期收益率却越来越低,教育投入成了“亏本买卖”。这种现实已经导致许多家庭形成了“一方面希望孩子上学,另一方面又害怕孩子上学”的矛盾心态。“因教致贫”会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并进一步形成“因贫致愚”到“因愚致贫”的社会怪圈,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生命阶段.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并非儿童社会化的唯一路径,在家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引起了学界与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儿童本位的视角,主要从在家教育儿童的学习态度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对研究对象的社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个案描述和归纳式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在家上学”的教育方式具有培养“自主型”儿童的可能,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教育目的中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不可割裂,两者统一于儿童的具体生命。虽然教育归根结底要受到社会的制约,是为社会培养人,但要以儿童具体生命的成长为基点。儿童生命具有的基于自由本性的超越和生成特征,为以儿童具体生命作为教育目的的基点提供了依据。基于人性的教育目的使教育在成就儿童的具体的个性化生命的同时,也迎来了社会的盎然生机。  相似文献   

15.
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文化适应的问题,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发展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成长论主张积极有为的发展观,重视人为性在儿童发展中的张力;主张儿童在乐群、善群的环境中成长,它关注儿童自身的养成意义,关注儿童发展中的同伴文化,主张由家庭、学校、社会、儿童同伴文化共同组成儿童成长环境。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儿童心理发展的成长论  相似文献   

16.
人类教育的初始阶段,往往从模仿和记忆开始。东方人如此,在早期的希腊教育中也很盛行。导致“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发生转换的标志性事件是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感觉”和“情感”的重视。“发现学习”与“情境教学”的前提性理念是重视儿童的“感觉经验”以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培根、夸美纽斯等人提升了“感觉”、“经验”的价值,其教育理想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而卢梭、裴斯泰罗齐、福禄培尔等人使儿童的“情感”备受关注,他们的教育理想建立在“情感教育”(或“人格教育”)基础之上。20世纪初杜威将“感觉”(杜威将之发展为“经验”、“做中学”、“思雏五步法”)和“情感”(杜威将之发展为“儿童需要”、“儿童中心”)两个主题一起纳入他的“经验教学论”(或称之为“经验课程论”、“体验课程论”)中。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实现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目前,在国内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网络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设重点已转移到软件建设和应用开发上,重点关注资源整合和应用集成,关注“数字校园”整体能力的提升。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帮助用户增强对信息的访问,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增强相关性,应对快速发展的全球经济,努力使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创新的教育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理解儿童     
理解儿童要基于儿童特点。从“思维能力”、“双重生命”、“心理预置”、“幼态持续”、“儿童的原始特质”及“儿童世界的丰富性”等几方面采理解儿童。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对儿童进行教育。理解儿童的教育,要相信“人可以教育”;要尊重自然,引导自由;要关注成长“关键期”;要重视游戏的价值。理解儿童就要走进儿童的世界。鉴于此,要尊重儿童本能;要坚持儿童立场;要关注儿童成长的完整性;要构建“润泽课堂”;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引领以及文化熏陶对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与学生共同成长”,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因为直接面对生动活泼、日新月异的孩子,承担着更多的教育职责和教育任务,所以,“成长”对于班主任而言尤为重要。它更多地体现在生命和生活阅历的丰富、教育和教学素养的改善、育人智慧和能力的提高。真切体验、品味生命质量的提升,无疑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采用儿童乐于和适合接受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