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客家土楼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地方特色鲜明,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近年来,我校已成功地挖掘开发地方课程,让土楼文化走进课堂融入语文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此为契机,笔者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土楼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语文教学。一、巧用土楼楹联课件,服务识字写字教学俗话说:"字如其人"。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新课导入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合理设计导入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将新颖的教学理念融入导入教学环节中,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这样教师就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手段,将地方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有机融合,不仅会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语文教育的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地方文化融入教学,让学生换位思考,理解课文之中的文化现象,同时从当地文化寻找写作素材,有效地促进作文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重大的弊端:人们尚未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普遍忽视了乡土教育在语文教改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使得语文教学出现了脱离当地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的不良趋向。这种教学观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大语文意识,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笔者能将乡土教育的理念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让青少年充分感受本地区文化的特色与渊源,以提升他们对语文学科和地方文化的兴趣,从而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4):29-30
龚丽娟曾说:"传统文化教育利于增强国人人文素养。"古诗词,是一种相对特殊的语言表达符号。古诗词教学课堂,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要积极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融入,重视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许凯 《江苏教育》2023,(19):16-17
江苏省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校的乡愁文化课程具有“三史合一”的特质。学校深入挖掘当地的物态文化、非物质文化、历史文化、观念制度文化等,形成多维度的乡愁文化课程,构成课程群,旨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出生地,认同、热爱和融入这片长期居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郑利丹 《教师》2022,(3):27-29
地域文化是中职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可行性、价值和具体实施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融合丰富了语文内容,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文章提出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品读、欣赏、运用闽地文化,能让语文实践活动变得更有文化味,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8.
王显峰 《家长》2023,(31):115-117
<正>汉字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将汉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助力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赋能小学语文课堂深刻的育人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中不断挖掘汉字文化的正确应用路径,推进汉字文化的融合。本文分析了汉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及融入原则,并探讨了具体融入路径,旨在让语文教学更具文化内涵与育人价值。汉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9.
冯柏昌 《成才之路》2023,(18):129-132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符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学习园地教学、写作教学,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马庆国 《中国教师》2014,(12):28-29
<正>古典诗词的学习从小学就开始了,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能让他们体会到凝聚在古典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和意境。而小学诗词教学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它既要保证可接受度,又要融入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为初高中古典诗词文本分析等更全面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如何利用课本所选的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是广大教师一直在讨论的话题。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具体课文为例,结合当下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特点,详细阐述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11.
朱俊文 《成才之路》2020,(9):124-125
小学阶段是夯实基础、培养语文素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阶段。将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了解传统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化意识,更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文章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探究如何将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沈美琼 《教师》2019,(15):48-49
风景名胜、美食文化、民俗传统都是区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若基层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能将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以优秀的地方文化来震撼学生的心灵,就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文章针对莆田地域内各种文化资源,建议教师选择导游词、写作、分享交流等不同的授课方式,将这些文化资源充分地渗透到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提高语文表达能力、综合素养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文化,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3.
许乃文 《教师》2019,(16):1-1
<正>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融入日常生活元素,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并呈现生活画面,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为生活体验。将生活"活水"引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融入故事人物、生活角色,方能促进学生用心阅读、体会与感悟。例如,教学《伯牙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是小学启蒙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优质的语文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从中感悟生活,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所以,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十分重要。将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两个方面出发,对语文教学如何与生活结合提供可行性意见,希望对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不仅能丰富和扩充语文教学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具备艺术气息的语文课堂,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鉴于此,在教学时,既要求教师革新自身的教学思路,从诱发和启迪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入手,选择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指...  相似文献   

16.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弘扬民族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在与现代语文课堂的"碰撞"中逐步被继承、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教学两者结合,不仅能让传统文化再次展现出它的风采,也能让现代教学的各种先进理念融入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做到古今交融,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万琳 《语文天地》2014,(4):74-75
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适量地引入地方文化,利用地方文化,让学生在动态发展的大语文空间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地方文化具有丰厚的底蕴,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开发地方文化可以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地方文化进入语文课程既可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贯穿教学始终,也可以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形式融入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其生动丰富的地方文化对小学语文教育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把优秀地方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既是培养民族自信心的需要,也是语文教育和人才成长的需要。地方文化的人文性和语文课程是语文教育的主渠道特点,决定了优秀地方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是可行的。教师先要搜集、整理和提炼文化资料,全面把握,寻找融入点、融入口,主要依托课堂,通过识字、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教学活动,紧扣教学流程,选择合理的方式融入。  相似文献   

20.
语文不仅是一门教育课程,同时也是传达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取向与精神品质的课程;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还应该深入语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有机地渗透、融入精神、道德、人性和人格等人文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和恒常不变的规律。反思语文课堂,教师要在变中求取"真经",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得更为丰厚,就需要变中求活:探求思辨的生存空间;是变中求新:寻求语用的多元空间;变中求进:追求表达的真实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