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英文原著是英语语言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英语的手段.但目前学生对小说阅读重视不够,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认为阅读小说浪费时间.本文以<傲慢与偏见>小说为例,分析小说的词汇构成,试图说明阅读小说的重要性,探讨学生不重视阅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了极大的部分,而且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阅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小说单元一直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重要单元,但是很多学生会认为小说不好学,很多老师也没有真正地重视小说阅读的教学,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对小说的兴趣下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笔者针对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小说阅读所需思维的特殊性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读文本,读懂文本,更要读懂文字背后作者所要传达的深意,但这恰恰是初中学生欠缺的能力。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阅读小说浮于表面,不愿意或不会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究,常常是自以为是的阅读体验,因而导致阅读的肤浅和错误。因此,在小说教学中,笔者尝试使用“元认知”理论,引导学生调动“自我”,发挥“自我”,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多次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渐趋理想。因此,笔者认为“元认知”理论对提高学生小说学习中的深度思考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小说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块,新教材中专门有一个选修模块《外国小说欣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来阅读小说欣赏小说呢?在平常小说教学中,教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阅读体会和感受,这种意图是好的,也符合新课程理念,但往往会出现让人尴尬的现象: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或不加注意,视而不见;或理解肤浅,流于表面。学生关注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但不能全面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5.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小说作品,既让学生初步理解小说的特点,又为学生从学习一篇到学会一类,走向整本书阅读提供条件。在小说教学中,教师从理清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关注小说表达三个维度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习得阅读小说的经验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阅读小说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说阅读学习任务的实施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阅读经验,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阅读经验的发展。从学生阅读小说的学情出发,基于一线教师的案例研究,提炼出小说阅读经验发展的三条基本路径:识别与把握小说阅读经验发展的起点,创设阅读经验发展的挑战性任务情境,通过过程化评估促进小说阅读经验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主要是阅读、领悟及鉴  相似文献   

8.
对比手法是小说创作中最为常见的写作方法。在小说阅读学习中,教师可以围绕对比手法的应用,解读对比效果,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激发学生思维,形成新的学习起点。《促织》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小说,文中运用大量对比手法。从对比角度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形成阅读体验,在主动思考中形成阅读认知。  相似文献   

9.
熊科丹 《英语教师》2023,(18):131-134
从高中生在英语小说课外自主阅读学习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聚焦评价方式对学生课外英语阅读的影响,探索促进学生课外英语小说阅读的评价方式。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读前激发阅读兴趣、读中促进阅读动力、读后助力深度思考为原则设计评价活动,并及时、科学、合理地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对学生课外英语小说阅读的评价,从而真正实现以评促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教学目标而言,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小说,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如何教小说?笔者认为应该从文体特征入手,教给学生小说的基本常识和鉴赏的方法,做到常识指路,方法引领,教学就一定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去深度解读小说?在近几年的小说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想象阅读教学法进行教学。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想象阅读教学法对学生深度解读小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水平有着良好的效果。想象阅读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小说中一些关键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发挥他们自主研讨学习的能动性。一、人物语言想象解读法人物语言是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  相似文献   

12.
小说阅读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小说设定的环境背景的了解以及深入探究,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的人物情感以及作者隐含的思想感情。因此,通过背景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熟悉程度,同时在其他文体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也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4,(A0):25-26
小说是高中课本中的重要文学体裁,所选编的文章片段多为经典作品,被高中学生喜爱。高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可以通过小说阅读课,从而既提高文学素养,又陶冶情操。但是在高中小说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阅读本身,教师没有给予适当的阅读指导,导致学生对小说描写细微之处有所忽视而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针对小说细节描写的运用展开探讨,旨在为高中生的小学阅读学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教学是丰富学生的体验阅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多数语文教师认可小说阅读教学,但迫于高考压力以及课时不足,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仍停留于课内书本上,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整本书阅读"这一概念由叶圣陶先生所提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们对"整本书阅读"愈加关注。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作为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桥梁,在现有教学资源基础上,要将"整本书阅读"融入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本文对我国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普遍喜欢阅读小说,源于小说人物形象丰富,作者构设的情节引人入胜,如同身临其境,感受明快。不过,小说阅读教学与平时的随性阅读是有区别的,需讲求一定的方法。一、小说阅读教学存在问题1.教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学生产生疑惑时,需要教师适当指导。目前,语文教师的素质存在滞后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说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以及提升语文知识素养,身负重任。  相似文献   

16.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小说,能够使学生了解另一种文化习俗。而且,小说是真实的教学材料,比起教科书上的文章,小说更富有情节性、连续性和感人性。并且长篇小说会使读者很长时间都深陷在故事情节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语境接触。但是,阅读小说也会给学生带来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单词问题。笔者曾经对大学一、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做过调查,问他们是否读过英文原版小说。回答几乎都是一致的否定。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认为小说的单词量太大,而且篇幅过长。那么是不是一部英文小说单词…  相似文献   

17.
学好小说课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每一单元都有相对应的小说课文,初中学生由于学习耐心不足,加上小说课文篇幅较长,容易感到厌倦,导致阅读兴趣不高,而学习语文的关键在于阅读量,不能让阅读成为学生不可逾越的屏障,作者设法改变教学方式,抓住学生兴趣点,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小说的习惯,那么,语文课就会有活力,将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18.
小说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要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针对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兴趣低下、教学模式滞后等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为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建华 《学周刊C版》2019,(20):132-13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小说阅读情境教学当中,能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大意,培养学生对语文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当中更好地掌握语文学习技巧。从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内涵及特点作为出发点,充分分析这种教学方法的意义和价值,可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是必不可少的文体之一。学习小说时,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在阅读中,学生能较容易地梳理出小说的情节,也能较全面地分析出环境描写的作用;学生也能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语段,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学生却难以确定。最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对小说主人公的判断意见有了分歧。有的认为于勒是主人公;有人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主人公,为此争论不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把握好确定主人公最根本的方法。怎样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