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干群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和农民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当前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的种种表现,提出了构建新时期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对策: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组织基础;实现科学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根本所在;以人为本是构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目标要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统筹城乡进程中推行合村并居顺应了农民的期盼,但也对农村的社会关系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它部分地影响了农村家庭关系的稳定、邻里关系的和睦和干群关系的和谐,因而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创建新型的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企业干群关系,特别是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提升,企业干群关系的和谐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和谐的企业干群关系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要素,本文的重点对新形势下,和谐的企业干群关系如何促进企业深度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鱼水关系”在目前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提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性。指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这是我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我国建设美好未来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领导与教师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在当前教改大潮中,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近年来各地重视提拔了一些年轻的领导干部,在学校工作中,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抓教学和抓管理上,忽视或不重视、不善于搞好干群关系,造成了干群关系的不和谐,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如何在工作中处理好干群关系”成为学校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河南农村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可以发现,在当前河南农村干部群众关系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当前农村干群关系呈现出几个较为突出的新特点:利益关系日益凸现,管理关系逐渐弱化;党和政府的政策在调节干群关系中的作用增强;农民群众利益的损益成为干群关系好坏的一个重要变量.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吴国燕 《文教资料》2010,(17):157-158
民办高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民办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应处理好硬实力与软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处理好校园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这与干群关系主体发生变化有很大的互动关系.为了改善干群关系,必须从干群主体的三方(群众、村干部、乡干部)自身查找原因,并通过村干部角色回归、乡干部工作重心转变、群众观念更新,努力改善农村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9.
杨波 《许昌学院学报》2006,25(4):118-120
新时期我国农村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广泛存在于收入、土地、干群关系、就业等领域,已经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我们必须从促进改革、维护社会和谐方面予以高度重视。只有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相关利益问题和矛盾,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凝聚力量,保证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推动作用。和谐校园建设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表现包括干群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职工关系的和谐、学生关系的和谐、学校和家长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部分地区干群关系趋于紧张,其主要原因是干群主体发生了变化。而代表个人利益的群众、代表国家和农村社区利益的村干部与代表国家和地方利益的乡干部三方的互动,为改善干群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以主体自身的改善为突破口,将为改善农村干群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马宝兰 《天津教育》2008,(10):19-20
建设和谐校园既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旋律的响应,也是教育战线的一项极富人本和科学精神的有益创新和实践。和谐是一种关系的适当,和谐校园的建设,自然也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如学校与家庭、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内部的干群关系、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这些关系的和谐与否,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推动作用。和谐校园建设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表现包括干群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职工关系的和谐、学生关系的和谐、学校和家长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加大对革命老区扶持力度的决策。现阶段我国革命老区利益矛盾的主要表现为贫富矛盾、土地纠纷与就业引发的矛盾、老区农村干群矛盾等。构建革命老区和谐社会,解决现阶段革命老区利益矛盾应从加快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努力拓展革命老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建立健全革命老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河北”需要河北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家庭关系和美、民族关系和睦、周边关系和善、干群关系和顺。  相似文献   

16.
正确处理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是处理好干群关系的基础,加快全面发展是改善干群关系的根本要求,加强党风建设是促进好干群关系和谐的关键,依法治国是维护干群关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当前,群体性突发事件在我国处于多发、高发态势。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就会极大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影响社会和谐,甚至危及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 (1 )健全完善农村选举制度 ,提高农村干部素质 ,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基本前提 ;(2 )推行村务财务公开 ,落实村民对村务财务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 ;(3)尊重群众生产经营自主权 ,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范式在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中起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协商民主在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实践,创新了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随着农村村民民主参政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协商民主适应了我国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政府与村民互动机制的要求,同时它也是解决农村治理中民主困境的途径。协商民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有利于保证乡村事务决策的公正性,有利于控制权力滥用、防止腐败,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群体性突发事件在我国处于多发、高发态势.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就会极大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影响社会和谐,甚至危及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