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是少数蒙古贵族对众多的汉族及其他民族进行的残酷统治。元朝最高统治者,把社会上的人分成蒙古人、色目人(西域的少数民族)、汉人(黄河两岸的人)、南人(长江流域的汉族及少数民族)四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权,几乎都用蒙古人当第一把手,其次是色目人。汉人、南人无论文化多高,能力多大,只能处于最下层。元代各部大臣,多由吏(小官)进,并不由科举选拔,而省一级的  相似文献   

2.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是少数蒙古贵族对众多的汉族及其他民族进行的残酷统治。元朝最高统治者,把社会上的人分成蒙古人、色目人(西域的少数民族)、汉人(黄河两岸的人)、南人(长江流域的汉族及少数民族)四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权,几乎都用蒙古人当第一把手,其次是色目人。汉人、南人无论文化多高,能力多大,只能处于最下层。元代各部大臣,多由吏(小官)进,并不由科举选拔,而省一级的长官,皆由蒙古贵族世袭,所以蒙古贵族尚在儿童,便可当封疆大吏。  相似文献   

3.
徐梓 《中国教师》2008,(15):35-36
<正>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在开始对汉族的征服战争时,一些"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贵族,认为"汉人无补于国",主张"悉  相似文献   

4.
元朝将其统治下的居民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本文从历史、客观社会现实和社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了四等人制形成的原因,从而得出以下结论: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是四等人制形成的历史根源,民族、区域间差别的存在是元代四等人制形成的一个客观现实条件,而汉人世侯李的叛乱是蒙古统治者实施民族差别对待的一个直接原因。总之,蒙古统治者实施民族元朝分化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和统治。  相似文献   

5.
与宋朝并立的还有北方 3个少数民族的王朝 ,它们是契丹民族的辽 ,女真民族的金 ,党项民族的西夏。它们的首都的区位与宋王朝的首都区位有很多关联 ,现分述如下。辽的首都 辽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契丹人在唐时居于西辽河与大兴安岭东麓一带 ,以游牧与渔猎为生。大约于隋、唐之际 ,其各部由分散活动开始走向联合 ,并向辽河中下游发展。唐末时 ,耶律阿保机统领其部落联盟发展起来。这时 ,中原混乱 ,大批汉人避地契丹辖境 ,汉人的生产技术与文化也随之大量传入契丹。公元 916年 ,耶律阿保机在汉族官员的辅佐下 ,仿中原王朝模式 ,称帝 (辽太祖 )…  相似文献   

6.
契丹族是中国的古代民族之一,源于东胡.北魏以来,在今辽河上游一带游牧。唐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并任契丹首领为都督.唐末,迭刺部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建立辽朝,与五代、北宋并立.当时契丹地区迁入大批汉人,在汉族先进经济文化影响下,农业、手工业得到普遍提高,文化艺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和独特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辽、金时期契丹人的婚姻主要是耶律和萧氏两姓间的通婚,进人蒙元时代,契丹两姓传统婚姻模式开始受到大的冲击,契丹人的婚姻呈现多样化特点,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均成为契丹人联姻的对象,而与汉人间的婚姻,又是契丹人婚姻发展的主流.多元通婚的日益普遍使得契丹人渐失本民族的特征,成为日后契丹族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元朝在将近一百年的统治期间,对“汉人”和“南人”施行空前的民族压迫的结果,是不断地激起全国各族人民,越来越频繁的反抗和起义。到了元末至正年间,尖锐的民族斗争,已经把元朝的残暴统治推向了全面崩溃的境地,一场最后埋葬元朝统治的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风暴终于来到了。当时,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反元起义队伍,主要分为两支。一支是刘福通领导的以修河民工为主的起义军,他们于至正十一年(公元一三五一年)五月在颖州起义后,连  相似文献   

9.
渔庄秋霁图     
倪瓒,他生活的年代,正是14世纪初叶至中叶时期。当时,元朝政府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个等级,在选拔官吏以及刑罚上都有差别。地位最高的是蒙古族人,最低的是南人(指南宋遗民)。倪瓒就属于南人这一等级。另一方面,由于元统治者不重科举,导致汉族士人失去了提高社会地位、升官晋爵的主要途径,他们只有寻找新的出路。事实上,当时知识分子地位十分低下,有“九儒十丐”之说,也就是说儒生在社会等级中排第九,乞丐排第十。可见,在那时汉族知识分子的地位有多么低下。  相似文献   

10.
汉族大规模迁入导致广西宾阳族群结构发生变化,最终演化成今天宾阳的"汉人社会".其区域网络建构涉及语言的通行和应用、文化教育的开发、习俗的共享三个方面.宾阳"汉人社会"本身已不是单一的文化形态,而早已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以及各地汉族移民之间族际互动的多元文化,并呈现出"合成文化"的地方性文化样态.  相似文献   

11.
民族融合不仅反映在文化融合方面,而且反映在体质融合方面。二者都对辽、金文学产生了显著影响。相对而言,文化融合的文学意义多为人所注目,然而体质融合的文学意义也不可低估。体质融合通过异质血统的不断交流使各族人一代又一代从异族父母双方获得不同族群的遗传基因,保证后代子孙在体格和智力方面持续不断地得以变异和优化。契丹、女真、渤海、鲜卑、突厥和汉都是体质融合的优生民族,孕育出大量作家,对辽、金文学的繁荣、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功绩。民族体质融合对辽、金文人和作家的气质、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的改造、重铸有决定性作用。辽、金两朝出现的大量的混血种作家和先世已被同化入汉人的北方民族后裔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体貌也都充分体现了体质融合的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世纪初至十二世纪我国北方的契丹族所建立的辽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朝代,曾与中原的五代十国、北宋并列被称为“南北朝”。在辽朝二百多年的历史画卷中,契丹族中出现了不少有作为的历史人物。就辽朝的官吏而言,除少数汉人及奚和渤海等人外,多数是契丹人。有人说,辽朝的  相似文献   

13.
一奚族早期的生活奚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隋以前的史书曾称为"库莫奚".它与契丹族是一对孪生兄弟民族,祖先都是东胡族.奚族正式出现于史书记载是在北魏时期.这时,奚族尚处在原始部落时期,以游牧为主,辅之射猎.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9年),奚族被拓跋魏在弱洛水(今西喇木伦河)之南击败,  相似文献   

14.
契丹族所建立的辽朝虽仅存在二百多年,但在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国历史中却占有重要地位,并留下不少宝贵遗产。“因俗而治”就是一份重要的政治遗产。 《辽史·百官志》中记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故而过去常常把“因俗而治”单纯地理解为不同的官制,或仅仅依据字面含意认为是针对不同民族的习俗进行治理的民族政策。这样认识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因俗而治”的核心应该是“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即十世纪时中国境内契丹族政权的奴隶制;“汉制”,即十世纪时中国境内中原地区汉族政权  相似文献   

15.
契丹巫教是契丹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契丹氏族、部落时代,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文明特色,直至契丹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巫教在辽朝宗教信仰上仍保持着权威地位。随着契丹社会发展和辽统治区域扩大,契丹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增强,中原儒、佛、道三教在辽地广泛流传。契丹族在封建化和汉化过程中对巫教信仰逐渐淡薄,尊儒、祟佛、信道成为主流。这种扬弃落后,吸收先进,共同发展的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古代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武力强盛而文化落后。远在太祖至宪宗时期,即重用耶律楚材,官至中书令.楚材契丹族人,博学善诗文,为蒙古建国出谋划策,功勋卓著。他建议吸收汉文化,选用汉族儒士,皆得施行.世祖即位后,任用刘秉忠、许衡等汉族政治家和学者仿汉制建立典章制度,选拔汉人为官,并设置翰林院。灭宋后,又命汉官程钜夫搜访遗逸于江南,起用了许多素有声望的南人.即不肯出仕新朝者亦一般不加迫害。新进之士则渐露头角。故至元、大德之际,文风渐兴。仁宗更重文治,恢复科举,网罗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骎骎益盛,至文宗而大盛,迄于元末,此风未衰。其间大学者许衡、吴澄等皆享有极高荣誉。终元之世,未尝有文字之狱。许多少数民族人士亦精通汉文,驰名文坛,与汉族文士并驾齐驱。后人狃于"九儒十丐"之说,以为儒士皆沦落不偶,传统文化因而衰微,而不深考历史上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2013,(7):33-33
史上的杨家将第一人杨业,其家族.源于山西,有观点认为他其实属当时的胡人。从杨家将的传说来看,杨六郎的母亲佘太君,杨文广的母亲穆桂英,有的都是胡人姓氏。说到这儿,我不是史学家,请大家不必过于较真儿。我想表述的意思是,所有中国人都敬仰的、保卫北宋时代汉族人民生存权的英雄杨家将,很可能不是汉人,而是北方胡人。  相似文献   

18.
林钊 《教学与研究》2021,(10):56-64
"犹太人问题"的核心是犹太人如何在现代性的框架中获得解放,犹太人是作为人还是作为犹太人而获得解放.鲍威尔给出了同化主义的解决路径,要求犹太人和基督徒摒除宗教的特殊性而同化为"人".针对这个启蒙主义的方案,马克思另辟蹊径,他通过对政治解放的剖析改变了问题的提法,指出犹太人无法在现代性中获得解放,要实现真正的解放必须超越现代性.犹太人在经历政治复国主义和文化复国主义的争论后最终重建以色列,但犹太国的重建并不是解放的实现,因为他们没有走出现代性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历史启示在于,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苦难深重的民族的解放与复兴必须同时获取和扬弃现代性.对于正在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中国人来说,需要谨记犹太人的教训和马克思的教诲,需要在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之上谋求中国人的解放和人的解放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是辽朝的建立者.纵观契丹民族存在的千年左右的历史,在其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经历了民族迁徙这一过程,本文主要对旧民族迁徙对契丹民族的发展作一粗浅研究.  相似文献   

20.
耶律阿保机所建的辽朝,是一个土广民众的国家。领有部族五十二,属国六十。其中大体可分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汉人和渤海人,以渔猎经济为主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为了适应这些不同民族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耶律德光时,设置了南面官和北面官两套统治机构。这两套政治机构,反映了辽国内部封建制和奴隶制的并存。随着契丹人和汉人融合的加深,封建制逐渐代替了奴隶制,成为辽国社会的支配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