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诗经>中的"v之v之"句式,并对前人认为不属于"v之v之"句式的"左之左之"、"右之右之"和"神之听之"等三句作了重点探讨,认为它们也应属于"v之v之"句式.  相似文献   

2.
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利益和背景一起构建了政治社会化的现实之维;预期政治社会化、心理契约、政治环境的环境化等又构建了政治社会化的未来之维;现实之维和未来之维的互动,构建了政治社会化的效果之维,它可以通过反馈的方式,影响前两个维度。三个维度构成了一个相对闭合的动力圈,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之思     
教师是思想者,"思"是教师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其职业生活的重要内涵。从"思"的内涵与方式来看,教师之思可以分为日常之思、理性之思和诗性之思。日常之思会使教师逐渐远离其本真的存在,而异化为无专业性和无个性的"常人";理性之思彰显了教师作为职业生活主体的个体价值,通过理性之思,教师逐渐摆脱了肤浅与平庸,走向深刻与崇高;诗性之思是教师对其生活阅历、职业生活场景和未来希冀蓝图的关系与结构的融通式观照。诗性之思可以使教师的职业生活成为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4.
论《格林童话》中的幻想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幻想是童话的必要元素,《格林童话》中的幻想世界分别从人物之美、场景之美和结局之美几方面展现了幻想之美,以真实的时代气息和民间底蕴反映了幻想之真,在构思和语言上凸现了幻想之趣,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成为人类不灭的精神印记。  相似文献   

5.
张承志在他有着浓郁少数民族风情和虔诚的宗教意味的文本中,瞬间之美、异端之美和牺牲之美在命定的悲剧中被着力地渲染和推崇,他以其稍纵即逝的瞬间之美抗拒着我们的愚钝警醒着我们的麻木,以其激烈的异端之美拒斥着现世的庸常和污浊,以其激昂的牺牲之美抗拒着时代的冷漠和生存的盲目与苟活。这无疑构成了一种精神召唤,一种文化抵抗,使之成为八九十年代启蒙话语中的一面美的旗帜。  相似文献   

6.
《简·爱》和《呼啸山庄》两部作品都探索了自然之爱、文明之爱与社会之间的依存关系,以批判现 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自然之爱与文明之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通过凯瑟琳的悲剧和简·爱的幸福结局阐释了 自然之爱虽然独具精神魅力,现实生活中,文明之爱终将获胜。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完全以客观报道的手法在《刽子手之歌》中再现了两位主人公的爱情,加里·吉尔摩和尼科尔的爱情过程经历了感官之爱、激情之爱和痛苦之爱这三个阶段,虽然两个人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是诺曼·梅勒通过这个真实的悲剧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爱情绝唱.  相似文献   

8.
清代学人张英在自己的人生实践过程中,高度关注修身养性健身,并且积累了一系列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安命之养、修心之养、性情之养、饮食之养、智慧之养等几个方面。在张英的养生思想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的因素,值得我们去认真总结,并能给今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9.
论《莉姬娅》中埃德加·爱伦·坡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莉姬娅》是埃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之精华,是他美学思想的集中代表。精心选择的故事主人公和叙述者,用心安排的故事发生时间和地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由敬畏之美、毁灭之爱和不灭之意志交织而成的壮美而恐怖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0.
吕文侠 《成才之路》2012,(18):33-33
和谐语文课堂是语文课堂的最佳表现形态和最高境界,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教与学的各种要素关系和谐,最主要的是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和谐,让语文课堂达到"净""竞""敬""靓"四境之美,即"简约之美""竞争之美""尊重之美""诗意之美"。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以美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林黛玉“情情”之美加以阐释,即“情情”的自然之美、极致之美和悲剧之美。“情情”的自然之美,阐释了林黛玉“情情”具有禀赋的特质,是“情中之情”;“情情”的极致之美是“情情”在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表现出至真至诚的深情之美,是“情外之情”}在“情情”的悲剧之美中,借助西方的悲剧理论展现出“情情”的升华和超越现实的崇高生命力,是“情上之情”。  相似文献   

12.
况周颐身处末季,其词多感怀身世之作。栖迟零落,身世浮沉,激发了词人对生命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身世感喟,集中地表现为飘零之恨、垂暮之叹和落拓之悲。它们是三位一体的生命意识,常与家国之思、沧桑之叹相通,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身世词多以比兴抒哀怨,凄丽缠绵,托寄深远。  相似文献   

13.
《雪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因其以独特的样式和浓重的感情,描写了日本美的象征,所以得到了极大的赞誉。川端康成在《雪国》中描写日本美的时候,借助了镜子这一媒介或意象,通过描写自然之镜、人物之镜、社会之镜展现了美的发现和虚幻、美的追寻和否定、美的幻灭和重生的过程,经过虚实镜像的对比,刻画了一幅雪白世界的生命图像。  相似文献   

14.
《莉姬娅》是埃德加&#183;爱伦&#183;坡恐怖小说之精华,是他美学思想的集中代表。精心选择的故事主人公和叙述者,用心安排的故事发生时间和地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由敬畏之美、毁灭之爱和不灭之意志交织而成的壮美而恐怖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汉字的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由于汉字独特的外形构造和它深远的意义指向,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本文从汉字点画之美、形体之美、寓意之美等方面探讨了汉语的美的特质,揭示汉语之美。让学生认识汉语之美,对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养成汉语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和《祖母绿》发表后在获奖与批评史上的不同命运,从叙事时间入手,借鉴现代民族国家关于个人、家、国关系的理论,发现曾令儿在25年的时间里走出一条由个人之爱向国家之爱、人类之爱升华的宏大之路。与此相对,钟雨用全部情感和灵魂发出了"爱,是不能忘记"的呼唤,从而实现了个人之爱。  相似文献   

17.
戴·赫·劳伦斯是英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并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独辟蹊径、惊世骇俗。而《恋爱中的女人》作为劳伦斯的扛鼎之作,自然也是评论界的宠儿。小说中的爱情可谓是一大亮点,因为它包含了厄秀拉与伯金的和谐之爱、赫麦妮与伯金的驾驭之爱、戈珍与杰拉德的征服之爱、伯金与杰拉德的同性之爱等诸多爱情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与地坛》中描写了地坛的荒芜,以及荒芜地坛之中斑斓的生命,更以及在荒芜地坛之中、斑斓生命之上、史铁生在痛苦之中由人的意志战胜厄运的自由选择。这样三重内容依次向读者展示自然之美的三重境界,即荒芜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这三重层层递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生命进程,是自然之美所在。  相似文献   

19.
美国19世纪作家爱伦.坡的作品常以死亡为主题。他笔下的死亡充满了悲伤之美、恐怖之美和浪漫之美,他认为死亡之美才是极致之美。他如此钟情于死亡之美,有这么深的死亡情结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对死亡的描写也体现了他在失意的人生中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对"大学之道"的探讨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大学制度的双重影响,从而形成了两个认识误区:教化之道与管理之道,忽视了教育对象——大学生的主体诉求。而在以知识经济与网络传播为特征的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普及化,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空前提升,"学习之道"成为新时期"大学之道"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