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例] 师:我们学习了《石钟山记》,对作者夜探石钟山一节感受很深,谁能讲讲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过程写得那么详细生动呢? 生:详细写,是为了突出观点中的‘耳闻目见’。生:作者对他夜探石钟山的体会很深。他的观点就是在自己亲身体验的基础上针对前人的‘臆断’提出来的。要阐明自己的观点,他当然要把他怎样夜探的经历具体生动地写出来,以‘耳闻目见’来推倒‘臆断’。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4月15日,麦家新作《人生海海》已经迈过了100万册大关,成为了纯文学里少有的超级畅销书。莫言读完《人生海海》后,兴奋地给麦家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在这本书里,麦家和过去作别,回到童年,去了故乡,那个生他养他的村庄。小说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写得仿佛是我们的朋友。在茫茫人海中,也许永远找不到上校这样的人,但我们总是希望遇到这样的人,这也是小说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乡土情结是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路遥、贾平凹、莫言等都曾倾尽笔墨去赞美和歌颂。李佩甫作为当代作家中的佼佼者,其乡土作品更是独树一帜,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一些时间里,我的写作方向一直着力于‘人与土地’的对话,或者说是写‘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我是把人当作‘植物’来写的"。他的作品从对乡土纯朴民风的讴歌赞美,发展到对乡村现实的反思和痛心,无不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4.
1919年以前,叶圣陶把语文教学的目标拟定为"能读、能识、能讲、能写"。新文化运动勃兴之后,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中偏重"文艺品"。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对语文有了更科学的定位,将"普通文字"与"文学"截然划开,在语文教学中强调"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并将"写"定位在写"普通文字"和"应用文"。1949年叶圣陶在主持拟定《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时,首先提出"语文"这一名称,他解释说:"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  相似文献   

5.
正徐则臣将自己归入"理性作家"之列,他说写作时"一定要先解决‘我写这个意义在哪里’的问题"。其小说中的人物大多也都以不同方式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出现,"他们的理想主义不以道德论,不以法律论,只是骨子里头的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耶路撒冷》中,徐则臣试图大规模、全景式地梳理和表达一代人的经验。书中的主人公最终获得了救赎,而在谈及信仰时,徐则臣说:"在我看来,信仰是一种坚持,一种理想主义的东西。这个时代的人变得特别脆弱,特别容易放弃……我们整天抱怨外界的东西改变了生活,如果你有坚定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在汉字中,"他"是一个后起的俗体字,最初写作"它"。最古的字书《说文解字》没有"他"字,只有"它"字,段玉裁注:"它,其字或(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徐灏笺注:"古无‘他’  相似文献   

7.
李伟昌 《教师》2013,(10):118-11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之源,纵观我国历年各省的高考作文题,大多要求联系社会生活写作。以广东高考作文为例:2009年《与你为邻》,要求:"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2010年《与你为邻》,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2011年《回到原点》,要求"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2012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曾明确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这段话将读与写的实质揭示得很清楚,说明读与写是相通的,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9.
《故乡》最早发表于1921年5月的《新青年》上,1923年鲁迅将它收在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中,并且在小说集的前面写了一篇序言。在序言中,他说自己做小说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里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从这些文字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写小  相似文献   

10.
一、兴趣:最好的老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兴趣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作文可鼓励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巴金的《随想录》是在1978年底开始写作,发表在香港《大公报》的。刚开始时不过是应编者老朋友潘际垌之约而写,并无长远的写作计划。只是稍后发现在该地该报发文章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因为他在经历“文革”以及前几十年的惨痛经验以后, 渴望独立思考,再也不要“奴在心者”。他觉得写这样的随想,可以比较及时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科学》1993年4期有一篇署名明达的文章,题目为《对“自行束修”的一种解释》。文章开头写道:“《论语》述而第七中的一章云:”‘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大多数人都认为‘束修’是一捆干巴,是一种菲薄的见面礼,因而接受别人见面礼才给他讲的什么,反映了一种商品社会的‘有偿服务’。”文章认为:“所谓‘束’是束发,而‘修’可能是修身,大意是指会料理自己生活的青少年,至少不要家长或奶妈子跟的人,或更大一点步入成年的人。”查《论语·述而》,明达先生文中所谓的“自行束修”之“修”写  相似文献   

13.
作家声音     
正刘震云自称魔幻和幽默是从结构中来的根据作家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改编的同名话剧日前登陆北京国家大剧院。刘震云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作品不是‘魔幻现实主义’,而是‘现实魔幻主义’——写的好像都是现实,但作品体现出来的意蕴却是魔幻的。"关于写作风格,刘震云谈到,有人说我的作品是"特别幽默的高级黑",但是仔细阅读他的作品,语言都是特别质朴的,写作也非常的直,并不幽默。"把一个并不幽默的人当成世界上  相似文献   

14.
史俊 《山东教育》2012,(Z4):22-23
2012年4月25日《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刊文说:"‘如果你是孔融,会不会让梨?’最近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有位学生答‘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叉号。"这让人陷入两难:"‘让’是一种美德,一种传统,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弘扬。但‘不让’是一个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他说出了‘自己心里话’,敢于表达真话又是  相似文献   

15.
蒙秀溪 《广西教育》2014,(48):20-21
正"你看这是我们的‘乐雅家园’。"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三小学(以下简称环江三小)五(1)班学生陆贝贝指着教室的后墙告诉记者。只见墙壁上贴满了学生写的阅读感悟:"我喜欢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抓虫子的事情特别有趣。还有美女蛇,看了虽然令人害怕,但还是忍不住要看,因为特别好奇。""《窃读记》多好玩呀,‘踮’‘钻’‘挤’这些动词,把‘我’窃读的事情写得生动活泼,就像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样。"……该校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乐雅家园",五(1)班  相似文献   

16.
技法导航一、选好写作对象在选好写作对象这一方面,与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相比,要求更高一些。如《我们的语文老师》和《我的另类老师》写的都是自己的老师,都通过了多件事表现了老师的特点。这是因为老师与自己朝夕相处,对老师比较熟悉,有许多可写的素材。二,选好典型事例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这"几件事"通常是"二三事"。如《我们的语文老师》一文。  相似文献   

17.
在写作教学中,有个问题引人深思:“写什么”和“怎么写”哪一个更重要?也就是写作教学指导的重心应该放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还是指导学生的写作技法?倪文锦的《关于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9第3期)认为,“在形式出现之前,内容并不存在,‘写什么’生成于‘怎么写’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临近期中考试了,小聪总觉得自己的习作写不长,于是向刘老师请教写作诀窍。刘老师笑了:"哪有什么写作诀窍呀,你所说的‘写不长’,实际就是写不具体。"刘老师要求小聪用一篇文章为例一起探讨,于是小聪念了他最近的习作:  相似文献   

19.
小怡、小海拿着2003年第5期、第6期《希望月报》和自己的作文本,找到范老师。小怡说:“看了《希望月报》,我们知道了写好作文,首先要写好一段话。也懂得写好一段话,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三点,但还是在写具体上感到很困难。”  相似文献   

20.
江苏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俊清老师在《我们离“真”究竟有多远》一文中谈了自己对作文“写真话,抒真情”的认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第12期)。上海师大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荣生教授在《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当堂作文’,只是给学生写作的时间罢了,具体的写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