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孚罗诺是作者着笔最多的一个人物,一般都认为他是纵欲主义者,但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这个人物。他身上既有人性的善良、温情,同时,更具有由于天主教残酷无情的制度将其优秀品质异化成为人性丑恶的东西:自私,虚伪和狠毒。  相似文献   

2.
以《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泰绮丝》中的巴弗尼特、《牛虻》中的蒙泰里尼和《荆棘鸟》中的拉尔夫这几个人物为典型,说明西方文学中的神职人员那种长期的压抑和悲剧性的超越,两难的境地和痛苦的灵魂,认为这些文学典型使人思索、使人震撼,具有悲剧美。  相似文献   

3.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向来关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问题。两性视野下的女性形象表明了传统与现代、男权与女权的界定和差异。本文以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来分析、比较男性笔下的女人和女人笔下的女性形象,批评的真正目的是在文学中寻求一种两性和谐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女性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英美文学独特的资产阶级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导致了女性形象发展的特殊性。从英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特异性、女性形象尊严与现实悲剧冲突的不同展现、女性形象尊严与现实悲剧性的表象升华三方面论述英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能够展现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的复苏,从而揭示女性人物形象在西方近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中国"五四"时期文学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和亲情关系.第一阶段,是封建桎梏下的觉醒阶段.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民主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但旧时代的印记使她们无法真正求得自身解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妇女解放问题.第二阶段,是不幸命运的抗争阶段.她们具有更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自我意识.但她们把对爱情和个人幸福的追求看成生活的全部内容,一旦失去了它们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念和追求,这就注定她们的叛逆必然陷入失败的命运和悲剧的结局.第三阶段是从个性解放走向社会革命阶段.这类女性形象把自身的解放和社会革命联系在一起,努力在社会革命中去体现自我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提倡多元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书中的人和事。如鉴赏《水浒传》中潘金莲这个人物形  相似文献   

7.
"外来者"形象是"五四"以来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人物形象。通常是以"启蒙者"、"布道者"等身份出现在作品之中,来为当地传播新的思想,启发民智。而在沈从文的笔下,"外来者"这一形象被赋予了更丰富多样的内涵。在沈从文乡村题材的小说中,"外来者"这一形象更加的丰富多彩。这一形象将都市题材和农村题材结合起来,表明"乡村"与"病态都市"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乡村的淳朴民风人情已经发生了改变,某种程度上是"病态都市"的一种变相延续。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鲁迅短篇小说中的几位女性形象。她们经历不同,性格各异,或强悍泼辣,或善良朴实,或经受过新思潮洗礼,但她们坚决的抗争都以失败作结。鲁迅先生以清醒的认识,深刻揭示出积淀的封建意识对人们灵魂的强大威慑力。  相似文献   

9.
英国 1 9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中有两个重要人物 :夏泼和爱米丽亚。通过对夏泼与爱米丽亚性格及遭遇的比较 ,可以看出小说家针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道德要求 ,参考小说家所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作家从女性主义视角揭示了夏泼这个遭贬抑的形象和爱米丽亚这个受赞赏的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性别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巨匠莫泊桑、鲁迅的笔下有两位女性形象——“克拉丽丝”与“杨二嫂”。她们常被人们简单地冠以“小市民”的形象,莫名背上种种“坏名声”,却少有人从男性作家本位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她们。为此纵观两位“大家”身边具有影响力的女性,从“叙述视角”与作家“生活体验”等来分析她们对“克拉丽丝”、“杨二嫂”形象定位的影响,进一步理解这二位活跃在教材中,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形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更充分地研究文本。  相似文献   

11.
繁漪与安娜·卡列尼娜,是两个聪慧美丽的追求个性解放的艺术形象。繁漪出于我国大戏剧家曹禺的话剧《雷雨》,安娜来自俄国文坛巨匠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两个典型虽然分属不同国度生活在不同时代,但他们都是社会的叛逆者,她们的悲剧命运有着发人深醒的契合之处,在性格特征上都有着高度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下面就粗略地比较一下两个形象之间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12.
分析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四位母亲形象的异同和各自母女冲突的转变,揭示四位母亲所体现的中国母亲共有的相似品质:乐观、独立和坚忍不拔。指出母女关系的和解实则代表中美两种异质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相似文献   

13.
伊萨克·巴别尔在其代表作《红色骑兵军》塑造了一类特殊的人物形象——作为骑兵军主体的哥萨克们。他们不仅是这本小说的核心人物形象,而且也集中展示了巴别尔的独特之处,本文拟以此小说集为文本,具体分析其中的哥萨克形象及其情结。  相似文献   

14.
严歌苓作品中的底层形象可以根据其作品主题大致分为两类,移民生活中的底层人物和国内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浪潮的见证者。他们都是生活贫苦的人,作者通过对他们生活境况的描写以及人性心理的描摹,展现出这些边缘人物生活的窘迫,人性的本真或扭曲,体现出作者深受中国传统和海外移民的双重影响,力图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中对最具矛盾深刻性的身份及情感认同问题予以真实展现与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5.
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与投资协定领域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存在差异,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仲裁庭在援引WTO规则时存在不同的解释方法,加上仲裁庭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国际投资仲裁的裁决存在不一致性,使ICSID等国际仲裁机构效力下降。投资仲裁中关于"国民待遇"解释的分歧,主要在于怎样用"竞争"概念来确定外国投资者与本国经营者是否处于"相似情形"。ICSID的权威性已经受到挑战,投资仲裁急需改革;应在WTO体系下建立统一的多边国际投资规则,使仲裁庭在援引WTO相关规则时能做出准确的、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一场儿童游戏式的背叛,引发了一场不可挽回的悲剧,揭开了阿慕这个对于家族、种姓和阶级的背叛者的私情。遵从微物之神引领的阿慕,勇敢地将双脚迈入世俗的禁区,把身体和幸福交给贱民维鲁沙,这毁灭性的背叛,引发了另一个背叛者的疯狂杀戮,宝宝克加玛,一个早年的背叛者。同样是为爱而背叛世俗的女人,阿慕比宝宝克加玛背叛得更彻底,也更勇敢。她和维鲁沙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短暂的幸福,也让艾斯沙和瑞海儿的童年与爱的能力在那一刻嘎然而止。本文从文本入手,着力比较和分析阿慕与宝宝克加玛两个背叛者形象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文学关于东方异域的想象图景中,鞑靼蒙古人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形象.英俄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人物拜伦与普希金的诗歌中也有着东方异域情调.分析两位诗人对鞑靼蒙古人形象的塑造,能够还原英俄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东方印象,追溯这一形象的变化,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求东西方文明的平等对话,反映出世界性的文明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8.
冰心的《两个家庭》和罗蕙锡的《琼禧》塑造了同时代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两部作品在各自国家的女性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部作品创作的出发点、作品的内容以及形式等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本文以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两部作品中所描述的女性教育与家庭的关系,以及理想的新女性的形象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是在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模式出现"礼崩乐坏"的时代产生的代表作,虽然曾遭"冷遇",但20世纪以来《金瓶梅》的研究逐成显学,众多学者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笔者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通过对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学者斯蒂芬格林在文学的功能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主要人物潘金莲和吴月娘,通过分析她们身上体现出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