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运用比较法展开文本细读。在同中求异的过程中体会个性化特点,在群文阅读中深入体会其中的意蕴,通过替换语言的方式感受作品炼字炼句的魅力。这些方法都借助了比较法,让学生能深入探究作品。  相似文献   

2.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在的中学生读小说,往往只注重大概的故事情节而忽略对文本的反复研读。笔者在小说单元教学的时候,发现学生在早自习不像读文言文一样去读小说,很少有人朗读和细读文章。也许学生觉得小说没有朗读和细读的必要。北大教授孔庆东认为学生每天要朗诵10分钟,而且内容不限,  相似文献   

3.
教学精彩来自何方?是来自于名师经典教学的复制整合,还是来自于教学参考书籍的移花接木?依笔者愚见,是文本细读!文本细读,让我和我的同事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痛苦,也经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精彩!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文本细读就是在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无论是文章的字词句还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或是文章的写作手法等都应该进行深刻的研究,引导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文章,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理想效果。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通过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感性时期,由此,感性能力是他们的优势,是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这就注定了小学语文教学、作文学习是以感性为主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相似文献   

6.
岳宁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12):158-158,191
现代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却使得有些老师缺少了静静琢磨文本的耐心.教师没读透文本就照搬教参上现成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甚至凭自己想当然的理解匆匆走上讲台,是使得语文课堂缺少有效性的原因.要让40分钟充分发挥效应,语文教师课前就要对文本有深度的触摸,静下心来从容地多读、细读文本.  相似文献   

7.
一个文本就如同一个人,既有人所具有的共性特点,又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个性。解读文本,如果只是粗略看看,往往只能发现其表面的、一般的现象。这就像与人交往一样,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了解,才能深深地记得他的长相,慢慢知道他的个性。这需要依靠的就是“细读”。  相似文献   

8.
钟小玲 《课外阅读》2011,(2):94-94,8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前奏,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文本细读是提高教师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是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从这一角度来说,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对文本解读的全过程。细读是指深入地解读。“深入”,就是要入乎其内。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学识、阅历等对文本做深入的理解思考,慢慢走进文本,由词得言,由言会境,由境悟情,由情品味,把文本了解通透,从而领悟文本的神韵和魅力,实现文本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9.
当互联网改变着一代人的阅读习惯的时候,因信息量大,我们拼命与网络更新同步,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困扰和焦虑,我想说的是,阅读,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相似文献   

10.
袁东升 《现代语文》2010,(11):48-49
语文教师,应该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对文本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去领悟文本的无穷魅力。但是,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有的老师在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上口若悬河,可一进入文本内部,就顾左右而言他;  相似文献   

11.
吴亮 《学语文》2011,(1):79-79
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少老师把新颖的教学形式放在一堂课准备的首位。而把教学内容居于次要位置。甚至有的老师把教学形式是否“奇”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新课堂的标志。商品的外包装虽然可以吸引买家的眼球。但它永远不能取代商品内容的实质,也就是说包装纸再漂亮好看,  相似文献   

12.
朱光潜先生在《美学》里有这样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这里把"走"换成"读",就变成了文本细读的定义:慢慢读,欣赏啊。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语文老师从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文章的表达手法、修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编者、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和老师、编者、文本的对话。要完成这些对话,老师就必须尊重文本、认真研读文本,领会作者的心思和编者的用意,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表明教者的立场,把握学生的思想走向。  相似文献   

14.
刘亚莉 《天津教育》2022,(2):141-143
<正>在初中阶段,由于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点,这为语文教师的教学增添了诸多难度。面对一篇文章,教师很容易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不知道从何下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点”至关重要,如果将每一次阅读教学比作是一场“外科手术”,只有找准部位、快速切入,才能提高“手术”效果。因此,探讨文本切入点的选择策略可谓势在必行,以下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教师通过文本细读,可以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可以走进文本,亲近言语,涵泳品味,才能领悟作家的情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下面,我就结合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桥》一文谈一点文本细读的心得。  相似文献   

16.
伍火震 《学语文》2011,(2):19-20
细读文本关键在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语文教育的前辈叶圣陶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提醒我们对文本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披文以人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从而产生一种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章梅香 《学周刊C版》2011,(1):208-208
文本细读,用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你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蜻蜓点水,那怎么成?你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来。文本细读不仅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文本细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域的一种修炼。通过文本细读,我们的精神触角将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诗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细读实在是升华自己的过程。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呢?  相似文献   

18.
<正>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文本细读,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文本细读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追问性阅读,探寻阅读学习的新视角,形成多点突破,成功调动学生的阅读思维,发掘文本的意蕴张力、语言活力、构建魅力、延伸潜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文本细读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更是课堂教学的精彩之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自己细读文本,更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传神的词句等进行细读,让学生养成慢读细品的习惯,具有静心潜读的能力。在细读文本中,学生能走进作品的特定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感情朗读的指导在实践中存在的简单化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对文本的细读来解决。对文本的字音、节奏、情境进行细读会使朗读指导饱含知识、富有神韵、唤醒体验,从而彰显丰厚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