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分工中,大学承担着独特的文化责任,通过学术延续和发展人类的文化与智慧,不懈地为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思想价值资源和理想图景,是现代大学的理想与使命所在。服务于中国文化大繁荣与大发展的中国大学,应当在诠释当代中国实践、培育当代中国的文化精英、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资源、引领中国的文化创新等方面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中国大学需要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术传统、建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治校理念、强化大学的文化育人能力等方面加强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露丝·海霍教授提出的“中国大学模式”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命题,回答它对于建设高教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发现,解答露丝·海霍教授命题必然面对两大难题,一是要确立创办中国大学模式的理想模型,二是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所指.海霍教授命题所遵循的是一种多元文化逻辑,其中包含了“超越说”与“对话说”,而且两者是冲突的.海霍教授命题的核心是“对话说”,而在现时代实现平等对话是困难的.而求解海霍教授命题的最大难题则是如何寻找建立中国大学模式的突破点.在一个充满价值冲突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优势在于崇尚“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这既是求解多元文化冲突的方案,也很可能是中国大学模式建设的突破点;中国大学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社会和谐和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3.
创业文化与中国大学的时代使命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国亟待培养自己的创业文化,这一时代使命大学责无旁贷。这是由大学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及其职能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现代中国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4.
大学组织内部的质量文化是连结高等教育功能和活动的纽带,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多重文化作用下的动态结构.它不仅是学术文化、产业服务文化、行政管理文化相互循环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整合的"情境化"的场域,更是一种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心力"的场域.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国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由无意识地存在向有意识地生成转变,学生入学率的变化导致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隐性形态和关系形态的变化,质量文化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学组织内部要形成一种独特风格的质量文化有赖于三个要素:大学自反性功能的形成;大学学术评价模式的变革;大学、政府和市场新型交往关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流淌在每个民族心灵中体现不同民族特征的东西,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全面的制约性,中西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其差异性在高等教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本文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高等教育人才观、价值观、办学观及研究者思维习惯的影响。在人才观上,中国有培养“君子”和“士”的传统,西方则提倡培养“G entlem an”和“Scho lar”;在价值观上,中国突出“社会本位”,西方则强调“个人本位”;在办学观上,中国大学相对封闭,而西方大学则相对开放些;在思维习惯方面,中国的研究者习惯于道德理性思维,西方的研究者则习惯于科学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毛翰 《中学教育》2007,(2):27-30
校歌是学校最重要的文化标志。学校的文化精神和品位,通过校歌,立见高下。中国的大学以及中小学的校歌,数量甚巨,而好的极少,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追踪历史,或许你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学的百年发展史,一定程度上是一部文化变迁史,是"活的文化史".因为活的文化,所以文化就不断变迁.以"文化变迁"为统筹,以"七个时期"为划分,百年历程遵循"文化紧张"-"文化代谢"-"文化巅峰"-"文化迷失"-"文化自立"-"文化觉醒"-"文化自觉"的道路演进.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化论坛》2011,3(6):122-123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首批20门课以讲授传统文化为主 本报北京11月8日讯(记者杨晨光)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讲述月亮的文化意蕴,与南开大学教授陈洪品读《红楼梦》,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姚小玲一起锻炼口才……从11月9日开始,亿万网民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观看这些大学知名教授授课的视频。  相似文献   

9.
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地遮蔽了。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式大学到中国大学模式,表达出百年来中国大学寻求自主发展道路的诉求,实现学术自主、文化自强,是中国大学和华人学者一直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中国大学模式则是这一理想和目标的高度概括。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以政治权力和市场力量为代表的社会干预使中国大学面临组织趋同和精神失落的现实困境,立足中华文明根基之上的大学精神重构和文化自觉,由此形成的中国大学模式对中国乃至世界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评价”的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分配是正确和合理的,三级指标的权重在1997年通过菲德尔法,即由1927名专家连续三轮共4448份书面意见的中位数确定的,也无可非议。但是,由于1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每年对1997年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大小重新进行认定和修正,仍然赶不上实际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钱佳 《江苏高教》2020,(3):73-77
文化差异,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本身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在其后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平衡和融合也始终伴随着中国大学的发展。事实证明,无论是鼓吹和推崇"全盘西化",还是固守自身办学程式,都是短视、少智的。步入新时代,对外开放和中国特色是中国大学发展之选择,这是历史的经验启示,是现实的大势所趋,是未来的历史需求。  相似文献   

13.
许美德教授试图通过文化的角度来获得对中国大学百年历史的一种阐释性认识。她借助韦伯的“理想型”,抽离出自治权和学术自由这一对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西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差异。她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大学百年来在两种文化下经历的冲突、借鉴和融合。最后,她期望中国大学在吸收这一百年来调和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矛盾与冲突的成功经验上,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即真正的中国大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11月9日,18所高校的20门课程以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名义通过“爱课程”网(www.icourses.edu.cn)和其合作网站同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集体性文化“失语”充分暴露了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不足,这种“不足”是中国大学在知识生产中的话语权和原创力衰落的表现。因此,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就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与三个要素紧密相关:首先是文化能力,包括文化原创力、文化包容力和文化影响力。文化能力是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的发动机,没有文化能力,就没有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其次是文化态度,包括文化价值信念和文化情感信任。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文化在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社会众多组织机构中,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历史地位,总结交流开展“中国大学文化百年”课题研究的主要经验,展现“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系列丛书”第一批成果,由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学评价"的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分配是正确和合理的,三级指标的权重在1997年通过菲德尔法.即由1927名专家连续三轮共4448份书面意见的中位数确定的,也无可非议。但是,由于1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每年对1997年设置的三级指标权重大小重新进行  相似文献   

18.
[背景简介]近年来,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标志之一,不仅在亚洲地区受到众多关注,甚至也获得了无数“金发碧眼”的追捧。然而就在“汉语热”如火如荼发展之时,2010年上海著名高校自主招生测试中有4所学校理科生不考语文,或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新加坡《联合早报》对此刊出署名文章——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借鉴与本土阐释方面处于较为严重的失衡状态,言必称"国外"或"美国",这种过于谦卑的心态与研究者的文化自信有关。故有必要回顾近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互动历程,既包括西学东渐的"明线",也包括东学西渐的"暗线"。前者序列中除了中西学战外,中西文化融合派的作用具有重大的当代意义,后者序列表明中国文化对于欧洲乃至全球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以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提出的"中国大学模式"的命题为例,梳理了使用历史文化方法和当代社会政治方法的相关研究,前者将命题嵌入儒家传统中进行研究,后者将讨论放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境中进行。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优势互补,应"将叙事置于更加宏大的全球化语境中进行。"综言之,高教学者处理"国际借鉴"与"本土阐释"关系应当注意对中西文化以及具体学科知识、事实等方面准备充足,秉持对中国文化适度的和有底线的自信,构建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真正做到扎根本土办大学,服务国家发展和个体幸福。  相似文献   

20.
校名用字,地名一个比一个级别高、一个比一个响亮。当中又可分为这样几类:(1)由“地方学校”变成“省属院校”。一些学校在“正名”后,冠上省名,如在株洲的就变为在湖南、锦州变辽宁、保定变河北、达县变四川,这样能给人一种省属高校的感觉。(2)由地方或省变为行政区。那些已经挂上了省城名的则希望其影响能进一步扩大,至少能涵盖某一行政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