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嗣成的《录鬼簿》是我国古代极为重要的戏剧理论著作。钟嗣成在这部著作中明确提出,优秀的戏剧作家应该"心机灵变"、"世法通疏"有"移宫换羽"、"搜奇索怪"的才能。  相似文献   

2.
晚明多奇人,归庄便是其中的一员。分析归庄的处世行文及其思想内核,将归庄的狂行怪性和英特高迈的遗民气节归结为"奇"和"正"的对立统一。从"奇"与"正"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个性特点揭示出归庄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怪楼奇园     
暑假中,我随爷爷、奶奶和伯父一家到美丽的北戴河休假。刚住进宾馆,就听说附近有一个怪楼奇园,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夜幕刚刚降临,我们便走出宾馆,前往怪楼奇园参观。来到了怪楼奇园,我看到门前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说奇不奇,不奇也奇;说怪不怪,不怪也怪”,这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一进去,里面果然样样都奇特,就连椅子都像一朵朵云彩。走着走着,我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坑里,旁边一个大酒杯里的“酒”突然就哗哗地往外流了起来。我一走开,“酒”又不流了。真好玩!接着,我们便去了怪楼。一进楼,我发现自己的衣服突然变了颜色,手也成了一双“非…  相似文献   

4.
春天来了,人们喜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一下山山水水的魅力。对于我们黑龙江人来说,五大连池就是这样的理想去处。那里有四奇和四怪,四奇是:水往西边走,车往上坡跑,三伏赏冰雪,数九长绿草;四怪是:喝水能治  相似文献   

5.
韩愈与李贺是唐代韩孟诗派的杰出代表,都喜欢以些幽冷的意象彰显"险怪"的诗歌特点,"石"意象便是一例。但是,韩愈笔下的"石"意象更多的是奇与怪,折射的是抒情主体的孤独与压抑,故其诗奇崛险怪却并不艳丽;李贺则在奇中注入幻,比韩诗多了一层飘渺和梦幻,多了奇崛幽峭与秾丽凄清。  相似文献   

6.
施蛰存的《魔道》和徐訏的《鬼恋》在题材和构思上将传统中国神鬼故事进一步延伸和综合,营造出神秘的情境氛围,延续了志怪小说以"艳遇"为核心的传统情节模式,但又有不同。《魔道》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突破了传统情节模式,丰富了幻奇小说,成熟了幻奇理论;而《鬼恋》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对传统原型模式进行了新的诠释,颠覆了传统的伦理关系束缚下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7.
“知”的逻辑和“胜”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阴阳化生"的理论用"阴"、"阳"来阐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孙子承袭了老子的理论,并且为了与战争的实践相一致,发展了老子"诈"和"奇"的思想。这种"诈"和"奇"的思想,一旦解析,就可以捕捉到孙子军事思想的核心"知"和其逻辑演绎下的"胜"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可分为四体:猎异体在于满足士人搜奇猎异的心理,并不真正用意于记怪;刺世体在宗教的外衣下旨在说教、批判社会现实;神教体是宗教徒或受到宗教思想浸淫极深的文士宣传宗教、"自神其教"之作;博物体则有小说家藉小说以广见识、逞才之意。  相似文献   

9.
<正>我把"0"写在纸上,瞧瞧它像什么呢?像气球、像年轮、像镜子……可是在我的眼中,它像一块鹅卵石。鹅卵石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原本是有棱有角、奇形怪  相似文献   

10.
你可知道我是谁?我可是小镇颇有名气的小小收藏家,我收藏的那可都是"奇珍异宝"。好吧,我今天就透露点秘密给你吧。今天我就介绍一样我最得意的收藏,千万可别眨眼睛,把眼睛放亮一点,我收藏的可是春天的气息。奇了怪了吧,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相似文献   

11.
<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职校生也不例外。但受到社会环境、影视传媒、网络信息等因素的影响,职校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追求美却不善于辨别美。职校生常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以丑为美。二是只追求外在美,不追求内在美。职校生往往认为仪表漂亮就是美,不懂得内在心灵美和气质美的魅力。所以,许多学生刻意修饰外表,校园内出现了"奇形怪发""奇装异服"的现象,各种"校园禁令"也就应运而生了。职校生仪容仪表方面的问题究其根由,是审  相似文献   

12.
在宋代文坛上,以苏轼为代表的一些文人创作出了很多具有"奇气"的作品,在取得了很高艺术成就的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风气,使得文人以"奇"为尚。针对这一现象,宋代的批评家从风格、文法、思想内容三个层面对古文创作之"奇"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给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其中"自然之奇"和"奇中有正"等观点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2.奇怪夸张的造型 八大山人的取物造型,在中国的水墨写意画史上有着独特的建树.他的绘画造型,以神取形、以意舍形,在抽象和具象之间达到平衡,夸张变形而不失"常理",笔简而形具,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可归结为:夸张变形的手法,怪而丑的审美追求,近乎抽象的率意笔法.八大山人画风之奇,清代高秉在《指头画说》中曾说:"画有以简淡为贵者,右丞云林是也;有以工艳为贵者,大小李将军十洲是也;有以厚为贵者,荆关董巨仲圭子就是也;有以奇为贵者,八大山人是也."高秉将画风分为"简淡"、"工艳"、"厚"、"奇"四类,认为八大山人的画风"以奇为贵".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书法史上的“怪人”,并不少见。这些人的“怪”,有的因为仕途多舛,有的因为生活磨难,有的因为羸弱多病,有的因为红尘看破……但的确不少“怪人”,因为“怪”而“奇”,又因为“奇”而“高”。在这样的书法“高人”中,值得一说的是清朝的高凤翰。  相似文献   

15.
樊莉 《甘肃高师学报》2006,11(4):60-61,64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领域以反传统为主题的各种新、怪、奇、荒诞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前卫艺术以不可遏止的势头迅猛地发展起来,给学校美术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本文从审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培养和引导学生进行"前卫艺术"的审美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庄子"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之说,是审美领域里一个独特而重大的发现,在先秦不仅代表了一种崭新的审美观,向当时社会上认为"有诸内而必形诸外"的以貌相人的观点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而且在世界美学史上也具有开创意义.庄子的寓言故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丑中之美,开创了我国怪奇艺术的先河.  相似文献   

17.
高贵     
<正>一个人要怎样才算得高贵呢?有人有很多的钱,与高贵无关;有人有很高的地位,离高贵很远;有人有著作等身的文章,高贵认不得他。奇了怪。一位诗人告诉我们:"高贵不是说你拥有了些什么,而是指你不屑于低下头颅去得到什么。"  相似文献   

18.
韩愈是中唐、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一位诗歌大家,其诗歌有着"险、怪、奇"的风格倾向,呈现出以丑表意的特征,具体表现在韩诗中的丑之物、丑之事,怪癖字、奇语,光怪陆离的想象,以文为诗的写作手法等方面。韩愈诗歌中以丑表意主要受到了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二次被贬的仕途经历;二是诗歌本身发展的规律和当时的时代风尚;三是前人创作经验和友人孟郊对其的影响。韩愈诗歌以丑表意的特征对同时期诗人孟郊、卢仝等,后世的李渔、苏轼等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艺概》是晚清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刘氏"奇正"理论以"正"为主,以"奇"为辅。"正"强调"尚义故正",具有与"真"和"稳"意义相近的特点。"奇"具有强调"缥缈"和雄放的情感等特点。"稳"与"正"、"奇"与"变"是相似的审美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20.
中唐分前后两个时期。后期诗坛有通俗、怪奇、雅正三个流派,三大流派构成了奇特的鼎立抗衡格局。通俗派诗歌的主导风格在于质实通俗,不避俚浅,讽兴时事,不虚为文。如此倾向可谓其来有自,总体上说是其主观追求的结果。就艺术实践而言,成就不小,但缺陷难免。“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此为通俗诗派审美追求的全部内涵,同时也是抗衡雅正诗派、怪奇诗派的鲜明旗帜。审视一番诗派鼎立之格局,有助于中唐诗坛形势的立体化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