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层审美心理对于每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具有决定性作用。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审美无意识、审美潜意识,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得普通人成长为务实的自我实现者和超越的自我实现者,可以使得思维型人格与艺术型人格成长为综合型人格,可以使得内倾型人格与外倾型人格成长为综合型人格,从而使得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虽说爱美是人类的天忭,但要培养荚的情操与鉴赏的兴趣及观察力,使人生充满乐趣,人格健全,确实有赖于美感教育的推行。鉴于此,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存民国元年便极力倡导美育,认为美育应列为教育的宗旨,并在我国首次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也非常重视语文审美教育,他说: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审美心理是美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美育中,它通过引导学生形成对美与丑,对善与恶的判断力,来逐步引导学生人格的完善.本文分析了审美心理与人格完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中学生审美心理的两个特点,最后提出了中学美育中把握学生审美心理以达到人格完善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美化环境,净化心灵,培养学生高尚人格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既要重思想性,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全面的鞭策和促进作用,又要重艺术性,给学生自然、雅致的感觉,与教育氛围相协调。如学校重视校园整体规划,把校园建设得像一个美丽的花园;学校开展教室布置及每月墙报评比活动,举办师生美术作品展览,广泛发动学生动脑、动手设计美化班级以及学校环境;学校精心设计多功能组合柜,柜中工具整洁、书籍丰富,柜顶摆放盆景鲜花,使杂乱的墙角成为美的园地。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在神圣的氛围中,学生得到了审美享受和熏陶,学生心理与环境的联…  相似文献   

5.
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文明给人们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舒与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人性的严重异化,人类心灵丧失了温馨的精神家园。通过对古今中外艺术画廊中美学思想的巡礼,论证了审美教育是实现完美人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构建中,音乐教育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取向,但主要是它的审美功能。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的实质就是审美教育。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审美心理和教育心理的有机交织、融合,在完整统一的网络中运转,是音乐审美教育任务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研究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对于认识和把握其特点、规律,从而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有极为深刻的美学根源,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防御要从根本入手,重视建构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全面提升其精神素质.其中,大学美育在构建大学生审美人格中具有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学前教育中,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教育是塑造学前儿童、美化学前儿童自身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阳泽  阳略 《四川教育》2007,(11):14-15
审美人格是指人们在对美的欣赏和追求中所形成的人格特质。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只有形成对美稳定的倾向和敏感,能够欣赏美和创造美,审美人格才告形成。审美人格既代表一种很高的生存境界,人们以美为伴,诗意地栖居;又具有很强的心理功能,它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也是科学家科学探究的原动力。班主任的审美人格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它既是班主任生存境界的象征,又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总和,具有时代特征.完善、健全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美育是人格塑造的根本途径。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并在实践中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是完善人格形成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自我意识、群体意识、阶级意识是丁玲的主要意识,多种意识的消长形成丁玲创作的景观;丁玲既有女性的阴柔气质,又有男性的阳刚之气,形成其创作的刚柔并济的特色、现代性、主体性、开放性是丁玲的审美选择,正是诸种化心理结构,促成了丁玲创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2.
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审美的(即智慧与欢乐的)人生态度和完善人性。智慧的人生态度也就是引导学生超越有限现实,学会从生命终极意义与价值的层面来理解、领悟人生,欢乐的人生态度就是让学生在功利追求与人生意义和乐趣之间保持平衡。现代文明对人性的片面开发、培育使人性遭到割裂和失衡,审美教育可以恢复心灵的丰富、完整和和谐状态,并在审美移情中培养人性中珍爱生命的素质和情怀。  相似文献   

13.
艺术教育与早期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教育与早期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屠美如,楼必生艺术活动是具有情感形式的创造活动,它的具体形象性、它的情感渗透性、它的形式多变性,与早期儿童本身特有的天真无私、追求生命、自由创造的个性相吻合,因而特别容易为幼儿所接受。艺术教育的任务是从人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席勒认为:力量的国度只能通过自然去驯服自然的方式,使社会成为可能。伦理的国度只能通过使个人意志服从公共意志的方式,使社会成为必要。只有审美的国度才能使社会成为观实,因为它通过个体的本性去实现整体的意志。只有审美的趣味能够给社会带来和谐,只有美的观念才使人成为整体,只有美才能使全世界幸福。上述看法,忽视了人的生存环境的主要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性质对人类完善的决定作用,固然有很大的片面性。但作为对人类精神现象的历史发展的粗略描述和对人类精神生活理想目标的追求,仍  相似文献   

15.
一席勒认为:力量的国度只能通过自然去驯服自然的方式,使社会成为可能.伦理的国度只能通过使个人意志服从公共意志的方式,使社会成为必要.只有审美的国度才能使社会成为现实,因为它通过个体的本性去实现整体的意志.只有审美的趣味能够给社会带来和谐,只有美的观念才使人成为整体,只有美才能使全世界幸福.上述看法,忽视了人的生存环境的主要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性质对人类完善的决定作用,固然有很大的片面性.但作为对人类精神现象的历史发展的粗略描述和对人类精神生活理想目标的追求,仍然有一定的合理因素.诚如席勒所言,在自然阶段中,人受到物质力量的限制,通过人体自  相似文献   

16.
17.
人格与审美     
郭粉宁 《文教资料》2011,(15):110-111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感染力、影响力、号召力不是来自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而是来自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审关活动可以使人格提升的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正> 审美人格研究,是哲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伦理学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审美人格与非审美人格的比较研究,以期揭示审美人格的内在机制,为培养和塑造审美人格、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的支持。 在对审美人格与非审美人格作出区分之前,我们需要对人们的一般人格心理有个了解,现代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曾归纳过历史上五十种关于人格的解说,这里择其中几种为例: “人格是个体内部心理物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格的发展走向,迄今为止,人们提得较多的还是健康人格。一般认为,健康人格是指构成人格的各个要素完整且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正常状态。笔者认为,健康人格是对所有人的基本要求,教育的努力目标不能定位在这种层面。我们应当有更高的追求,人格发展应当有更高的境界。这是因为,人格建构的目标既需要有现实性,又需要有理想性。没有理想性,对人格建构就没有激励作用;没有现实性,则丧失其实际价值。审美人格符合这两条要求或标准,它是教育帮助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建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编辑观点】美是人性的深刻体现,人是最高尚的美的化身。正如没有阳光万物将无法生长一样,没有美,人的精神生活就会是一片荒芜,而学生对美好情操的推崇和美好情感的养成首先需要通过教育来完成。因此,建构班主任的教育审美人格是事业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具有照亮、指引职业生活的崇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