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贺麟看来,万物皆有理性,都要循理以求合乎理性。他充分肯定理性精神,认为正是没有自立自主的理性精神,才会盲从教条;认为一切都要经理性的考察,都是为借鉴西方而实现儒家思想新开展而做准备的。因此,他主张,要做到合理性,就要循道而行,践行道的大公无私,适度而不妄为。  相似文献   

2.
白玉蟾是宋代丹鼎派的著名道士。他把道当作最高的精神实体,认为虚无是道的起始阶段,修炼就是要达到道的境界。由于道蕴藏于人心中,要达到道的境界,心须做到无为。他主张内丹说,排斥外丹说。认为内丹修炼即是专气致柔,而不是导引等。白玉蟾的道教思想是隋唐至两宋时期道教内丹说发展的总结,在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是“神性-理性-人性”的统一,从宗教的角度来讲,他的自然观与其所受的基督教精神有着内在联系。华兹华斯对自然所表达的热爱之情,其背后隐藏的是对上帝的崇拜与热爱,而他在接受自然对他精神抚慰和理性智慧启发的过程中则又传递出了他对上帝信仰的思想,以及他所认为的“人性的完美”在于返回“伊甸园式的自然”的观点,这些都体现了华兹华斯自然观与基督教精神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儿童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教育哲学理论认为:"通过数学学会思维!"数学的思维是和数学最核心的本质特征紧密关联的,这种核心本质应该是理性精神。如何理解数学理性?如何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理性气质?这都是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正>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反思、冷静探求、综合分析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认识事物时意识不清、思路不明,我们认为他缺乏理性、精神错乱;如果一个人情绪激动、固执己见,我们认为他不够冷静、不够理性。从课程性质来看,理性精神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课的育  相似文献   

6.
洛克的“中道”观点的基础是他的上帝观。他认为,“上帝”观念不是天赋的,只能来自经验,并且,洛克从“自我”的认识中推论出了上帝存在。洛克把对上帝的认识外扩到认识论及社会实践领域。在认识论领域,洛克坚信理性与信仰之间可以实现“中道”;在社会实践领域,洛克意识到国家与教会之间也可以构建一个“中道”。纵然洛克的观点有不可回避的矛盾,但他对上帝的理性思考,以及由此而寻求“中道”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
阿富汗尼认为伊斯兰教是一种信仰的理性主义体系。他推崇理性,认为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理性的表现形式;他强调哲学理性的历史地位,认为伊斯兰教衰落的根源之一在于近代穆斯林各民族对于哲学理性的普遍轻视;他坚持以理性为基础的宗教观,认为人类只有依靠理性才能获得终极幸福。  相似文献   

8.
马克斯.韦伯是历史上完整提出"经济伦理"概念的思想家,他认为每一种宗教都有自己独特的经济伦理。新教伦理是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勃兴的重要精神驱动力,而中国的宗教伦理阻碍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韦伯的经济伦理思想应加以客观公正的评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自然科学的灵魂和精华,科学精神伴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活动而萌生、发展,经过长期的沉积、凝聚和升华,时至今日已经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法国哲学家孔德认为,科学精神是在理性指导下的观察和实验,他强调的是科学精神的实证性和理性;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疑”就是科学精神,他强调的是怀疑精神;美国科学史家库恩则把“求”看作是科学精神,他主张探求建立范式来指导科学活动.由此可见,不同的价值观对于科学精神会有不同的解说.让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线索,从中学物理教学的角度,来谈谈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胡塞尔认为科学意义上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它是我们为日常生活世界量体裁剪的一件理念的外衣.一旦反思科学世界及作为它意义基础的生活世界,一切都陷入谜中.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还原所获得的纯粹意识才是世界之根源、本质.这种追求对世界根源明证性的理解却使他陷入了认知理性逻辑的绝对主义之中.本质上说,他是在使世界屈从于人的理性精神,其不知人类理性精神本源于人在世界中的现实实践.因而,只有从实践中主客体之问相互关系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属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贺麟的“正心”说是其新儒者人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赞同曾国藩“风俗之厚薄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心向.所谓心向,即精神的集中、意志的趋向,它代表一个人人格追求的方向,是基于理性的思考,由学术陶养和个体实践体验而形成的理想价值追求.重视心向就要充分重视个体精神,使人心依归正道,从守正己心做起,推广到正人之心,乃至正天地之心,从而使个体精神或心向集中于天道、天理,认识天道、体道而明、循道而达,终而使整个社会保有积极向上的本心本性.对个体而言,守正本心要学会养心、治心;守正本心要学会收心、放心;守正本心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由于实证主义膨胀,理性精神囿于实证科学,自然科学的符号化盛行,把探问人生意义和价值排除在科学的认识之外。胡塞尔认为这一切都加大了事实科学和价值意义学说间的鸿沟,最终导致了欧洲科学危机和人性危机;要挽救这种危机,解决办法就是回归生活世界,回到真正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克罗齐的直觉说是一种对理性的否定,他认为直觉就是表现,创造,是心灵的赋形活动,是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活动,是与理性知识不相关的独立存在。本文通过对直觉即艺术理论的再认识,认为克罗齐直觉说肯定了艺术表现的不确定性;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非理性与直觉不可否认和低估;而情性与心灵则是艺术表现的根本。其直觉即艺术,即抒情的成功表现等理论承前启后,对二十世纪的美学思潮及现代派绘画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爱伦·坡的作品由于充满神秘、怪诞、恐怖的题材而往往被认为是脱离时代、晦暗消极的。笔者认为,坡作品题材的选择源自其对于启蒙理性的质疑与批判。坡在他的心理分析小说和海上探险小说中分别对理性至上论及科学至上论这两个启蒙思想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质疑和批判,指出非理性因素是人身上更为强大的力量,对科学的过分迷信将对自然及人自身产生消极的影响。坡的怀疑、批判精神是一种更高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高兹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源自于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由此,他认为要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就有必要超越经济理性,以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进行社会主义生态重建。我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当中也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而高兹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柏克与康德是西方崇高理论的代表人物 ,二者都认为崇高对象带有可怖性和与人敌对性 ,崇高是由痛感转化而来的快感。但二人理论亦有不同之处 ,柏克重感性而忽视理性 ,将崇高的根源归结为主体的生理结构 :康德努力使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 ,但实际偏重理性 ,认为崇高的根源在于人的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7.
论加强大学生的理性精神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理性”是人类依赖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的一种高级认识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关于事物存在、变化或彼此之间联系的真知。在西方哲学史上,对理性的崇拜源远流长:亚里士多德在其人生哲学著作《论灵魂》中指出,理性是人类的本性,理性的沉思能带给人们最大的幸福;康德认为,感性、知性、理性构成人的认识能力的三个环节,理性是认识的最高阶段。黑格尔则认为,理性是具体的、辩证的思维。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理性是人的一种主体意志和道德力量。从古到今的哲学家、教育家都把理性精神看成是人生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性的内核与底蕴的重…  相似文献   

18.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的学者,他具有以道殉人的峥峥骨气;具有大人造命,一往无前的精神;具有不畏强权的勇气和率性而行的独特风格。他为了维护其"淮南格物"及其"百姓日用即道"等创新思想,不囿传统,不畏权贵,体现了一个思想家独具的大无畏的护道精神和英雄气概。他的创新思想及其护道精神,对他的后学们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苏轼推崇韩、欧散文,继承了他们的文论思想.但又有很大的独创性。他主张文道并重,其基本内容是“有道有艺”、“意为文之要”、“文以述志”。他肯定文章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他所谓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整个事物的客观规律,认为“道”要在实际生活中去体会。没有固定不变的教条。所以他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在校大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锻炼较为缺乏 ,有些人道德意志相对薄弱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自制力、容忍力和刻苦精神相当缺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使其能够适应2 1世纪的需要 ,经受住风风雨雨的考验 ,成为合格的人才 ,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什么是道德意志 ?教育心理学认为 ,道德意志是人为了实现有意义 ,但此时并不吸引他的道德目标 ,而克服那些有吸引力的动机、欲望的心理过程。那么 ,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的意志呢 ?首先 ,道德意志是衡量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地说 ,道德意志强的人 ,他的道德观念也较为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