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版本 琦君《桂花雨》原文 教学实录 …… 师:为什么说这句话(“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佛堂就像神仙世界。”)是围绕着“魂牵梦萦的故乡的桂花雨”来写的呢?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入选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桂花雨》,但呈现方式却不一样,笔者从单元的角度、插图的选配、文本的删选三个角度来比较两个版本的《桂花雨》。最后给出教学建议,并感知琦君散文的特色,体悟琦君散文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桂花雨》中有这样两句话:句子1: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句子2: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以下是两位教师教学这两句话的片断。【片断1】(出示句子1)师:桂花有没有香飘十里?  相似文献   

4.
5.
《桂花雨》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描写了“我”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境,表现了儿时生活的童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相似文献   

6.
一、读通课文.激趣 1.看图激趣。同学们,先请大家看几张图片(出示桂花图)。你知道那是什么花吗?这是桂花。八月是桂花开放的季节.桂花看似平淡无奇。却会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桂花对于作家琦君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下面我们走进《桂花雨》这篇课文,细细品味这“桂花雨”。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沉浸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能抓住课文中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喜欢桂  相似文献   

8.
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散文《桂花雨》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与原文相比,两个版本都有删改。虽然经过删改后的文本多少有些令人遗憾,但我们还是能够闻到琦君文字中那股浓郁的桂花香味。  相似文献   

9.
《桂花雨》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作者琦君用细致的手法,恬淡的笔风,描绘了桂花的香、美,描绘了自己童年时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桂花雨的喜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体会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是本文的教学难点,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使读者对那阵阵的“桂花雨”产生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闻其香的感觉,进而体会到“我”深深的思乡之情?我采用了以下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桂花雨》是一篇蕴涵丰富人文内涵的散文,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作者深情回忆起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以及充满田园风光和理想色彩的田园生活。读着读着,浓郁的桂花的香气四溢,琦君的思乡情怀也萦绕在心头,满头满脸弥漫的是香,满身满心凝聚的是愁,这是一种甜甜的香,这是一种暖暖的愁;这是一种愉悦的香,这是一种幸福的愁;这是  相似文献   

11.
教材版本 苏教版四上第三单元 课堂实录 (一) 师:这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散文。读这篇散文,就像翻阅我们小时候一张一张的旧照片,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勾起我们无限的情思。【板书:情】请你静静地读,在那些特别能引起你注意的地方做个记号。  相似文献   

12.
文本有什么特点?这是我备课时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我们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蒋娟  张淑君 《教学随笔》2007,(12):30-31
语文学科是一门时代性、人文性、工具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难点既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上,也体现在教学对象个体的差异性上。语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各类综合性的知识和教育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是教师与学生智能与情感的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14.
教学理念 本课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教师的角色作用是组织与引导,教学预设是课堂生成的潜隐支撑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2.体会文章托物寄情的表达方法。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第11课:桂花雨。生读课题。2.首先我们来默写几个词: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落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相似文献   

16.
《泪珠与珍珠》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寻觅温暖、记述温情、撒播温馨的一篇散文。作家将大半生饱经忧患得来的生命体验,一一化为笔下的仁爱与智慧。朴实厚重中透出淡淡的情味.平易近人里流露着深深的哲思.构建了自己特有的动静适度雍容典雅的生命境界。文章以奥尔珂德的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为线索.把泪珠当作是对人生世态的一种写照.将一些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经营的、不同层面的材料缝合在一起.诠释了“眼因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多种意蕴.从而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至美——至真——至善境界不断升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桂花雨》中有这样两句话:句子1: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句子2: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以下是两位教师教学这两句话的片断。  相似文献   

19.
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散文教学要建立学生和这一篇散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的经验与作者的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的链接。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实际上是丢弃语文经验,抽空人生经验。综合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要解决散文教学的问题,可以尝试阻截、分流与正面应对这三个对策。  相似文献   

20.
周宏 《广西教育》2013,(21):53-53,61
语文教学千头万绪,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可能涉及诸多方面。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语言实践,让语文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笔者以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桂花雨》为例,浅谈一些体会。一、说四季的雨板书雨,设计提问:你能描述一下四季的雨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