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社会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客体,对人性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及世界观。家庭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一个人的成长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对作家的思想、创作态度、风格及作品内容的构成,都能留下很深的烙印。家世作为作家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因素,其研究价值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教育与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的性格形成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学生在早年阶段形成的性格一般难以改变,对其日后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所以,作为心灵工程师的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性格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抑郁型气质与作家创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家的气质是影响作家创作水平的众多重要原因之一。抑郁质作家所独有的情感特征、性格、观察力、心境特征、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直接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冲动、创作水平以及作品的风格。分析抑郁质作家的心理特征,研究心理因素对作家创作力的影响,从心理学的气质角度研究文学创作,不仅是对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拓展,也是对文学创作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海丝特能够面对现实,勇敢地承受严酷的惩罚。她用赎罪这一方式对社会进行无声的反抗并最终重新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丁姆斯代尔试图逃避罪责,却饱受良心的谴责和齐灵窝斯的精神折磨,直至彻底崩溃。不同的性格与心理导致了两人不同的命运。而小说中人物性格心理的定位和发展一方面受到作家本人意图的影响,一方面又要按人物自己的性格逻辑进行,两者的结合塑造出了小说中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教育与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的性格形成要给予充分重视。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学生在早期阶段形成的性格一般难以改变,对其日后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所以,作为心灵工程师的教师,一定要在孩子小时候就关注学生的性格健康教育以及对性格的培养。围绕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性格教育与培养问题,探讨提供性格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性格培养的方法等。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小学低年级性格教育的意义;第二部分则主要讲解培养学生良好健康性格的具体方法;第三部分则为学生性格构建对日后学习、生活的长久意义;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并收束全文,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6.
苔丝的悲剧命运及哈代的宿命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从主人公苔丝悲剧命运的宿命论、社会因素、性格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可窥见作家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7.
先锋派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本文以先锋派作家的创作特征为主线,首先介绍了先锋派作家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先锋派作家创作特征的研究意义;接着重点介绍了先锋派作家突出的三个创作特征:叙述形式的新颖性、小说功能的多样性、文学语言的实验性;最后介绍了转变中的先锋派作家创作特征并认为"先锋精神"存在于"先锋派作家创作特征"之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纯性"与"热性"是其主要通约化文化性格类征之一,作家分别赋予了其多重丰富的生动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9.
特定的童年生活,曲折多变的人生经历养成了萧红任性、倔强、执着又敏感、细腻、柔弱的性格。这一性格影响了她的人生道路、学创作风格。其敏感、细腻使她的作品具有沉郁、悲凉、寂寞的风格;其女子雄风又使她的作品具有雄浑刚健的风格;她的执着倔强使她不随俗、不从众、不拜倒在大家、名家脚下,坚持走自己的创作道路,摸索并创造出独特的小说样式,成为与众不同有着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女作家。倔强和敏感这两个性格的主导因素,指挥着、统制着她的作品,影响了她的人生道路,导致其作品风格的丰富多彩和小说模式的创新,也决定了作家归向悲剧的人生终点。  相似文献   

10.
小说理论在明清文论家手里聊备大体。如果说明清以前的文论家对作家与对象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只是单向化地记述客体对主体的诱发的话 ,那么明清文论家则从肯定作家取材于社会生活、遵奉于生活真实的基点出发 ,强调作家将生活之真改造为艺术之真的重要意义。这就必须做到体验对象 ,投入对象 ,与对象发生亲和力 ,才能超越生活 ,进行艺术重建 ,创作不朽之小说。  相似文献   

11.
文学具有社会性,作家庄具有社会责任感。在市场经济君临一切的今天,一些不严肃的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淡化了,究其根源是作家精神品格的浊化。在创作过程中表现为主题与题材的俗化和作家文字辞采功力的有意弱化等现象。  相似文献   

12.
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是河南文坛的新现象。以邵丽、乔叶为代表的女性作家最初大胆书写女性情感经验,接受后现代主义观念,质疑由男性作家主导的本质化宏大叙事,为河南文学提供了新的面相,冲击了当代文学中以表现乡土苦难、批判乡村权力见长的"中原经验"。女性作家的创作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单向度的女性意识表达,对社会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深入的体认,开始直面城镇化转型中的中原大地现实,创作出了社会关怀强烈、生活观照深入、情感指向博大的作品,较好地丰富了当代文学中的"中原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从文学观念出发来考察中国古代作家艺术人格的主要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温柔敦厚型,作为一种艺术人格的模式,它居于主导地位,这类作家进入创作时普遍具有一种对社会人生作褒贬的欲求,进入创作时普遍重视对文本社会意义的构想。一种是不平则鸣型,这类作家敢于坚持"发愤著书"和"不平则鸣"的精神,有着相对稳定的创作意向,在造境、构象时追求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一种是适己任性型,这类作家注重的是个人的自由,他们不求奉献,极少考虑到文学的社会功能,其心理状态基本上是追求心与性一、心与物一和心与手一。  相似文献   

14.
参加"第二届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的作家代表,共同签署发表了这份文学宣言,以兹纪念和相互勉励。一、热爱文学,坚持创作,追求文学艺术美的境界;二、善于阅读,从经典中汲取文化的精髓;三、深入社会,创作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佳作;四、"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脚踏实地,戒骄戒躁  相似文献   

15.
在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中,作家的主现创作意图与其产生的客观效果往往存在差异与矛盾,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由作家主观的有限性与客现生活的丰富性所致.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马谡之死”和“魏延之乱”两个情节的设置,从主现上来说,是作者用来揭示诸葛亮完美性格和塑造这个“超人”形象的,而客观上则揭示出了诸葛亮性格的另一面,使完美的性格有了不足,“超人”成了凡人.  相似文献   

16.
刘嘉铭 《现代语文》2007,(11):49-51
徐打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是浪漫、神秘、忧郁、傲骨的矛盾体。从创作风格方面而言,徐打继承了西方现代主义风格,并将其中国化,作为心理学者的徐哥,显然在小说中注入了许多弗洛伊德的观点,更使作品显得神秘莫测;从哲学性格方面而言,是一位立志于追求完美的作家,然而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导致其迷失自我,忧郁、焦虑;从正义人格方面而言,不失为一位拥有民族气节的正义之士,作品中的爱国情感虽隐藏较深,却真实可信。在岁月的长河中,徐哥是一颗闪烁的明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解放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女性作家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其中来自辽宁的女性作家是尤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在众多创作影响因素中,地域环境、女性视角与文化变迁无疑位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们以独特的地域性格描写白山黑水的东北黑土文学,以女性的自觉精神与母性情怀关注当代女性命运和生存环境,她们取材现实生活,将自已切身的本土生活经验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素材,真切又带有民间色彩.  相似文献   

18.
翻开中国文学史,女性文学往往经验化、故事化、边缘化、客体化.但徐灿作为"蕉园七子"之一,她的创作除了离别之恨、遗弃之怨、寡居之悲、相思之苦之外,也涉及了一些社会重大题材,表现了其非同一般的高尚人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中国翻译德语作家作品,数量之大与版本之多,歌德居第一,其次就是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他创作丰富,以"诗人"身份步入文学殿堂,以"小说家"闻名全球,以"卓越传记作家"载入史册,他没有获得过诺贝  相似文献   

20.
葛美英 《天中学刊》2013,28(5):52-55
性格决定命运。路遥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虽身处于落后艰苦的农村却渴望城市文明与知识理性的农村青年,抑或是善良纯朴真诚的乡下姑娘。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感情和事业道路上的选择,而这种选择也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命运。路遥用"平民式"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及命运,然而在整个写作思潮向"高、大、全"方向发展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这一套路,这与路遥的人生经历与性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