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技术》2007,(2):22-22
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低“成活率”和频繁跳槽,让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谨小慎微,他们既要选到自己需要的人才,还要保证人才的保持率,以实现人才招聘和任用效益的最大化。一些大学生盲目地“先就业后择业”,让不少用人单位苦不堪言,甚至产生学历“恐高症”,似乎越是高  相似文献   

2.
邓海建 《教育文汇》2013,(13):18-18
当近700万大学生在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的“寒冬”为找饭碗着急上火时,高职、中职院校毕业生展现了惊人“耐寒”能力和淡定。据报道。不少应届职校生在今年4月底就被用人单位招录,有的甚至一两年前已被“预订”。  相似文献   

3.
有很多大学生把做保险作为自己在校实习的选择之一,还有更多的人选择保险行业作为自己发展的领域。那么,保险公司有什么样的奇缺职位呢?这些职位与大学生的“缘分”如何?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人力专家张连庆先生在谈及人才招聘时介绍,公司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十分严格,甚至到了“百里挑一”的程度。记者:不了解保险行业的人只知道保险业务员或精算师这样的职位,那么,保险公司职位还有哪些,他们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张连庆:公司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职位设置。在总公司层面,精算师、核保核赔人员、信息技术人员、企划人员…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存在“就业难、压力大”,公司企业出现了“僧多肉少”的局面,大量应届毕业生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以至于“漂浮”于社会.相关调查显示,政府渠道、市场渠道、校园渠道和其他渠道分别影响着就业绩效中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两个维度.为了能让应届毕业生在第一时间获取就业信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本文就此问题,分析了大学生对于找工作的态度,了解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并构建一种能够将就业信息快速、及时、有效的发布给每一位应届毕业生的渠道,为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召开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大会,要我讲话,我愿借此机会,向今年的毕业同学谈谈以下几个问题。一、怎样评价文化大革命期间招收的大学生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听说不少同学认为,自己是选送进来的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戴上“工农兵学员”这顶帽子,在社会上不吃香,思想上感到有压力。我们不赞成把大学生称作“工农兵学员”。这本来是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在“两个估计”、“与十七年对着干”的指导思想下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十七年培养的大学生是“修正主义苗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2005,(Z2)
话题故事5月初,记者阿姨在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采访,告别时,一名五年级的同学突然递上一张名片,郑重地说:“阿姨,这是我的名片!”嚯,这张五彩斑斓的名片上印着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狗,下面是“姓名、电话、学校、地址……”。旁边一名同学也亮出了自己的“名片”。他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很多同学也都有这种“名片”,而且“名片”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每人身上都带有几十张。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印名片时,同学们抢着告诉记者:“有了‘它’,大家  相似文献   

7.
王存善 《中国培训》2004,(12):50-50
《中国劳动保障报》:目前,一些高校在公布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时掺了水分,搞虚报和浮夸。一所著名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向报端披露,他们班30名学生中,与用人单位正式签约的只有7名,但学校统计出的就业率竟高达80%。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提供了一个“就业意向”,而且这些证明还是通过关系搞来的,本人根本没有找到用人单位。江西一所高校在今年给应届毕业生下了一道“死命令”:一定要在毕业前把劳动合同交到学校,否则扣发毕业证。无奈之下,不少毕业生托情弄来盖了章的假劳动合同,学校则堂而皇之地把这些毕业生列入已就业之列。述评:一些高校…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IT职业教育公司达内科技4月3日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韩少云当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之前我负责招聘时,发现大学生在学校里学的东西跟企业需要的脱节太严重,所以我就决定去创办一个公司,培训应届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不少毕业生希望进入外企工作,他们都渴望知道外企的用人原则.最近,有人对许多世界名企在选人时的手法进行了总结,发现有以下几方面是共同的.一是重视文凭,但不惟文凭.著名外企更看重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质.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他们往往将学习能力和求知欲作为考查的重点,并不是很在乎应届生与公司要求之间的差距.因为刚毕业的新人往往不具备直接进行业务操作的能力,基本上都要经过系统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宝洁北京市技术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经理透露:过去的15年,宝洁公司在中国已经招聘了1500名应届毕业生,这些人中已经产生了1位总监、18位副总监、150位高级经理。宝洁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这样几种:一、招聘机制。宝洁公司招聘的员工95%是应届毕业生,但法律部、公共关系部的员工例外,因为这些人的知识和技能很难在公司内部培养,只能招聘既成人才。对于新招的大学生,公司有一个培训制度:一对一的培训、商业技巧的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全球信息共享。宝洁公司对大学生有两个衡量标准:一是客观的标准。公司有一个简单的测试,考察大学生的逻辑能…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成都有一位退休职工张明星,每月仅拿几百元的退休金,但他却在承包某重点中学食堂的6年里.为80多位贫困生提供免费餐,其中77位贫困生考上了大学,这本是一曲抒写人间真情的赞歌,一段让人为之感动的佳话,可是令人心酸、困惑,乃至愤慨的是,这80多人,竟没有一人向张师傅表示过谢意,甚至“都表示不认识张爷爷,在记者的再三提示下,他们才渐渐恢复了记忆”。是什么让这些有足够智商与才情考上大学的孩子,患了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失忆症”?对此现象你又如何看待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1,(9):132-133
巨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我国高科技企业中的一家用人大户,是不少应届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目标.巨龙公司的门槛有多高?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巨龙“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巨龙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彭定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1,(8):132-133
巨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我国高科技企业中的一家用人大户,是不少应届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目标.巨龙公司的门槛有多高?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巨龙“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巨龙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彭定武.……  相似文献   

14.
国内最大的个人电子商务网站eBay易趣统计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在网上做生意,在eBay易趣上万个网上店铺中,在校大学生开的“个人店铺”居然达到40%。一些应届的大学生甚至表示,他们已经将网上创业与就业作为他们职场新选择。  相似文献   

15.
周建勋 《学子》2012,(4):4-5
近十年以来,每年春运过后,企业在招工的时候,几乎都面临着所谓“用工荒”,而与此同时,面向应届大学生的各种类型的企业招聘会也陆续登场,与“用工荒”正好相反,应届大学生所面临的却是所谓“就业难”。一方面,家庭和社会花费巨大成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甚至是高学历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却就业无门;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当众多大学生对于到企业应聘找不到感觉的时候,一些目光敏锐的企业家则指出,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不适应主要源于他们自己的就业心态。日前,记者在采访时代流星雨市场传播顾问机构总经理于立宏女士时,她忠告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初就业时尤其需要耐得住寂寞。记者:今年您的公司也招收了几名大学生,也面试了很多人,你认为正在求职的大学生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足?于立宏:一个比较突出的误区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作为公关公司,我们主要选择新闻、计算机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接触中,他们或是认为自己是英语专业八级,或者曾经在某某大报实习过,总摆…  相似文献   

17.
文学名著与时尚文化的反差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地高中生不惜“巨资”乘飞机赶往长沙观看“超级女声”的评选活动。又报载: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与周杰伦的歌曲入选教材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大讨论。据调查:中学生中不知道韩寒、郭敬明者少之又少,而读过他们全部作品的人不在少数。又据调查:中学生中读过四大名著的人寥寥无几,甚至,不少青年教师也没有完完整整地读过。……这一切的一切长时间地萦绕于笔者的脑海,百思不得其解。笔者的这一困惑肯定也是不少中语界人士的困惑。于是,想到了陈钟梁先生,陈先生是中语界的大家,也是一位少有的能“与时俱进”的、“开明”的大家,便向陈先生求教。我想,陈先生与余党绪老师的对话给我们语文教育界的同仁肯定会带来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金扬 《教育与职业》2003,(10):36-36
近日,北京市某职业高中的一位王姓的女教师愤然向笔者投诉称,学生遭遇“校园暴力”可以去找家长和学校领导、老师解决,但当老师遇到“校园暴力”的威胁时,在面对那些实施暴力的在校学生时,他们又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小王告诉记者,她是去年才开始在这所职业中学担任计算机教师的。这所职中在全市没啥名气,每年的生源都招不够,学校只能要他们这些老师去物色学生,并承诺每招进一名学生给800元“辛苦费”,所以招进来的学生的素质都较低。这些学生大多目中无人,动辄就给他们这些授课老师眼色看,甚至对他们恶言相加。老师:阻止学生看黄片被…  相似文献   

19.
方向 《教育与职业》2006,(13):90-91
据《重庆晚报》报道,最近,成都的很多应届大学生争相学习”厚黑学”,而《厚黑学》、《厚黑人物》、《职场三十六计》等书籍已经成为了找工作前的必学教材。究其原因,是不少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遇到了很多怪事——企业招聘不选优等生,反而更青眯有补考经历的学生;不看求职者的简历,反而更关心应聘者的生辰八字、姓名与公司“命脉”合不合、会不会犯冲,更多的企业则会问大学生“会不会喝酒”、“会不会跳舞”,而不是去关心他们的专业情况。诸多怪现状出现,难怪大学生们会急于去修这门看起来似乎很实际的厚黑学了。  相似文献   

20.
《湖北教育》2007,(3):61-61
据报载,南京某名牌大学在读研究生左凡(化名)因情感纠葛,在被人围殴时持刀捅伤6人。消息一出,不少与左凡年龄相仿的大学生留言“赞赏这种校园里已经罕见的血性”,有的干脆称左凡为“校园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