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乐 《学子》2014,(6):38-39
正在小学阶段,我们通常将说明某一个道理的文章称为"说理文"。这些文章往往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个观点,然后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加以证明,最后得出结论。说理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我们在教学时必然要关注文章的观点、事例、论证等方面。我们也只有抓住这些要素,才能挖掘出说理文的教学价值,教出说理文应有的味道。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阶段,说理文的出现数量占比很少,语文课标中第四学段才出现关于简单议论文的教学要求。由此看出,小学阶段的说理文教学是要特别呵护的,切不可是只让学生在"论点""论据"中枯燥而浅白地圈阅,味同嚼蜡地枚举,这样的教学只会让说理文变得"面目狰狞",远离情趣。说理文的教学自有它的情理之趣、情理之美,理应"理智"地学。  相似文献   

3.
正说理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这些叙事说理的课文往往借助可爱的动物、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或是虚拟人物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小学阶段,说理文是小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开始,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说理文所承载的各种知识、思维方式、语言风格都是小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必要组成部分,它是语文学习走向实践、走向应用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文体。那么,如何上好"说理文"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根据说理文的根本,即认识、掌握、运用为特征,"理"字当  相似文献   

4.
说理文的"理"大家能知晓,但更重要的是要将目光聚焦到"如何说理"上,本文从说理文的结构、语言和写法角度探寻小学说理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的教材中,共有5篇说理文,分别是《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学与问》和《学会合作》,篇数很少,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在小学阶段出现,也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说理文就是日后所说的议论文,一般文体结构都是:论述观点,事例论证,得出结论。这类说理文的中心观点非常明确,语言精练,逻辑缜密。本文将从说理的规律、说理的构架、说理的策略、说理的应用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说明性课文是指带有说明性的童话、童诗、小品和记叙文。它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稍有不慎就会把它上成科学知识课,丧失了其应有的语文功效。那么如何教好说明性课文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1]吴忠豪教授在2013年《小学语文教师》第1期"百家讲坛"中明确提出:"语文课需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2]这些话都非常精辟地告诉我们教学说  相似文献   

7.
说理文的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进行说理文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明确材料、分析句意和联系生活等,让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掌握说理文的表达特点,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学与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说理性文章。此类课文很容易落入"跟着课文内容跑"的窠臼,把语文课上成说教课。因此,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说了什么理",更要关注"如何说理的""为何这样说而不那样说",上出说理文的语文味儿。【片断一】联系旧知,理清说理思路。师:同学们,我们以前也学习过说理文,比如四年级学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毕业考试阅读能力的检测中,说明性文章大约占了一半。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最为关键的是能够“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获取主要信息”,“初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这些考点的背后指向的是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说理文,又被称之为是议论文,与其他的文体不同的是它是一种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的文体。在小学说理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语言表达的严谨性、思维逻辑性等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说理文语言特色与教学价值的分析,结合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形,来探析小学说理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说明文可以列出一大串:《太阳》《新型玻璃》《航天飞机》《恐龙》……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能力等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可见说明性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说理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这些叙事说理的课文往往借助可爱的动物、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或是虚拟人物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小学阶段,说理文是小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开始,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说理文所承载的各种知识、思维方式、语言风格都是小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必要组成部分,它是语文学习走向实践、走向应用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13.
说理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题材,在中高年级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理文,一般需要说明的道理浅显易懂,在感知课文、把握主题上并没有什么难度.但从教学中不难看出,很多教师依然将教学的重心聚焦在文本道理的辨析与体悟上,极易将说理文教学演变成为道德说教课,变成为思品课.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名正才能言顺".在谈及说明性课文背后的思维魅力前,理所当然地要弄清楚什么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说明性文章. 一般说来,文章的体裁有四类: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所谓说明文,就是"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文章".(《汉语大辞典》)也就是"以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通过介绍事物、解释事理而向读者传授相关知识的文章体裁."(《说明文写作技巧》)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说明性文章"当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只要是以"说明"或者"解释"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都可视为说明性文章.这样的文章入选语文教材,也就是说明性的课文了.  相似文献   

15.
说理文虽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历练、语言生命的成长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师应该从说理文具体的文体特点入手,让学生了解说理文的一般特点、把握说理文的表达特质、明了说理文的表达策略、厘清说理文的逻辑联系,以提升说理文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6.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说理文并不多见,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中呈现说理文,单元教学目标提出"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单元有《文言文二则》一课,其中《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读起来非常有趣,一场连孔子都"不能决也"的争辩,可见两小儿的说理真让人不敢小觑.《真理诞生于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说明文阅读教学简单低效,亟须突破说明文相关知识,小学阶段的教材及课堂就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且反复实践过。如果初中课堂再重复做这些工作,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无趣、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低,阅读能力提高极为有限。初中阶段的说明文阅读教学,一般是如何处理的?我们以《生物入侵者》为例说明。《生物入侵者》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课后"研讨与练习"有三道。第一道题要求"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要求说顺  相似文献   

18.
在以记叙文为主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适当穿插说理文的设置,对于借助言语形式和写作方法辨析两种文体的特征,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说勤奋》一文开始,一共安排了五篇说理文。对这五篇课文的教学,教师要从一个"度"字入手,以教  相似文献   

19.
文类解说 说理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阐述事物的道理,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表明作者的见解或主张的一种文章样式.说理文是由古代"论""辨""原""说"等文体演变而来.中学课文中常见的说理文有议论文、杂文、政论、演说、评论、驳论等. 说理文具有理论性、逻辑性和概括性等特点.理论性是指说理文追求的是对事物的普遍性、本质性的认识,而不是具体形象的感知.  相似文献   

20.
说理文在小学阶段虽然选编不多,但对培养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内容知识、结构知识和方法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品析语言的能力、选材说理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使他们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