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金玲 《中国教师》2012,(11):37-39
<正>一、教育戏剧戏剧是一种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传统的戏剧教育是戏剧专业人才教育,常以获得戏剧经验、掌握戏剧技能为宗旨。区别于传统戏剧与传统戏剧教育的"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它将戏剧与剧场的技巧运用于教学之中,也称为应用戏剧教学法。教育戏剧突出和强化了戏剧的教育功能,注重把戏剧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和手段,通过戏剧的形式来传递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2.
戏剧大师曹禺在65年戏剧活动中,在戏剧创作方面,呕心沥血编织成许多戏艺术精品。曹禺半个多世纪的戏剧活动,为我国现代戏剧活动,创作和理论建树,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在新时期的戏剧创作和理论建设方面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对摆脱目前的“戏剧危机”,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谢艳艳 《考试周刊》2012,(54):51-52
戏剧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实施学生审美人格教育的良好资源。在戏剧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戏剧,体验戏剧语言之美,观赏戏剧,体验戏剧情节人物之美,体验戏剧.品评戏剧整体艺术之美。是中学戏剧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三大路径。  相似文献   

4.
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不同,教育戏剧是以教育而非演出为主要目的的戏剧,是作为教育手段的戏剧。在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活动、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和以"剧场"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这三种戏剧类型中,教育戏剧定位于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教育戏剧在教学上的发展经历了"以人为中心"到"以问题为中心"再到"以科目为中心"的三个阶段。美国偏重戏剧的艺术价值,主要以创造性戏剧为主;而在英国偏重戏剧在教学上的工具价值,强调利用戏剧来统整教学及实现教学目标。教育戏剧在幼儿园的发展形成了两个类别四种形式:在以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为主的类别中,包含了随机性的戏剧游戏和主题引导的戏剧游戏;在以教师安排的戏剧教育活动中,包含了议题性的戏剧教育活动和创造性的戏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家庭墓地》是一首戏剧诗。弗罗斯特在《家庭墓地》中使用了许多戏剧手法,主要包括戏剧语言(口语化的语言和戏剧对话)、戏剧冲突、戏剧场景(戏剧地点和人物)、戏剧结构、戏剧讽刺、戏剧悬念以及对人物动作的戏剧描写等。诗人运用这些戏剧手法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使其诗作迸发出一种艺术张力,并有效地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浅论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戏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大众文化的语境之下,一面是戏剧教育的贫弱现状,而另一面则是戏剧发展和素质教育对"戏剧教育"的热切需求,这些都在呼唤着"戏剧教育"的加强和普及。在复兴戏剧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唯有:坚持素质教育的总方向,推动戏剧走入中小学课堂;加强高校的戏剧通识教育,促进戏剧文化传承与推广;借助编演实践,推进课程改革,促进项目教学;支持校园戏剧,塑造学生角色意识,才能够重新找回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阅读戏剧文学,要懂得戏剧和戏剧文学的区别。戏剧是一种练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而戏剧文学是指戏剧的文学部分,即指可供阅读、欣赏的戏剧剧本,它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知道戏剧文学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和人物自身的台  相似文献   

8.
随着西方戏剧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化进程的加快,国内涌现出一批基于新兴的教育戏剧理念建立的儿童戏剧工作坊。但在培养幼儿师资的幼专阵地,戏剧类课程仍然沿袭着培养戏剧专业化人才的陈旧育人路线。这种课程模式已经和旺盛的幼儿戏剧市场脱节,和新时代幼儿戏剧教育惠及全体的目标相背离。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将戏剧工作坊模式引入幼专戏剧类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助力戏剧教育本土化进程和课程化落地实践。  相似文献   

9.
《等待戈多》和《罗森和吉尔死了》分别是荒诞派戏剧和后现代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从戏剧哲学观、戏剧舞台设置和戏剧语言观三个方面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戏剧对荒诞派戏剧的继承性和超越性.读者可以从中管窥出社会思潮的变革,即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带给戏剧创作理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蒋瑛  崔晶 《中小学管理》2023,(11):49-52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形式,戏剧教育具有思想性、表现性和假定性等特征,在促进学校美育和德育深度融合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戏剧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课程、社团活动和“教育戏剧”等形式,实践中存在普遍缺乏对戏剧教育的整体设计、对戏剧教育目标缺乏科学统一的认识、专业戏剧教育师资匮乏等突出问题。基于此,提出利用戏剧教育促进美育与德育有机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一是依托戏剧常规课程和兴趣社团,构建规范立体的戏剧教育课程体系;二是依托专业力量,充实戏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戏剧教育示范基地;三是推动戏剧融入教育教学,开展多种形态的戏剧德育。  相似文献   

11.
胡适与戏剧     
丰富的看戏经历为胡适日后进行戏剧改良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和经验,胡适戏剧改良的理论基点是文学进化观念和实验主义哲学,胡适的戏剧改良观念是与其倡导的“五四”文学革命步调是一致的,胡适还在戏剧翻译和戏剧创作中不遗余力,其翻译创作戏剧的动力和标准是写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戏剧观。厘清胡适和戏剧改革创作的关系,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五四”文学革命的进程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戏剧对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的形成和确立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布莱希特借鉴和吸收中国戏剧的有益成分,完善和发展了他的"叙述派"戏剧理论。同时,他的戏剧理论也对中国戏剧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给中国戏剧的发展输入了新的能量。  相似文献   

13.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进行戏剧的鉴赏学习。如何进行戏剧鉴赏教学是教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实践的重要问题。戏剧鉴赏的内容层面需要重视戏剧鉴赏的基础起点,把握戏剧的核心要素;重视鉴赏戏剧的艺术特征,把握戏剧最本质的特点;戏剧鉴赏的方法操作层面需要重视戏剧鉴赏的课堂教学,把握戏剧鉴赏教学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幼儿戏剧是指适合于幼儿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是戏剧的一个特殊分支,它具有多重的艺术审美特征。在早期阅读中引进幼儿戏剧,引导幼儿观赏戏剧内容和参与戏剧表演.以幼儿戏剧为早期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将呈现一种新颖别致和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能够更好地发挥戏剧活动的审美功能。有利于深入推进早期阅读,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增进幼儿审美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戏剧是一门活生生的艺术,它用动作和语言来创造活生生的舞台形象,戏剧动作是戏剧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一部戏剧作品区分人物性格特点,吸引观众的关键,在戏剧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样戏剧也是语言的艺术。戏剧用对话、独白等台词呈现舞台形象。如果没有戏剧语言,没有戏剧语言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所展示的戏剧冲突,便没有戏剧。  相似文献   

16.
陈瘦竹先生50年的戏剧理论研究实践,学贯中西,建立了一个宏阔而富有现代性的戏剧理论体系,为当代戏剧研究提供了视野的参照。他立足戏剧舞台,通过融入自身丰富的社会体验和戏剧实践,提出契合戏剧舞台的批评方法,为当代戏剧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现代戏剧研究的精神,更是成为当代学人从事学术研究和实践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历来注重对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的分析讲解,而对中外戏剧的比较教学却比较忽视。按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阅读古今中外戏剧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注重跨领域学习”等目标要求,我们现行的语文教育方式似乎显得陈旧。本文将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入高中戏剧教学当中,目的是想探索戏剧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将戏剧融入教学”,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这是一种“教育戏剧”的理念.“教育戏剧”主张“把戏剧活动引入教育领域,利用戏剧的情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发挥戏剧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为人处世能力”.  相似文献   

19.
绘本和戏剧作为两种不同的表达媒介,二者有机的结合与转化,对幼儿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基于戏剧表达的戏剧创作范式”为理念指导,构建了“选—读—达—编—制—排—演”等绘本与儿童戏剧融合的路径,并提出挖掘绘本和戏剧共通的“戏剧性”元素,聚焦绘本阅读和儿童戏剧的教育功能,遵循“基于戏剧表达的戏剧创作范式”理念,构建绘本与儿童戏剧多角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戏剧的发展有两条道路:一是贵族的戏剧,一是人民的戏剧。无论是在戏剧的内容上还是形式上,人民的戏剧始终走在前面。它的发展,影响和决定着整个戏剧的发展。人民是戏剧艺术的创造者。 中国的戏剧尽管在宋元时期就已经成熟,但是在明代以前,作为各个不同剧种的主要区別的戏剧曲调,还远远没有后来那么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