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灶神之妻》的三维叙事空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恩美的<灶神之妻>既继承了<喜福会>中对异质文化冲突、母女关系、族裔属性等主题的探讨,又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述话语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拓展.在作品中,谭恩美搭建起三维叙事空间结构,将华裔母亲和美国化的女儿之间的现实矛盾和冲突放在小说的开端;将一位饱经夫权压迫、战争创伤和种族歧视的华裔母亲放在小说叙事的"前景"地位,赋予她"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视角,讲述人生的经历;同时又将中日战争置于小说叙事的"背景"之中.第一个维度揭示出美国社会中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表现了作品的深度;第二个维度凸显华裔女性的形象和声音,体现出作品的力度;第三个维度以历史事件丰富作品的内涵,深化作品的主题,赋予作品以历史的厚度,并在西方读者中获得一种"移情"的效果.从形式技巧入手对谭恩美作品加以分析,丰富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审美视阈.  相似文献   

2.
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灶神之妻》通过碎片化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华人移民妇女在故国与封建男权社会下所受到的苦难以及和美国出生长大、患有多发性硬化症的女儿之间无法沟通的故事。笔者选择《灶神之妻》作为分析对象,旨在分析作者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女权主义为主线和基调,向读者描绘母亲挣扎的内心世界及复杂矛盾的母女关系。  相似文献   

3.
《灶神之妻》是谭恩美的第二部小说,以母亲的亲身经历作为写作背景,描述了中国妇女不幸的婚姻,揭露了旧社会对女性的欺压,以及女性最终的反抗。本文从对女性形象的角度简单地分析了作品中所表达的女性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4.
谭恩美第二部成功之作《灶神之妻》从华裔女作家的特殊视角出发,以母亲和女儿为共同叙述者讲述了一位受中国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的母亲在父权社会中从奴役到觉醒到反抗的故事,解构了传统的灶神之妻的形象,使其获得了新生。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表现方法来分析其觉醒的过程、反抗的方式及女性获得权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杨欢欢 《林区教学》2013,(12):75-76
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灶神之妻》自问世以来受到了极高的赞誉,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故事中隐藏的原型,探讨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小说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灶神之妻》是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它以母亲的成长为蓝本,讲述了战乱期间一位中国妇女不幸的婚姻,揭露中国传统的男权化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所做出的反抗。本从叙述视角、女性形象等角度分析作品中所蕴藏的女性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7.
《灶神之妻》是谭恩美于1991年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该书一出版就深受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喜爱。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该小说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谭恩美与众不同的叙事风格。具体来说,即谭恩美在该小说中应用了独特的女性叙事技巧。文章拟从叙述声音、叙述视角、叙事结构和叙述接受者四方面来探讨和挖掘这部小说中所运用的女性叙事技巧及其特征和独特的艺术效果。旨在提供读给者一个理解谭恩美独特叙述方式和技巧的新角度,同时开辟对其叙事作品研究的新道路和拓宽对其叙事作品的欣赏面。  相似文献   

8.
《灶神之妻》是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它以母亲的成长为蓝本,讲述了战乱期间一位中国妇女不幸的婚姻,揭露中国传统的男权化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所做出的反抗。本从叙述视角、女性形象等角度分析作品中所蕴藏的女性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9.
美籍女作家谭恩美的华裔身份和中国文化知识掩护了她书写的非真确性.她的小说《灶神之妻》有着浓重的东方主义元素,成功再现了“西方拯救东方”的范式.从反东方主义视角解读《灶神之妻》,可以看到谭恩美所书写的中国是西方读者想象中的中国;儒家文化被描写成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中国男人不是被“阉割”的性无能就是满腹淫欲的“厌女狂”;而西方男人和西方文化则成了拯救东方女人和东方文化冠冕堂皇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白人主流社会背景下,少数族裔女性作家承担着既要反对性别歧视又要反对种族歧视的双重责任.二十世纪中期以后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紫色>和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灶神之妻>正是讲述了两位女主人公在双重压迫下由沉默到觉醒的过程,揭示了作品主题所反映的妇女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少数裔妇女寻求解放与平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沉默"是"被人看不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美国"非本土"的女作家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灶神之妻》两部作品中,沉默主题背后所掩藏的是两性之间、种族之间及文化之间的矛盾。它表明女性仅仅依靠打破沉默、敞开心扉,通过交流来消除误解和矛盾是有局限性的,还需要建立女性主体,树立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主体性的观念。女性需要了解和认识自己以达到与男人、白人及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之间的平等的、成功的沟通。  相似文献   

12.
谭恩美在《灶神之妻》中从一个华裔美国女作家的特殊视角探讨“边缘”文化之与文化多元化的主题。中国母亲的形象表达出作者对中国文化挥之不去的母体情结;文富的形象塑造体现出作者对母体文化继承发展的关注;移民美国的母亲和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冲突与和解象征着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融和,表达了作家在保持和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同时,寻求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3.
短篇小说《牧羊人之妻》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亨利·劳森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这篇小说的艺术风格:情节设计上的巧妙性,细节运用上的独特性和语言刻画上的准确简洁性,借此来表现澳大利亚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4.
电影《画皮》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改编的。运用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理论来分析本剧,可以明确角色与主要事件形成的不同功能关系,使剧作的深层意义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5.
《倾城之恋》的意义在符合结构中生成,它以沪港洋场社会为窗口象征性地展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的泥泞中的艰难选择和尴尬处境,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反思启蒙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焦仲卿妻》的一大艺术特色:戏剧性叙事。即说明它的完整的闭合式情节结构,它的人物语言的作用,它的既合科情理、又有偶然“意外”的情节以及叙述语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试图阐明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对中国小说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列仙传》大致是按由远及近的时间顺序安排人物传记,具体篇目的叙事结构一般由三个环节组成:神仙来历、事迹及去向。其中,有关神仙"来历"和"去向"的叙述非常简略,而稍详的"事迹"作为叙述的重点和文本的主体,旨在表现主人公的离奇经历或非凡神性。这种本于史传又有所区别的叙事模式为后世仙传确立了基本范式,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尖冷杉之邦》的叙事结构,从叙述者与人物、与读者的关系进一步丰富苏珊·兰瑟关于女性叙事声音获得权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许娜 《文教资料》2012,(25):25-27
本文运用西方结构主义批评对蒋韵的中篇小说《完美的旅行》进行解读,即主要运用格雷马斯的角色模式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用符号矩阵解读作品中存在的二元对立极其深刻涵义,用叙事模式分析对小说中的文本进行深层解析。通过多角度的深层解读,阐释小说中存在的复议性与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托多罗夫的叙事句法理论、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和巴特的符码分析方法,层层深入,对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进行详细的分析,揭示出该文的梦幻破灭和瘫痪状态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