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类题材占有不小比例,其中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就是以"神话传说故事"为专题编排教材的。这说明神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引发了我们对神话故事教学的思索:神话故事的文本特征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这种文本体系?顾名思义,与其他题材的文本相比较,神话最鲜明的文本特征就在一个"神"字上。对于小学的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2.
统编教材非常重视神话故事的教学,在四年级特设了一个神话故事单元。阅读神话故事,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独特魅力。在神话故事教学中,教师应顺应童心,引导学生沉入文本,对神话追根溯源,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理解神话故事的文体特征,感悟神话精神。这样,能让学生喜欢阅读神话故事,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3.
神话故事是文化的源头,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资源。把握好神话类文本的教学,就能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文化熏陶。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提炼,梳理故事情节;通过想象,感知人物形象;通过练笔,对照不同版本;通过拓展,丰富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的神话故事类文本。对神话故事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聆听讲述、品读感悟、想象对话等语言实践活动,触摸神话故事的"神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揭开神话的神秘面纱、感受神话的神奇语言、触摸神话的神奇人物,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神话文本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神话故事以跌宕神奇的情节、鲜明神秘的人物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神话故事,复述故事情节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动作、情节和想象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神话故事的内在之"奇",真正理解感悟神话文本的艺术魅力,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纵观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神话故事类题材的文本占有不小的比例,其中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均在第八组以专题的形式呈现。显然,入选语文教材的神话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这种独特的教学价值亦即本体价值。《夸父追日》是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的最后一篇课文,既是一篇神话故事,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  相似文献   

7.
<正>《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朗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  相似文献   

8.
北京版课改实验教材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故事类课文.故事类课文,大体可分为童话故事类、神话故事类、寓言故事类、成语故事类和一般故事类.一般故事类课文是以古今中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为题材,内容真实,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们在这类课文的整体阅读—课内拓展阅读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整体阅读一课内拓展阅读"模式的结构策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具体到故事类课文的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整体感知、重点感悟、回归整体、课内拓展"要结合体裁特点、文本特点来设计.  相似文献   

9.
神话在各版本语文教材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教学神话故事类文本,教师要从文本的特征出发,围绕神话教学要点,即神话情境、语用实践、文化价值三方面,引导理解、感悟神话文本的内容,了解神化文本的特点,并传承民族文化,提高神话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吕虹 《辽宁教育》2010,(3):34-35
传统语文教学要求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中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课文”即不离开“篇”的整体意思和主旨来分析课文,要始终把“篇”作为感知课文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杜绝繁琐分析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点深刻地阐明了阅读课文首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全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全文。那么,我们通过哪些途径带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呢?我认为,要以“读”为手段,找准文本的特点,带课题疑惑感知、看课文插图感知、循文章主角感知、抓文本主旨感知。  相似文献   

11.
<正>“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神话故事文学阅读中,“留白”是神话故事传讲过程中的无意缺失,是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的有意而为之,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神话故事文本背景中“补白”,在神话故事文本内容中“补白”,在神话故事隐喻意义中“补白”,实现人物的语言与心理的完善、故事情节与场景的丰富,促进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神话单元,本单元一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在单元导语页提出的语文要素之一是“讲好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12.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于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怎么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和同事们经历了艰难的磨课过程。  相似文献   

13.
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类文本深受学生的喜欢。儿童阅读文本有他们自己独有的思考方向。因此,在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儿童的视角设计教学,通过媒体创设情境、利用情节进行思辨、抓住主题升华情感等途径,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形成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挑山工》是“九义”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可按“巧设悬念,感知文本→以疑促读,深入文本→入情入境,活化文本”三个步骤展开。一、巧设悬念,感知文本挑山工肩担重物走折尺形路线上山,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为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时如何指导学生具有整体意识、主动识字,从而阅读课文?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特质,聚焦课文中语言文字的规律?如何激活儿童的言语体验,在实践中去运用去感悟,通过层层递进的训练,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笔者以为,需要紧扣文本特质,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咕咚》这篇课文,语言富有童趣,学生易于理解。下面以这篇课文为例,谈谈如何关注文本特质,重视言语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课堂中,初读感知是重要的学习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文本的开始,是顺利展开深入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初读感知,并通过创设初读情境、强调字词教学、示范诵读课文、提出阅读任务等途径,引导学生展开初读体验,让学生对文本形成初步认知,为进一步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阅读",就是读者将别人的"言"内化为自己收获的过程,与文本产生碰撞、整合、内化,以实现知识积累和满足身心愉悦的建构过程。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强化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一、阅读中学会品味《钱学森》这篇课文,通篇以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杰出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教学时,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对内容的感知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就会觉得这篇课文平淡无奇。在讲解课文时,紧紧地抓住钱学森爱国情怀的几处内心活动进行深入研读,收  相似文献   

18.
神话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奇葩。人教版大部分神话类文本集中在中段。中段神话类文本的教学要侧重于引领学生走进神话故事中,品析人物形象,感悟神奇,激活想象,获取神奇的体验。这样让学生学会读神话,领略我国的民族文化,积淀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总要经历从整体深入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的过程。在阅读时,很多学生由于阅读方法的缺失,整体感知不能提炼文本的框架梗概,深入阅读又不能悉心体悟文本的内在气韵,致使整个阅读始终无法真正深入到文本的内核,造成了阅读的高耗低效。要真正读懂文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在细致阅读中培养学生会读善思的阅读品质,促使阅读主体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神话以口头讲述的方式代代相传,教师在教学神话故事的过程中,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还原神话最初的“讲述”样态,引导学生在言语感知中建构神话学习的场域,在言语思维的碰撞中丰满神话神奇的细节,在言语实践中讲述神话动人的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