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我国著作权法对图书馆复制权规定存在的不足,文章首先分析了研究美国版权法图书馆复制权相关规定的意义,然后详细解读了美国版权法第108条的具体内容,最后提出了美国版权法第108条对我国著作权法图书馆复制权规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数字图书馆复制权的概念和数字技术对图书馆复制权保护带来的变化,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复制权保护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图书馆加强复制权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杨 《中国出版》2012,(12):25-28
复制权成为著作财产权的基础性权利,一定意义上是由传统印刷技术限制下的特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复制权受到强烈的冲击,正逐渐失去著作财产权的基础性地位和优势。从"传播"的内涵与著作财产权体系的结构划分出发,"传播"是著作权人实现利益回报的主要方式,著作财产权体系的权利基础应为控制作品"传播"所享有的利益——传播权。著作财产权体系简化后的"大传播权"设计,不仅有助于消弭公众因误解著作财产权而造成的逆反心理,同时又对社会公众逐渐认同、接受和遵守著作权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档案馆、教育机构等的复制行为的著作权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档案馆等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其在对馆藏资料利用、传播作品中涉及作品利益关系的调整,特别是复制作品时与著作权法发生一定的关系,如馆藏资料复制的限制,图书馆应读者的请求所进行的复制,图书馆、档案馆为收藏目的进行的复制等。教育机构及为教学目的进行的复制也涉及复制行为的著作权调整。总体上,调整这类机构复制作品行为的著作权关系应本着平衡著作权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关系的原则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业务与复制权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靖 《图书馆杂志》1994,13(6):14-15
一、复制权与图书馆业务的关系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复制权是著作财产权中的一项权利,一般是指复制作品的权利。复制权是作者首要的基本的专有权利,作者行使著作权(版权)亦集中体现在复制权上,因为复制是使作品能够广泛传播和使用的重要手段。当然,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世界多数国家现行著作权法律有关图书馆可适用的复制权例外规定分析,从适用复制权例外的目的上划分,将图书馆适用的复制权例外归纳为五种类型:图书馆为保存或替换制作复制件而适用的复制权例外,图书馆为他馆提供复制件而适用的复制权例外,图书馆为私人使用提供复制件而适用的复制权例外,图书馆为管理的需要或提高服务水平制作复制件而适用的复制权例外,以及图书馆为研究或学习制作复制件而适用的复制权例外。本文重点剖析图书馆为研究或学习制作复制件而适用的复制权例外。  相似文献   

7.
黄国彬 《图书馆论坛》2011,31(6):122-126
根据对世界多数国家现行著作权法律有关图书馆可适用的复制权例外规定分析,从适用复制权例外的目的上划分,将图书馆适用的复制权例外归纳为五种类型:图书馆为保存或替换制作复制件而适用的复制权例外,图书馆为他馆提供复制件而适用的复制权例外,图书馆为私人使用提供复制件而适用的复制权例外,图书馆为管理的需要或提高服务水平制作复制件而适用的复制权例外,以及图书馆为研究或学习制作复制件而适用的复制权例外.文章重点剖析前四种图书馆可适用的复制权例外.  相似文献   

8.
苏贵友 《出版广角》2014,(14):60-62
网络数字化技术使版权扩张趋势愈演愈烈,传统版权制度应对挑战捉襟见肘,个体私权逐渐蚕食公共领域的利益,现代版权制度因背离其设计理念,以致引起"版权消亡"的预测和呼吁。版权扩张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版权扩张达到顶峰的同时,实际上也打破了出版传播的技术垄断,颠覆了以复制权为核心的传统版权制度,亟待重构面向网络时代的后现代著作权保护制度,重新厘清著作权制度的逻辑起点,系统诠释著作权制度的原则框架和概念体系,从社会伦理、原则框架、法律救济三个层面,调节个体私权与公共利益、作者与传播者趋同、实物复制衍变无形接入三个领域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9.
适用于图书馆的复制权例外的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法律层面剖析关于复制的概念、被法律认可的复制行为,及复制权例外的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图书馆当前业务活动的实际出发,分析适用于图书馆的复制权例外的主体资格,梳理出当前图书馆业务活动涉及的复制行为,归纳出可适用于图书馆的复制权例外可概括为五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0.
夏雁 《图书馆学刊》2009,31(9):7-8,22
就我国《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框架内图书馆合理复制文献的著作权规则作了分析,对应该注意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给著作权制度带来很多新问题、文章分析了数字化建设和网络服务过程中的“复制权”、“传播权”等著作权问题和数字图书馆进行著作权保护的技术措施以及其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缺乏行业规范的现状出发,论述文献传递服务面临的复制权困境以及复制权例外应用于文献传递服务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从复制主体的责任、复制件使用限制、文献传递系统的技术控制和责任豁免四个方面完善文献传递服务框架,将复制权例外纳入对服务过程的管理,使文献传递服务与复制权例外立法进行积极的相互推进,进而推动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我国<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框架内图书馆合理复制文献的著作权规则作了分析,对应该注意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过程中的复制行为受到版权法的规制,厘清图书馆数字复制法律边界对图书馆数字保存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国际版权法与部分国家国内版权法法律文本,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当前复制权保护和图书馆基于保存或替换目的所享有的复制权例外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结论] 国际公约及各国版权法对图书馆数字资源保存过程中复制权例外法律边界的宏观塑造集中在"图书馆范围""可复制的作品的范围""限制条件"3个方面,并从4个方面对我国今后图书馆数字保存相关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复制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对复制概念、复制权的保护与合理使用等给予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秦珂 《图书与情报》2012,(4):52-55,80
版权补偿金制度作为一种共赢政策,实现了权利人的复制权与公众使用权均衡配置基础之上的利益再平衡,对其创新并用来解决P2P技术引发的版权矛盾具有积极意义。构建和实施适用于P2P技术的版权补偿金制度,需要深入研究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的影响,探讨补偿金征收模式选择等问题,要对补偿金的受益人、义务主体与客体,以及补偿金的收取标准、分配等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相似文献   

17.
秦元 《出版广角》2015,(17):84-85
在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开展资源建设和服务等活动会涉及复制权(著作权中的一项重要权能)方面的问题。只有明白什么是复制权、如何避免侵权,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才有可能顺利实现。本文以复制权为主题,就复制权和复制权保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助力图书馆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试图重新审视公共借阅权制度在各国的实施状况和设置初衷;循欧盟委员会之行动来勾勒其设想的公共借阅权制度,指出公共借阅权预设前提的可疑性,建议从利益平衡角度来评价公共借阅权问题,同时也讨论了我国实行公共借阅权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范彧 《编辑之友》2012,(5):100-102
在当下数字网络时代,私人复制问题给出版行业和版权人利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冲击,版权补偿金制度成为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文章主要以德国版权补偿金制度为借鉴,提出了我国建立版权补偿金制度的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20.
胡必坚 《档案》2023,(12):4-8+14
股东依据公司法有权查阅复制财务会计报告和查阅会计账簿,但股东对会计账簿复制权及会计凭证查阅复制权缺乏法律规定。会计档案查阅复制权的正当目的和举证责任分配,关系着司法解决股东知情权纠纷的结果。行政救济机制,有助于档案行政部门解决会计档案查阅复制权纠纷的效率。突破会计档案查阅复制权的实现困境,应当完善档案法,扩大股东查阅复制会计档案的范围、明确会计档案查阅复制权的正当目的和举证责任分配、建构行政救济机制,形成档案治理共同体,实现股东利用会计档案权利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