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是知识信息的基本载体,如果对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尤其是重要、关键词语的含义不能准确理解,就不能准确而迅速地理解文章内容。因此,正确把握重要、关键词语的含义,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阅读,十分强调准确而迅速地从阅读材料中获取知识信息。词语是知识信息的基本载体,如果对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尤其是重要、关键词语的含义不能准确理解,就不能准确而迅速地理解文章内容。因而在现代文阅读中,能否正确把握重要、关键词语的含义,就成了现代文阅读最重要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阅读,十分强调准确而迅速地从阅读材料中获取知识信息。词语是知识信息的基本载体,如果对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尤其是重要、关键词语的含义不能准确理解,就不能准确而迅速地理解文章内容。因而在现代文阅读中,能否正确把握重要、关键词语的含义,就成了现代文阅读最重要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词语是构成句子的重要元素,恰当使用优美词语能给文章的语句增添色彩。教学过程中若能紧扣关键词语仔细赏析,则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平时教师要充分重视词语教学,善于把握关键词语,通过不断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5.
对中学生课堂阅读的引导,可简化为四个程序:阅读-理解-争鸣与鉴赏-顿悟与创新。老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要能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即要知道作者在文章中讲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 第二层,要理解作者对文章事件所持的态度,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的感情。要把握这些,学生应该首先弄懂文章的重点词语、重点段落。对重点词,主要是判断这些词的感情色彩,从而理解作者的态度;对重点句子(中心句)弄懂,能帮助我们理解段意,这些句子一般出现在  相似文献   

6.
刘振新  李宇飞 《教师》2013,(8):96-96
善于阅读的人总是选择重要的词语组成句意,选择重要的语句领会文义。在阅读过程中,下面几种类型的语句应当作为重要的、关键的语句来阅读。通过它,就能很快地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1.主旨句主旨句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是主题句,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是结尾,来概  相似文献   

7.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准确而迅速地“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如果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重要词语”,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关于重要词语的考查,往往不是考查词语本身的含义,而是考查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因此,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阅读的重要原则。那么,如何结合语境理解现代文中的重要词语呢?  相似文献   

8.
正词语是阅读教学中最活跃的元素,好多词语本身画面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概括性。过去,我们将词语的教学功能定位为"阅读障碍的扫除""内容理解的注脚"是小觑了词语的作用,一组词语可以搭建起一个主要内容的框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整合这些关键词语,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关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学段目标,此目标从第二学段开始,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则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的梗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阅读[考试目标] 1.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能抓住一段文宇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能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突破题材体裁难点,把握命题设问脉搏 1.追求“时尚”话题 即关注新内容、新观点、新技术、新热点等文章的阅读. 如果考生对阅读文章的背景知识有一定了解,就能提高理解文章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试题的答对率.所以,建议考生考前要重视阅读一些内容比较“新”的文章.这些文章比较关注考查考生对文章重要信息的理解、关键词语的猜测、复杂信息的推理等阅读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词语是学生阅读、习作、口语及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词语教学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对某些词语的意思很难准确地理解,进而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中心。而高年级的词语教学应该是通过关键词的理解与学习,而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的重点句,能够表达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要加深理解。如何理解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一、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最能表达句意的词语就那么一两个,也就是关键词语。在理解句子的意思时,要抓住这些关键词语,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特殊意义和感情色彩,那么整句话的意思就清楚了。  相似文献   

13.
张波 《高中生》2014,(30):38-39
科普类的阅读理解虽然在阅读时会有一些障碍,但其题目往往较简单,因此,同学们千万不要因为阅读有障碍便产生恐惧心理。同学们在阅读和答题时可采用以下方法:1.阅读时,首先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一般来说,科普类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因此抓住了这些内容,同学们便能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2.答题时,可以先看题目,再有针对性地寻找关  相似文献   

14.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的“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领悟,具体地说,是对语言中词义、句子的理解,并上升为文意的准确把握。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立场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抓住重点词语反复揣摩揣摩词语的含义,特别是一些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深层含义,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的组合离不开词语,一部分词语在语言组合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准确而尽可能深刻地感知这一部分词语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理解词句的意义,更可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甚至成为解读整篇文意的一把钥匙。1、准确把握和辨析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一篇文章是由许许多多的词缀连而成的,因此在阅读时只要抓住这些词语,准确地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就能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相似文献   

16.
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能力,首先要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弄清文章体裁,准确把握文章中心。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真正理解句段。其次,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理解文章全貌,准确领会文章主旨。  相似文献   

17.
这里介绍几法,可能有助于对现代文阅读题中含蓄语句的理解.一、把握文旨,据境分析法有的考题,含蓄句与其语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应试的关键是要把握好词语的语境意义.只有认真阅读文段(文章),切实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为文的目的,才能准确地揭示含蓄语句的意义.例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25题:丈夫给她的零用钱,每次从不超过六法郎.这一天,葛朗台掏出了做零用、买针线、付女儿衣着的六法郎月费,把钱袋扣上之后,总忘不了向他女人问一声:  相似文献   

18.
词语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心挑选,反复推敲而来的,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折射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在文章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细致地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题旨,对阅读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理解文章,可以从普通意义层、具体意义层和情感体悟层三个层面来引导学生对阅读中的词语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9.
考测点导航1.抓住文章中最能体现其主题和特色的段落,仔细阅读,以指导对整篇文章的理解。2.能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词语、精彩语段、重点段落  相似文献   

20.
Anonymous  殷明 《高中生》2014,(10):38-39
科普类的阅读理解虽然在阅读时会有一些障碍,但其题目往往较简单,因此,同学们千万不要因为阅读有障碍便产生恐惧心理。同学们在阅读和答题时可采用以下方法:1.阅读时,首先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一般来说,科普类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因此抓住了这些内容,同学们便能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