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三国时期著名医生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编出一套健身操,名叫五禽戏,用于强身健体,流传很广。  相似文献   

2.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中医理论和古代养生思想,结合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规律,观察多种动物的姿态和习性,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特点创编而成的一种养生健身术。文章通过对五禽戏中形、神、意、气的功能阐述及五种动物特有功能的分析,得出习练五禽戏对缓解当前大学生学习压力的价值取向:即经常习练五禽戏可以强健体魄、缓冲不良情绪、调节机体动态平衡、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3.
一、体育教育中美育的意义 1.体育中的美育因素 美的运动能使人感受到心情舒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愉快,品味到生命的活力与生命的节奏,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认识到人的本质力量。在原始社会,体育和艺术是共生的,体育与音乐、舞蹈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人们熟知的“熊经鸟伸”的导引术,华佗的“五禽戏”,既是模仿动物形态和动作的表演、娱乐,又是健身的医疗体育。现代体育越来越具有观赏性。  相似文献   

4.
五禽戏是深受道家推崇且至今流传较为广泛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大众健身导引术。由于练习者缺乏对其的深入理解,导致不少人盲目练习,降低或失去了五禽戏的健身价值。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从现代运动医学与中医学的角度、道教的理念,深入探讨五禽戏的健身功效和练习时的注意事项,对推广我国传统健身术,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华佗五禽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基本动作创编而成,技击作为自然界生物的原始本能和生存技能,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其功法和功理中。传统华佗五禽戏中的猛虎扑食、成鹿亮角、笨熊猛击、驰骋跳跃、白鹤扑地等招式在动作特点、意境上都流露出技击的思想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体育教育中美育的意义1.体育中的美育因素美的运动能使人感受到心情舒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愉快,品味到生命的活力与生命的节奏,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认识到人的本质力量。在原始社会,体育和艺术是共生的,体育与音乐、舞蹈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人们熟知的“熊经鸟伸”的导引术,华佗的“五禽戏”,既是模仿动物形态和动作的表演、娱乐,又是健身的医疗体育。现代体育越来越具有观赏性。一场高水平的球赛可以调动人们的情感变化,一场优美的冰上舞蹈、水上芭蕾、自由体操等以健美的身材,优美的动作和造型,以及伴奏的音乐等,引来众多的爱…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南北朝佛教的发展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说唱艺术长期以来不登大雅之堂,早期的典籍中几乎没有什么相关记载,而在南北朝、隋唐时期音乐活动大都集中在寺院中进行。通过对《高僧传》中《唱导》的分析,简要阐述了说唱音乐在南北朝时期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藉由"历史书写"的研究方法,对明清安庆方志中"孝"人物传记的书写模式进行解读,可知明清安庆方志中出现的大量有关"割肉疗亲"的记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明清时期安庆地区"割肉疗亲"之风炽盛的记录,更反映了明清方志书写者对于"割肉疗亲"的认可和推崇。书写者根据当时的现实需要,对"割肉疗亲"的情节增加各种要素以优化升级,进行建构,不断丰富"割肉疗亲"者的传主形象,增强教化效果。同时,明清安庆方志中亦有不少寻常模式的孝行记载,尤其是清代方志中出现了明志中未见的单纯"生前尽孝"的庸常模式,反映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安庆地区愈发重视庸常模式的孝行,以更好地推行"孝"之教化在地方基层社会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目标导学】主要考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两汉时期的经济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从新课程考试大纲来借鉴,主要是必修二古代  相似文献   

10.
明确操练式诱导教法的内涵与意义是教法应用的前提.把握排球基本技术模仿操的编排程序,并按照“剖析技术结构→分解技术动作→配备口令节拍→拟定动作要求→试做修改确定”五个步骤操作和针对排球运动技能形成阶段的特点合理运用是教法应用的关键,熟悉排球基本技术模仿操示例是教法应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晋北地区和其他地区一样编撰"八景"成风,几乎每个地方的方志里都载有当地的"八景"以显其"地灵",以至于州有"八景",县有"八景",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八景文化"。这些州县"八景"及其相关记载从侧面反映了明清晋北生态环境状况,对明清晋北生态环境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发生变性的原因主要有:遭遇突发事情而变性,大病后而变性和因孝亲行善的阴德果报而变性几种。对变性人的记载,魏晋和明清时期较多,而唐宋元时期相对较少;魏晋时期,人们对于变性人现象的记载显得较为简单,而明清时期记载的相对较为具体而详细;对变性人的态度,明清时期较魏晋时期的舆论更为开放,也更为人性化。相对于魏晋时把变性人现象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明清时期更加关注人性本身。  相似文献   

13.
《南北朝诗话》内容基本来自正史,它主要记载的是当时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从中可以观照南北朝时期士人主要思想结构,并由此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花儿及其被称为少年和山歌、牡丹的由来。花儿起源于公元4世纪的河州鲜卑族中,开始发展于南北朝时期,基本成熟于唐宋元时期,广泛流行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5.
剪纸是中国广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到了明清已经发展得极为丰富,并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6.
"十八子主神器"是明末李自成起义军进行政治宣传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之一.它的渊源,有的学者以为演绎于元末的"十八子之谶",从大量的文献史料的记载来看,这一说法并不正确,其渊源可上溯至南北朝时期乃或晋代.  相似文献   

17.
每个学校都有一项或者几项特色体育项目,健身气功·五禽戏作为特色体育项目易于开展及掌握。以此为媒介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现阶段养生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项目繁多之势,各种项目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健身气功·五禽戏集养生、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既具有恭谦卑让的民族特性,又具有一定的竞争体育精神。健身气功·五禽戏是以虎、鹿、熊、猿、鸟的仿生动作为基础,呼吸吐纳、外练内养相结合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小学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争强好胜、活泼好动、敢于创新、爱好学习,最重要一点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一、单旬模仿操练法 单句练习是对话操练的最简单方法,也是机械操练。教师将教材中的对话原文示范领读或听录音模仿,然后让学生反复跟读,如:问句“How old are you?”回答…I'm twelve.”,这种模仿是多次重复的,在学生模仿的同时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单句会话后,再将听过的多个单句集中在一起,用多种形式进行操练,如:个人说、小组说、半班说、行与行之间、男女生之间对话等。通过这样的操练,  相似文献   

19.
《隋唐嘉话》是唐代史学家刘餗所撰。刘餗依据自己的见闻、本着"实录"的精神,记载南北朝至开元时期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以补正史之阙,其史料是可信的。唐宋文献广泛吸收和征引了《隋唐嘉话》的记载,对其史料价值是认可的。《隋唐嘉话》记载了有关典章制度、文化艺术、社会习俗、社会观念等多方面的重要内容,其史料是丰富的。《隋唐嘉话》是有重要价值的史料笔记。  相似文献   

20.
模仿,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也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养育孩子,也应从培养模仿能力做起。一、早期模仿能力培养孩子出生几个月后就开始模仿各种动作。接近周岁,开始模仿成人的语音。周岁以后,则开始模仿成人的各种典型的动作和语言。1~3岁,是孩子模仿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