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一个家族的角度,对晚清会稽徐氏的刻书、藏书及众多的书斋名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展示了这个家族刻书藏书的全貌,并指出了其它论述中一些不正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流动的现代性加剧了公众对于身份认同的关注,公众探寻家族历史的欲望愈加强烈,家族档案的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档案、集体记忆、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分析框架,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在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中理解家族档案的价值,提出家族档案的家族认同机制以及家族档案在当代身份认同中的价值延伸,强调必须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重新认识家族档案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3.
清代常州府地方教育发达,独立于官学之外的书院数量位居江苏省首位.其家族书院有龙溪盛氏家族的人范书院.在清代文教政策的背景下,书院不可避免地有科举化的色彩.龙溪盛氏家族的人范书院也是如此.从书院创设的目的、家族成员尚文重教的追求、“读书田”的捐置与筹措、对肄业书院的生徒的考课和义庄规条的规定诸角度,可以看出盛氏家族人范书院已是科举的附庸.  相似文献   

4.
谯冉 《大观周刊》2011,(46):29-29
用一个词回答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价值取向这个问题,就是家族本位。在家族本位的法律思想的指导下,统治者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制度,运用各种法律手段,试图维系家族内部的安定,从而达到由家族组成的整个社会的秩序的稳定,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保护皇权的存续,以及封建社会上层贵族的利益。本文从此角度上,论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就我所知,仅在文摘类报刊上介绍过的,就有两个《红色家族》这种家谱式的作品了——一个是原公安部长罗瑞卿的女儿点点的《红色家族》,一个是原南方某省负责人项南之后的《红色家族》。可见,写《红色家族》,是当今的一种时髦。也许笔者生也愚钝,总也弄不清这《红色家族》究竟是个什么。我不知道,《红色家族》的作者们,是不是《红色家族》的红色成员。如果他们不是红色者,那么,他们的“家族”,就称不上是《红色家族》。这是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6.
在湖北襄阳有这样一个刘氏家族,位不至高权不至重,但颇受襄阳人的尊重和敬仰;官不显达名不富贵,但他们的义举堪让襄阳人为之憾动.一个多世纪来,这个家族的六代人以教书育人为已任,半个多世纪中,这个家族的三代人把其珍藏的几千件珍贵文物和历史名人书画典籍,悉数捐赠给襄阳市档案馆、襄阳市博物馆、襄阳市图书馆等.教书为生的六代人不可能是一个物质足够富有的家族,可这些足以让这个家族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豪的珍贵文物古玩、名人典籍字画、历代古书古币是怎样从一代又一代刘氏家族人的手中无偿地捐赠给了档案馆等有关部门,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和胸襟?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和行动?带着种种疑虑和不解,怀着满满的尊重和敬畏,我翻阅了所有有关刘氏家族的文字记载,走访了有关刘氏家族中还健在的知情者,慢慢揭开了这三代人历经半个多世纪以来那令人唏嘘不已的捐赠情怀……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数字技术在媒介领域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技术创新对媒介组织的发展表现出越来越强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通过了解媒介产品家族创新的行为理念,进而分析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媒介产品家族创新的三种行为模式,从而促使我国媒介组织从产品发展自身角度的现实出发,依照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进行媒介产品家族创新的实际运作。  相似文献   

8.
家庭档案是一个家族成员生活、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参考价值和凭证价值的重要材料。科学的档案价值认知是建立家庭档案的前提条件,只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家庭档案不但可以增进家族内部之间的和谐友好,还能为社会发展积累宝贵的财富。本文从档案价值认知转变的角度去认识家庭档案的价值,分析家庭简单的助推因素,并探究家庭档案的主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十年不修谱就是不孝。如果按着祖上所言,今日有相当多的人是不孝后人。好在,民间还有人在默默修谱。他们在寻找祖上的记忆,在续写家族的繁衍史。然而,随着城市化这一不能阻挡的势力横扫中国,随着地区间和人群间的不均衡发展,我们的家族中人为了争取不同的生存资料,注定要各自奔散。家族意识将越来越淡。如是,重修家谱,虽然重新勾起了人们对传统中国家族的美好记忆,但,面对渐去渐远的亲人的背影,我们无能挽留。  相似文献   

10.
家法族规是清季民初家族法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提倡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观念,首孝剃、睦宗族、远争讼、谨丧祭等,对此阶段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个体家族成员的品格塑造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刘氏家族的家法族规,为中国古代家族规训之显著代表。  相似文献   

11.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但它的藏书又是不让人阅读的.本文对比古代西方私人藏书的开放性,从古代中、西方社会制度和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范氏家族暨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私而不公"的原因.指出宗法制度和建立其上的儒家文化,导致我们的古人没有公共意识,只有家族权力认同,范钦藏书实为文化荒诞.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新书目》2022,(4):63-64
<正>本书从各个角度、诸多层面解读家族治理、传承所需的各方面知识,阐明家族精神财富如何培养、传承。就像俗话所说的那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守住现有的家庭财富,才有可能让财富在家庭中得以延续;持续地创造新的财富,才能给家庭财富管理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对处于任何一个阶段的个人和家庭来说,资产管理都是一件难事。有资料显示,现阶段高收入人群在管理自身财富方面“并无太多经验和创意,他们仍在大量且广泛地使用传统的理财方式,如存款和投资房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一个家族的历史短则上百年,长则数千年,如同一部部中国版的《根》。对这些家族而言,追寻家族历史也就是追寻有关"根"的记忆。但不容乐观的是,有网站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四成的中国人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名字,对他们的生卒年以及职业经历等等更是闻所未闻。为此,我们从本期开始设立"听长辈讲那过去的故事"栏目,真诚地呼吁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记录家族历史的行列中来,共同为"抢救家族记忆、守护家族荣誉、传承家族历史"奉献出你我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希望本栏目能够得到读者、作者一如既往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谱牒档案作为档案的一支,是研究西北屯边史,人口迁徙史的第一手资料。兰州陈氏家族,自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3年)自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因屯边迁至兰州后,已繁衍生息了六百多年,历经二十四五代。现主要居住在兰州市西团区陈坪乡陈官营、新滩、东湾三个行政村,人口近六七千人。同中国许多传统家族一样,陈氏家族也保留有记载家族历史的家港。大凡兰州附近之各大姓家族,除较有名望的几姓外,其家族历史多不清楚,即使偶留有家港,一般都简单称自己在明初来自山西大槐树。实际上山西大槐树在明初时为一移民屯边的中转站,实不…  相似文献   

15.
张迪 《新闻实践》2009,(6):35-37
本文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和新闻框架理论,以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报刊中广泛出现的报刊隐喻现象进行了考察.分析和探讨了报刊中家族隐喻的特点、隐喻背后的指导思想和叙事结构,以及这些隐喻如何塑造受众的认知.最后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报刊中家族隐喻大量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裴氏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经过秦汉的发展,在门阀制度鼎盛的魏晋,裴氏家族达到了历史中发展的顶峰。裴氏家族特有的家族文化是文学的一部分,其文献编纂,更是历史中辉煌的明珠。  相似文献   

17.
周青玲 《兰台世界》2014,(7):109-110
裴氏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经过秦汉的发展,在门阀制度鼎盛的魏晋,裴氏家族达到了历史中发展的顶峰。裴氏家族特有的家族文化是文学的一部分,其文献编纂,更是历史中辉煌的明珠。  相似文献   

18.
家族档案是档案的一部分,是社会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名门世家都有家族档案。西方名门家族的兴盛及其在世界范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皆源于他们世代相传的家族文化传承。其文化传承主要表现为拼搏、团结、勤奋的家族精神和责任意识等,这对世人起到了与家族人同样的惊醒作用和启示作用。研究和整合碎片化的西方家族档案,实现它们的文化价值,传承优秀家族文化,从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9.
家族轮值制是苏州、徽州两地家族神会中广泛采用的运作形式。苏州的家族神会中参与轮值的家族具有较强的变动性,能否保持对祠庙的控制权,取决于家族的科举和仕宦状况。  相似文献   

20.
明清海宁查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在文学和文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藏书在查氏家族向文化型家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家族家学的传承和家族人才的辈出。海宁查氏家族藏书有着显著的特点,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