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怕"是现代汉语的高频词,既是一个高频动词,又有虚词的用法。从上古到现代"怕"的词义处于不断演变中,"淡泊宁静"是其本义,后来"泊"代替了"怕"表"淡泊"义。"怕"表"害怕"义出现于东汉时期,后逐渐发展出"担心"疑虑"和表示推测的含义,"怕"字不断虚化。本文考察了"怕"字的来源,分析了其词义演变的过程和诱发"怕"字语法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语言发展是渐变的,词义的发展演变亦如此。对词义演变的探讨要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出发,因为纵观古今词义的演变不难发现,词义演变不仅仅是扩大、缩小和转移那样简单。本文试从词义深化、词义范围的变化和词义转移三方面探讨词义演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土豪”一词的词义几经变迁,演变过程褒贬交替,感情色彩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今作为网络热词,“土豪”在词性上不断丰富,其理性义和色彩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它的词义演变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等现实问题.从大众的认知心理角度可更好地解释“土豪”新义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姗 《现代语文》2016,(4):24-26
本文简要梳理了"刷"的词义发展历程,着重从共时现状入手,对近年来"刷"字产生的新义项、新词语进行分析,并从其来源、用法特征着眼,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及主观化探究"刷"的新义项产生、流行的动因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万岁"是封建社会常用词之一,学界对其词义诸问题的理析虽成果丰硕,其词义演变历程已基本厘清,但其释义却仍有可商榷之处。本文建立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检索语言类词典16种,各种专科词典7种,搜罗其对该词的释义及用例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理清"万岁"一词的内涵义,发现其中有4个义项分合不定,且所举佐证纠缠不清。基于此,笔者提出两点意见:1.在词义发展过程中,"万岁"之义可分三系:(1)数量词,万年;(2)祝福义;(3)皇帝的代称;2.义项"帝、后死的讳称"是不存在的。根据检索现存词典和现有成果中所引之相关佐证的共性特点,足可见此义项是对"万岁(千秋万岁)"之后(后、之期)词组的释义,而非对"万岁"单个词条的释义。  相似文献   

6.
词义的演变有其内在的动因和演变机制。在历史长河中,"乖"一词的词义几经变迁。本文主要通过语料分析及问卷调查两种研究方法探究"乖"字的使用情况,并尝试推断它是如何演变出"违背,背离"和"顺从,不淘气;聪明"两个完全相反的义项。同时,对"乖"字在河南新乡方言中作为称呼语泛化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并尝试分析其泛化的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7.
"滑稽",现通指言语、动作或情状令人发笑。汉代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指出:"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然而,"滑稽"一词的词义在历史中是怎样演变的?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旨在追寻"滑稽"一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理清词义演变脉络。得出以下结论:"滑稽"本义为流酒器,后逐渐有引申义"能言善道,辩才无疑""语言行为另类"等。"滑稽"一词经历了"器物滑稽""人物滑稽"和"调侃滑稽"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义气”指天地间的严凝、肃杀之气 ,又指刚正、忠义、节烈的气概 ,后演变为“由于私人关系而甘愿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这种演变在明清小说中开始出现。“义气”词义演变的思想根源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内在矛盾性。其社会根源则是 :朝政腐败 ,社会生活缺少正义原则 ;泱泱大国里常起作用的道德原则只可能是“孝”。  相似文献   

9.
“走”字在古汉语中是“奔跑”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中通常速度的“走路”之意。高一新教材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说到两军交战,一方失败,“弃甲曳兵而走”,这里的“走”就是“跑”的意思,再引申为“逃跑”。“曳兵”指拖着如长矛之类的兵器,即手握兵器的一端,另一端则放在地上拖着跑。万一被敌人追上,还可以用它来抵挡一阵,以便继续逃跑。  相似文献   

10.
"牺牲"作为复音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末期,"牺牲"最初成词是"牺"和"牲"在"宗庙祭祀用的牲畜"义上的并列,继而根据词义的理性引申的规律,在同一时期引申出"指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和"泛指用其它物品所作的祭品"这两个义位。发展到清代,"牺牲"开始产生"舍弃"这一义位。由此义位又引申出了"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在现代汉语里,"牺牲"只保留了"舍弃"义和"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这两个义位。  相似文献   

11.
“青春”一词原指季节中的春季(春天)。因春季草木一片青葱,故称“青春”。它始于汉代,为文学家刘向首先使用。据刘向《楚辞·大招》载:“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即春季来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骚人墨客一直沿用“青春”的这个意思。如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明代刘基《风入松》词:“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李大钊《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唐玄宗时期,诗人王维赋予“青春”一词以新意,泛指青年时期,年纪轻,如《洛阳女儿行》  相似文献   

12.
"闻"字在古代兼表"听觉义"和"嗅觉义",而在古代"听"和"嗅"也分别具有"听觉义"和"嗅觉义",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表"听觉义"的"闻"是如何逐渐被"听"代替的以及表"嗅觉义"的"闻"是如何发展壮大并在现代汉语中代替"嗅"的。  相似文献   

13.
《同学少年》2013,(5):52-52
"山寨"一词,最初是指"山林中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地方",名词,感情色彩没有偏重.如,《宋史·岳飞传》中有:"飞措画甚大,今已至伊落,则太行一带山寨,必有应者."后来,"山寨"也指"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含贬义.如,《水浒传》中有:"如今山上添了一伙强人,扎下个山寨."但由于武器的改进,筑山寨已经很难起到防守作用,"山寨"的这个意项便随之逐渐淡化,转而泛指"有寨子的山庄",沿用至今.如,《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岁首清晨,怒族山寨的羊角号‘嘟、嘟’齐鸣."现在"山寨"一词变身形容词,衍生出两种新的意义.一是指"仿造的、非正牌的(事物)",如"山寨手机""山寨货".二是指"非主流的、民间性质的(事物)",如"山寨文化""山寨足球队"."山寨"的衍生义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且与其原义所传达的"不够宏大,非正式,非专业"的形象特性巧妙暗合.  相似文献   

14.
“受累”一词起初作“受到连累”讲,构词语素“累”作“连累”义,是词语的核心语素,承担了词语主要的语义功能;另一构词语素“受”作为遭受义动词,必须与动词或形容词搭配出现,表示隐含被动,其后不能再加宾语, “受”限制了词语的语法和部分语用功能.“累”出现新义——“疲劳”“劳累”义,其词性由动词转变为形容词,核心语素语义变化对词义产生影响,而“受”语义虚化,用法比较灵活,允许“受+形容词”这一形式出现,因此“受累”一词生出新义——“受到劳累”.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受语用推理等因素影响,“受累”一词常使用作客气话,有“麻烦”“烦扰”之意.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下半叶法国自然主义思潮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并在19世纪未20世纪初波及到许多国家。中国这一时期正是接受西方思潮最为活跃的阶段。20世纪初自然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日本为中介,同时又具有广泛的来源。自然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鲜明的现实功利性和批判性,在中国的传播如昙花一现而又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合"、"同"在战国时期联合成复音词,有初始义"和合齐同、齐心协力"和引申义"和谐一致、志同道合"。唐朝,其产生另一引申义"各方执以为凭的契约、文书",此义位至明代成为"合同"一词的核心义位。在现代汉语中,"合同"一词仅表示"契约、文书"一义,其他义位基本不再使用。从古至今,"合同"一词的词义系统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武夫",是一个从先秦出现并使用至今的词语。在两千余年的使用中,"武夫"的概念意义和色彩意义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通过考释汉语不同时期"武夫"的词义,探索其历时发展中词义的变化,梳理出整个词语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男神"如今被频繁使用,往往被误认为是与新含义的"女神"对举的新造词。实际上,"男神"一词早已出现,只是在新的使用环境下产生了新义。本文试图结合语料探讨"男神"词义演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说文·臤部》:"豎,竖立也,从臤,豆声"。许慎对竖的释义和我们现在在日常生活中对竖的解释相差无几,都是立,直立之义。"竖"字在古代文献中经常与"子"连用,其词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多见,"竖"字在古代文献中单独用含义也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文学》篇中“领略”一词,诸辞书及各类注本多以动词“领会”义解之。实际上,此处之“领略”是名词,犹“要领”、“关键”。这本是六朝时的一个常见意义,由于人们未曾理清“领略”的词义演变轨迹而多有误解。本文细作分疏,匡正了相关失误,并揭示出辞书遗漏的“领略”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