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缓解其就业难的途径之一。英国政府重视高等职业的教育政策,通过设置各类项目和专项基金配置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及英国高校的在课程设置、就业服务方面的经验,为我国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业能力不足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原因.高校要从课程设置、就业意识培养、就业方法指导、铺设实践平台等方面全方位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顺利就业是大学生求学的基本目标,学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反映着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着高校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课程设置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文章以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为基准,阐述当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总结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缺陷,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如何更好的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4.
申滢 《惠州学院学报》2009,29(5):114-117
顺利就业是大学生求学的基本目标,学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反映着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着高校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课程设置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文章以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为基准,阐述当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总结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缺陷,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如何更好的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法科大学生就业难更为突出,这已引起高校以及法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是个系统工程,尽管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但一些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的"先天营养不良"也是导致就业难的"病因"之一。对此,高校开展对法科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的在校培养教育,这是提高法科大学生就业率和改善就业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就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对高校法科大学生法律实务的训练,创新法科大学生法律实务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法律事务训练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难题,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混乱性,这就需要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认真剖析。通过研究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的关系,可以找到两者之间的融合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许丹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9):107-109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难凸显的形势面前,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但培养的方式与方法却各有不同,理论教育还是实践培养,注重课程讲授还是能力提升训练已渐渐地成为各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思考的问题。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竞赛活动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校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念融合在课程设置之中,确立学校课程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目标,构建培养学生文化基础与实践能力并重的课程模式,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课程设计,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美国高校课程设置理念与策略对我们的启示: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使课程设置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实践课程的分量,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从以下四条路径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改革高校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正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注重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必要性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高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适应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大学生越来越难以就业。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大学生就业群体的整体数量超过了社会的需求,而是因为某些学科专业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与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不相匹配造成的,诸如热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大学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及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课程设置的问题,也有用人单位的选才理念和选才方式方法的问题等,但从就业的主体——大学生来说,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是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就业能力偏弱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大学班级建设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有其特定的作用。班级建设目标的设定、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班级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等,对就业能力的养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班级建设应成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2.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地方性高校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重点,包括"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以及求职能力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地方性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化专业设置,着力建设地方特色专业;强化校地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助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还是结构性矛盾问题,大学生能力状况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不匹配。从高校和学生的角度来看,培养提高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是缓解就业难题的解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反而变得日益严峻。学者们指出经济发展阶段、高校扩招与市场分割等都可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实际上,"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缺乏社会所需要的就业能力,再加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课程体系设置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从而引发"就业难"问题,而并非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超过了社会需求。因此,应尽快改革我国目前的高校课程体系,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如此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我们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和结构性需求、专业设置的合理程度、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和力度等等。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本文从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及择业的因素着手,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状况,分析了就业难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因素,并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提出了几点具体可行的建议。期以此为引玉之砖,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是各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何从源头上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整体提升就业率、就业质量,成为当今高校重点探索的问题。就业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保证顺利就业的源头来自于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直接指导性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就业创业课程作为一门发展中的课程,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根据国家对就业创业课程的教学指导要求,结合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目前存在的现状,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努力方向上进行了积极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8.
肖开红 《教育与职业》2012,(23):120-12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培养创业型人才,开设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高校需要研究的课题。文章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和目标,设置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模块,围绕课程模块,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校创业教育理论,对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不足,高校应以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在学生就业源动力的激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服务意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20.
李明珠 《考试周刊》2011,(66):194-19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高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着手,明确就业能力的范畴,从提高基础就业能力、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实践能力和培养创业意识等方面阐述了提高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