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已有的学者多将抒情作为诗歌艺术,将抒情问题局限于文本或诗人主体范畴内来进行谈论,较少对"抒情""抒情性""抒情主义"等相关概念进行细致地区分,在具体进行论文写作时也存在一些混淆。而从更广阔的视域来研究抒情,将其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审美想象、生活态度在新诗研究中还未得到充分的展开。就九十年代诗歌而言,其叙事性特征已得到较为丰富的研究,而对其抒情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站在新诗史的视域下来揭示九十年代诗歌情感的发展变化,探究情感与诗歌语言、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联还较为缺乏,关于诗歌的"情感文化修辞论"还有待研究与确立。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应担负起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重任,这既是新课标的硬性要求,更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新诗凭借其自身的时代情感似乎更具有审美性和时代性,基于此,将审美教育思想渗透于语文新诗教学,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格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新诗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影响,内容与表达形式自由且采用白话语言表现情感的诗歌。现代新诗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学好现代新诗有利于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出发,探究高中语文现代新诗的教学路径,为现代新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学语文课程强调:阅读、小说、诗歌、喜剧是学生对文化和人文的精神追求,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但现实是新诗的音乐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容易被忽视,诗歌音乐性即"韵律"与"意象"相融合。教师在教授新诗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体会新诗的音乐性,再辅一些教学基本方法,通过对新诗的意象解读和意境营造、深情朗读和反复吟读、图文辅助和配乐演唱、比较分析和激发审美,逐渐将新诗的音乐性呈现给学生,从而使现代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体会诗歌独特情感、养成艺术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5.
一、诗歌教育的现状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 ,诗歌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在三千年的文学发展中 ,诗歌一直作为文学的主流 ,稍有文化的人总可以背诵几首唐诗 ,或许可以说诗歌是中国人情感、精神和思维的一部分。但近些年来 ,新诗歌的滑坡和审美情趣粗劣化的速度大大超乎了想像。诗歌几乎从文坛隐遁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倒退。究其原因 :一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人们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和艺术欣赏的懒惰空虚 ,导致人文精神失落 ,他们不愿读诗 ;二是新诗歌在风格上的演变 ,创作倾向上的极端 ,过分与社会意识的疏远 ,使一些人读不懂诗 ;再是与教育…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教材中,最具美育功能的内容要教诗歌,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诗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主要应从诗歌的"三美"——音乐美、思想美、意境美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是通过对瞬间的把握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从而引起心灵的共鸣,体验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更好地丰富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建构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底蕴。《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蕴含在其中的美感充分展现出来,使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学生阅读诗歌,可以探索诗歌的丰富内涵,感受其艺术魅力,从而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新诗,语言优美,蕴含哲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但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师对新诗教学的重视度不够、教师对新诗教学方法掌握不当、学生新诗知识积累匮乏、学生对新诗学习的兴趣不足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通过采取“分析学情,确定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搭建支架,协助学习;合作探究,互助共赢;效果评价,查漏补缺”等策略开展高中新诗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歌是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尤其在古典诗歌之中不仅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清楚把握古典诗歌的内涵,积极做好学生的审美教育。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从不同的角度探析了古典诗歌中的审美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具有推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抒情言志的审美传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主流 ,在新诗的现代转换过程中 ,尽管对中国古代诗歌模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 ,但中国诗歌的审美传统仍然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根基 ,新诗与传统诗歌仍然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 ,新诗中仍然渗透着传统诗歌的养分和流贯着传统诗歌的血脉 ,古典诗艺传统仍然是保持中国新诗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抒情言志的审美传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主流,在新诗的现代转换过程中,尽管对中国古代诗歌模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但中国诗歌的审美传统仍然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根基,新诗与传统诗歌仍然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新诗中仍然渗透着传统诗歌的养分和流贯着传统诗歌的血脉,古典诗艺传统仍然是保持中国新诗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江孝礼 《家教世界》2012,(24):67-68
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对现代诗歌的诵读品味中,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嚼"出词语的诗味,在学生心中呈现课文的思想美、情感美、意境美、人性美,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陶冶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本文以两个短小的案例加以剖析,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3.
诗歌的生命在于它坚实的内容和鲜活的思想。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旧体诗词首先也必须是"诗",用诗歌语言抒发诗情,构建诗意。诗歌表现形式上的发展、创新必须建基于对传统的继承。同属诗歌大的类别,旧体诗词与新诗在表现社会生活与人们的思想情感方面,除去表现方式的不同之外,其余还是共性居多。因而旧体诗词与新诗不应处于对立的位置,互相排斥,而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4.
新诗创作从语言运用、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方面践行新课标理念,教学可按照“四步法”进行:情感立意,确立诗歌的主心骨;优化内容,择取抒情的着眼点;推敲形式,调整审美的艺术感;个性润色,雕琢细节的雅致化。根据文体特征,新诗写作要回归诗歌本身,体现其特有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音韵之美。教师可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搭建诗歌创作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诗心、诗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及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初中诗歌教学,让学生读懂诗歌,感知诗歌的情感,品读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思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其前提是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初中诗歌教学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注重教学方法创新,不断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爱上古典诗歌,寻找古典诗歌的艺术之美,走进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学科与美学的联系可以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看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诗歌都是文质兼美,凸显诗人情感。根据教学目标的指示,教师进行诗歌的美育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养成审美的习惯,从而最终形成审美的能力,达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享有“诗国”的美誉,诗歌这种文学样式,作为文学皇冠上最璀寡的明珠,是一种最纯粹的文学样式,故一直是“纯文学”的代名词,由于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相较于传统的古典诗歌,新诗少了些形式上的束缚,而对个人的情感抒发更为直接,在内容表现上也更有自由度和深度,所以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诗歌于个人可以表达微妙感受,抒发心灵情绪。于社会可以用来认识世界,规范伦理,稳定社会。新诗集序在中国新诗发生期的传播实践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语文作为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新诗以其凝练的语言,多样的手法,含蓄的情感具有语言美,韵律美、内涵美等美学特征,是重要的审美能力培养资源。而在考试中涉及到诗歌鉴赏的试题学生们往往得分较难。  相似文献   

18.
?【设计思路】学生已进行过新诗学习,基本了解了新诗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本设计主要想通过学习新诗写作陶冶学生情操;重点抓住新诗的四个基本要素(情绪、想像、思想与形式),把对诗歌的欣赏与感悟,渗透于教学的步骤当中,让学生在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的同时,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激发学生学习写诗的兴趣;教学中主要通过当堂模仿训练,感悟写作,共同欣赏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导写过程】一、导入激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我们已学习过十多首新诗,诗人们通过歌唱抒发出心中的真挚情…  相似文献   

19.
新诗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中,不同的阶段应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中小学宜通过新诗读写进行新诗审美教育,大学中文系宜通过新诗流派和诗歌理论的梳理进行新诗知识的教学.在中小学新诗教育师资缺乏的现阶段,大学中文系新诗教育的改变将是改变新诗教育最重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句话将审美教育与传授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和进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指出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组成部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古代诗歌丰富而精深的艺术内涵,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美,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也是一个人创造性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