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政协报》1997年3月21日第一版《正言轨行师可法也教言嘉训师可敬也》一文中,有如下一句:“而四川省佛学院所在地宝光寺则是风声、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引句中“馨声”令人费解,其中“馨”当为“磬”才讲得通。薯,读作qing,一为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状如曲尺,多用玉或石制成;一为佛教的一种敲击乐器,状似体,多用铜铸成。所以,上文中“筹声”当指宝光寺里和尚敲击“磐”所产生的声音;而“馨”,读作xin,指散布很远的香气,如说“桂花开满园馨香扑鼻”。由此可见,“替”与“馨”两字,形音义都大相径庭,怎么可以混为一…  相似文献   

2.
乐器考名     
"乐器"是中国宫廷祭祀使用的音乐器物的统称,与"礼器""兵器"并列,是象征权力的三类器物的概括名词。古代典籍之所以产生"八音""乐器"两个概括性名词,当然不是因为中原文化多么"发达",而是因为"礼乐"制度的"发达"产生了相应需求。两个名词,高屋建瓴,字达义明,贴切生动。这种了不起的概括,需要相应的文化制度催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乐器,按照材质可以分为竹(笛)、土(埙)、金(钟)、石(磬)、丝(琴)、革(鼓)、匏(笙)、木(响板)等几类.现逐一简单介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有音阶的乐器是出土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里的吹奏乐器骨笛,如图1,据考证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全面实施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本文以"L-36簧笙"为研究对象,将文献研究法作为研究方法论的基石,结合音乐史学、音乐传播学以及音乐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对"L-36簧笙"在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笙音乐文化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厘清"L-36簧笙"与中华优秀传统笙音乐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当代笙音乐文化生存状态、对社会教学与乐器传承发展以及对当代笙音乐作品创作的意义,拓展和充实"L-36簧笙"与传统笙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视野,为"L-36簧笙"的社会功能价值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与个案实践文本,让更多的人关注笙音乐.  相似文献   

5.
“笙”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民族乐器,它的声音独特、应用范围很广。特别在民间乐队、梆子剧种、地方戏曲和京昆等剧种中,"笙"在伴奏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新中国成立后,笙的艺术有了很大发展,笙的演奏技术随着乐器不断创新而更高超,其应用范围更广阔。作为一名从事民乐演奏和戏曲伴奏多年的"笙"演奏者,根据多年演奏经验,我就"笙"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和演奏技巧,谈谈见解,同时,愿和诸位爱好  相似文献   

6.
<正>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明确了自主学习的含义,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就要抓好"放""趣""互""引""活""法"六个字。  相似文献   

7.
"大锣笙"为云南彝族"三笙"舞蹈之一,与"老虎笙""小豹子笙"齐名。"大锣笙"是彝族罗婺支系中传承的一种祭祀与娱乐并蓄的原始图腾舞蹈,"大锣笙"是在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期间举行,2006年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大锣笙"作为一种傩祭仪式进行研究,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大锣笙"历史渊源深厚,其仪式过程更是富有极深的文化内涵,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吴志菲 《职业技术》2006,(21):14-20
“珩”字在辞典上有这样两种解释:一是形状像古代乐器磬的玉佩上面的横玉;二是珩磨,一种精密仪器的光整加工方法。不论王大珩的父亲当初为儿子起名的主观意愿是什么,“珩”字的这两种互不相关的含义已同时融入了儿子的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9.
在殷墟遗址出土的大量商代乐器中,磬是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种。殷墟遗址出土的石磬按其使用的场所及其演奏的形式可以分为特磬和编磬,除此之外,殷墟还出土了少量体型较小的非乐器实用磬。文章以殷墟出土的“磬”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分期以及类型进行研究,以厘清“磬”之发展及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簧管乐器笙的由来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沉淀传承的笙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领会和理解中华民族乐器的传统文化底蕴,并对乐器笙有深刻的认知,进而从灵魂深处创造出彰显个人魅力、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完美笙演奏,让我们的乐器笙在全世界美丽的绽放,让世界向往和追求我们笙这种乐器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1.
正词语的锤炼,古人之"炼字",是我国传统修辞艺术中的一种,其目的是选用尽可能恰当的词语,简练而又生动地表达意义。词语锤炼的要求是:不仅词语要用得准确,而且还要用得尽可能好。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换成"过""到""落""临"等都不算错,但效果都不如"绿"字。王安石在许多可供选择的词中选择了"绿",取得了最好的表达效果,可以说是词语锤炼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2.
一、例句导入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句话,(出示:一群美丽的鸽子,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看得入了迷。)会读吗?(指名学生读。课件点红"的""地""得")这三个字在这句话中都读——de。既然都读de,那为什么有的地方用"的",有的地方用"地",而有的地方又用  相似文献   

13.
要我们语文老师在观念上明白"语文,姓语名文",在行动上尽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其开"悟",引导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就一定能事半功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谈了让学生早日"开悟"的几个方法:一是紧扣一个"读"字,以"读"开悟;二是紧扣一个"诵"字,以"诵""开悟";三是紧扣一个"说"字,以"说""开悟";四是紧扣一个"练"字,以"练""开悟"。  相似文献   

14.
《说文解字·攵部》:"爱,行貌也。""爱"之本字本为"■"。《说文解字·心部》:"■,惠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惠,仁也。仁者,亲也……许君惠■字作此。■为行貌。乃自■行而■废。"情,人之阴气有欲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下面再来看一下"情"和"爱"这两个字的字形演变情况,来理解它们的意义。■情■愛爱"情"和"爱"二字都"从心",它们的意义都和人的情感密切相关。这二字可以直接构成"情爱"和"爱情"两个词语。"情爱"包含亲情、友情、爱情等。本文主要选择含有"情""爱""亲(父母)""兄弟"(含比喻)"交""朋友"(含比喻)"夫妻"(含比喻)等一类词语来谈谈"情",  相似文献   

15.
爱的阳光     
编者推荐:此文亮点是"妈妈一直暗暗跟在你后面,直到你到了肓校"——"暗暗"二字蕴含"助人要尊重对方"之意,此意因前面铺垫——"一双手搭在我的肩上""身后传来脚步声""母亲叹息一声,似乎想说什么,欲言又止"——而益彰。此文还需要升格:"回家时,你‘打的’前面跑,她‘打的’一直紧跟在你的后面。为了不把你跟丢了,她急忙拦车蹭伤了腿",应修改为"回家时,你‘打的’前面走了,她在后面步行"——此时似乎"无母爱的阳光",却有"大众之爱的阳光"——为文要善于"留白"!标题宜改为"一缕阳光",第一自然段中的两个句号宜改为问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诗论与乐论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在辑录诗学文献时应考虑辑入乐论材料,但由于二者也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在辑录时应采取选录的方式。本文综合中国古代诗乐关系的发展过程及两汉乐论材料的特征,提出两汉诗乐材料辑录标准总体来说是"与诗相涉",具体呈现为出现诗歌之名、诗歌之辞,或出现"诗""歌""乐"三个概念,或出现琴曲、舞曲之名的乐论材料应被辑入两汉诗学文献,而仅出现"声""音"这两个概念,或专论音律、乐器的乐论材料不应被辑入两汉诗学文献。最后,根据此类材料的内涵特征,将其命名为"两汉诗乐材料"。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的教师培训教材,关键词似乎就是一个"新"字:有的书名就冠以"新"了,如《备课新动向》,有的书名虽然不"新",但内容全"新",如《备课上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每一章的标题都有"新"字,什么"课堂认识新观念""教材解读新视角""教学设计新路线""课堂生成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正印文常常遇到重复字。姓名印中的重复字如"张蕾蕾""王明明""赵平平""戴秀秀"等,词语印中的重复字如"文质彬彬""我为人人""陈陈相因""喜气洋洋"等。还有一种间接性重复字如"歌吹沸天",其中"吹"字之"欠"字部,重复前者歌之"欠"字部;"木棉花开",其中"棉"字之"木"字旁,重复前者"木"字;"御  相似文献   

19.
你用对了吗?     
"书"与"书籍""书"和"书籍"所表达的概念是相同的,都是指"装订成册的读物",但在使用时是有所区别的。"书"可以指个体,也可以指集合体。如"我买了一本书",这里的"书"是指个体;"书是知识的海洋",这"书"是指集合体。"书籍"则只能指集合体,不能指个体,不能说"我买了一本书籍"。  相似文献   

20.
笙是源于我国、最早采用自由簧的乐器,音色清越、高雅,极富歌唱性,带有明显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特色.伴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以笙为代表的传统乐器慢慢与群众文化生活融合,走入人们视野并融入人们的日常审美活动中.文章以笙作品《湘江春歌》为研究焦点,简要分析其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重点阐释笙作品《湘江春歌》的演奏技巧,旨在为笙乐发展与笙演奏技术的提升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