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媒体日渐式微,以各种新兴通信和传播工具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已经崭露头角并逐渐在受众中影响广泛。这些新兴媒体以其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等优势融入我们的生活,在新闻信息的报道中占领一席之地,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尤为显现。众所周知,突发事件由于其不可预见性且破坏大,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容易引起社会恐慌和普遍关注,那么新媒体作为传播的信道,如何正确地反映事实、引导舆论、发挥舆论功能,成为了重中之重。笔者将以突发事件为切入点,结合新媒体的表现及其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梳理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的特点,解析在突发事件情形中如何利用新媒体这把双刃剑来正确引导舆论,更好地服务于受众。  相似文献   

2.
突发事件报道是新华社主体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先进的通信手段、精良的技术装备、高效的运转机制是完成突发事件报道可靠的技术保障。 为了加强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技术保障,近几年,新华社技术局在加快技术建设的同时,不断提高对新华社突发事件报道的认识,从组织  相似文献   

3.
陈辉 《中国广播》2010,(11):67-69
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重点内容之一。新语境下,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有效地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本文以广播媒体报道福建南平“3·23”恶性杀人案为案例,阐述和探讨了媒体应对突发事件报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阮怡 《东南传播》2018,(2):10-11
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挑战与机遇并存。在网络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增强突发事件报道的舆论引导力,让来自党和政府的权威发布、来自现场的客观报道、来自社会各界的守望相助成为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主流声音,是主流媒体的职责与担当。本文以获得第27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直播一等奖作品《泰宁泥石流紧急救援》为例,从突发报道媒体应对机制、议题设置和传播手段等方面,分析探讨突发事件中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媒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报道常常触动社会神经、拨动民众心弦,产生强烈的新闻效应。新华社肩负着传播新闻、引导舆论的重任,要在国内新闻报道中更好地发挥“龙头压阵”作用,并在世界舆论中争得发言权、主动权乃至主导权,须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有新的突破、有更大作为。这是新闻信誉所系,政治责任使然。 勇闯“必争之地” 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媒体的“必争之地”。新闻媒体特别是世界几大通讯社无不把突发事件报道作为争夺受众和用户、与同行竞争的擂台。新华社理所当然要把突发事件报道作为通讯社主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  相似文献   

6.
我国早在2006年出台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作了规定,媒体作为影响大众的工具,肩负着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如何做好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媒体应急报道,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特别是作为离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地最近或与发生事件有关联的地方媒体,既要把握好报道时机,追求报道的真实性和认同感,又要注意舆论引导、把握传播方向,与各个方面协同作战、密切沟通,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报道尺度。更好地报道突发事件,是摆在地市报人面前的一道生动课题。  相似文献   

7.
总结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的策划、指挥、组织、协调等工作,思考报道中的表现和得失,对省级党报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尤其是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既准确把握报道中应遵循的原则和纪律,又有效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高校应把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与舆论引导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高校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要注意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导舆论;要建立和实施新闻发布制度,有效进行舆论引导、化解舆论危机;要树立媒体公关意识,妥善处理负面报道,修复和重塑高校形象。  相似文献   

9.
高校应把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与舆论引导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高校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要注意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导舆论;要建立和实施新闻发布制度,有效进行舆论引导、化解舆论危机;要树立媒体公关意识,妥善处理负面报道,修复和重塑高校形象。  相似文献   

10.
孙正 《记者摇篮》2014,(10):13-14
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新闻媒体上,不断出现"突发事件"的字眼,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其引起的社会舆论具有无比巨大的威力,舆论引导出现偏差容易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问题不仅是政府处理危机公关的重要议题,也是新闻传播界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当前的我国媒体进行了严峻的考验。那么突发事件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我们该怎么办?本文试图从当前我国媒体对于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环境、重要性、艰巨性、优势以及存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耘耕 《新闻界》2008,(5):18-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舆论环境日渐宽松,突发事件报道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步。但我国突发事件的报道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分析探讨我国当前突发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在报道中普遍关注的重点内容,其报道效果直接对公众的社会认知产生影响。恰当的议程设置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使突发事件的报道成为树立政府形象、倡导主流价值、凝聚公众  相似文献   

13.
新闻人对于突发事件存在矛盾心理: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们不愿发生对人类带来任何灾难和危害的突发事件;而作为新闻工作者,又必须关注和报道好突发事件,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特别是军队媒体,更有责任把握好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成洋 《东南传播》2010,(10):126-127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突发事件呈现上升势头,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也呈增多之势。此间,如何不盲目追求爆炸性、刺激性,如何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报道后的社会影响,是我们媒体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报道机制,是我们实施突发事件报道活动时,充分发挥舆论引领作用,正确引导受众看待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对社会生活产生突发性的巨大震荡力,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产生种种难以预测的冲击力甚至是破坏力。能否做好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是对新闻工作者职业素质的严峻考验。也可以说,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取受众关注、扩大自身影响、参与舆论形成、左右传播方向的重要机遇。因此,怎样以自身的角色定位,报道好受众所关心的突发事件新闻,做到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的有机统一,是新闻传媒必须直面的课题。一、面对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就目前来说,是否注重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成为考量新闻媒体争取受众的重要指…  相似文献   

16.
肖穗芳 《东南传播》2011,(3):120-122
突发事件的报道因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然而,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的舆论引导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并在实践中慎重把握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分析媒体在2010年3月23"南平校园案件"报道入手,指出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不仅要控制报道的"量"与"度",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立足于有利突发事件的解决、立足...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3,(4):24-25
地方电台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原则 地方电台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概括来说,包括党性原则、报道的时效性、报道的真实性、报道的持续性以及对公众负面情绪的安抚。第一,必须遵循党性原则。地方电台在突发事件中应站在服务大局的角度把握报道的方向,尽量减少或者消除事件的负面影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同当地党委政府的立场保持一致。第二.必须遵循时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许光莹  金星 《新闻世界》2010,(6):146-147,149
突发事件以其"突发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快速、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竞争力之一,也是提高主流媒体影响力的"杀手锏"。改革开放以后,政策层面上虽逐渐放宽,但突发性报道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近两年突发事件频发,雪灾、地震、矿难、食品卫生安全等等,不禁让人们重新审视突发事件报道的监视环境、舆论引导、守望社会的职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徐敏 《传媒》2017,(23):75-77
近年来,"舆论反转"现象频发,这与新闻媒体的报道或相关信息的公开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析和总结典型的"舆论反转"事件,可以发现一般事件的"舆论反转"往往与初期报道的失范有关,而突发事件的"舆论反转"则多由信息披露不当导致.从更深层次分析,"舆论反转"现象频发是新媒体环境催生的.为此,可以从加强媒介监管、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重视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等举措入手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0.
搞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有利于传播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为广大官兵完成多样化任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而组织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快速反应,抢占舆论先机;积极协调,畅通报道网络;精心策划,抓好典型宣传;科学统筹,提高宣传效率;拓展途径,扩大报道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