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擦黑板”可谓举手之劳,但教室里没人擦黑板却是老师们经常遇到的事情。当新的一课就要开始时,偌大的一个教室,满座的学生,望着黑板上上一节课老师留下的密密麻麻的板书,一个个无动于衷,神情泰然。面对如此“冷遇”,有的老师大为光火,忿忿然把学生批评一通;有的老师则站在门口与学生僵持,学生什么时候擦好黑板什么时候才进来上课;有的老师,干脆以不写板书或“见缝插针”草草应付;还有的老师干脆回头就走,这一节课不上了。……毋庸置疑,学生不擦黑板,是对老师的不敬,但教师若动辄拔出批评之剑,则容易引起师生间的矛盾冲突,恶化师生关系;而如…  相似文献   

2.
张日才 《中国教师》2010,(Z1):277-277
<正>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以前都是做过学生的。不多年前,我们的老师在黑板上用一支小小的粉笔演绎的精彩至今记忆犹新。但电脑在校园中的涌现猛然改变了这一切。如今的课堂,有的黑板被投影幕遮去"半壁江山",有的一节课下来却没留下只言片语,有的可有可无地留下些象征板书的"板书",有的歪歪扭扭地留有几行文字。  相似文献   

3.
板书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良好的板书能反映出教者钻研教材的深度和艺术构思的水平,它可以以繁就简,揭示课文思路,便于提纲挈领;也可以以简驭繁,突出教学重点,加深理解课文:还可以条分缕析,体现逻辑关系,有利思维训练,开拓思路,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新知识。前一段时间,我听了一些教师的课,发现有些青年教师对板书设计不考究,有的板书一写就是一黑板,密密麻麻一大片,使学生看着很吃力:有的一个大黑板上只写几个字,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有的东画西写,大字小字、线条、图形什么都有、就象画地图,让学生看了眼花缭乱;有的老师字迹潦草……  相似文献   

4.
在准备一堂物理课的时候,板书是老师的第一窗口,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板书是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夫的.老师的板书是老师个性化的展示.学生在上课时,他们愿意看所有老师都用大屏幕展示标准字体吗?不是的,学生喜欢有个性的老师,他们可以通过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细细品味老师的思想感情,老师的每个动作,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任何学科教学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都要采用实现目标的工具和手段。黑板是各个学科共同使用的工具,板书是普遍使用的手段。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还不能普遍采用的今天,板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语文科使用其它教具的场合较少,黑板的使用率更高,因而,板书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却不难发现板书不规范的现象,有的教师运用板书随意性较大,写什么与怎么写都较随便,不能体现教学意图;有的教师则板书凌乱,缺乏条理性,一篇课文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直观的印象,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掌握。  相似文献   

6.
到一些学校去听课,发现板书似乎被老师产所忽视。偌大一块黑板,有的老师“吝啬”得中留几个字,有的甚至一字不写。板书果真不重要、不需要吗?笔者认为不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精心设计的板书不仅能疏通课文脉络、理清课文结构,而且能突出重点、点化题旨,使学生在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局部与整体的兼顾中,准确、科学地把握和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7.
到一些学校去听课,发现板书似乎被老师们所忽视.偌大一块黑板,有的老师"吝啬"得只留几个字,有的甚至一字不写.板书果真不重要、不需要吗?笔者认为不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精心设计的板书不仅能疏通课文脉络、理清课文结构,而且能突出重点、点化题旨,使学生在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局部与整体的兼顾中,准确、科学地把握和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8.
上课时,有的教师擦黑板大涂大抹,弄得尘雾迷漫,老师吃苦不说,学生也跟着受罪;有的教师信手画来画去,黑板也擦个不停,或者喜欢在讲桌上、课桌边缘磕粉末,敲得咚咚响,无形中分散了学生注意力。看来,擦黑板还是讲究一点好。一堂课里,应严格控制擦拭的频率。当然这与周密的板书设  相似文献   

9.
尴尬的纸条     
老师扭过身去在黑板上板书的时候,是学生们搞小动作的黄金时间。一天,我刚上课不久,正面对黑板板书课题,突然感觉到一样小东西撞到我的背上,低头一看,是一架纸折的“小飞机”。上面还载着一张叠成正方形的纸卡。  相似文献   

10.
老太太走进男厕所湖南刘新力一天上午上数学课,我正在黑板上板书一道几何例题的时候,听见下面有学生在窃窃私语,当我转向学生时,声音就停止了。当我再次转向黑板的时候.声音更大了,竟然还夹杂着“哧哧”的笑声.我在学生的眼中.是一个令人敬畏的老师,但今天学生好...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板书是一个很重要环节。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和板书。有人说黑板是老师的“责任田”,形象地道出了板书的重要性。好的板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还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板书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一个教师方方面面的能力: 首先,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一个教师的书写能力。有的青年老师认为,只要有水平,写字的好坏  相似文献   

12.
一进北京丰台区东高地一小的教室,记者吓了一跳:这间教室里不但没有课桌椅,连黑板也不见了。20多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老师则站在学生们中间,倒像是在开“联欢会”。这确确实实是一节正式的英语课,只是为让学生们学习时更加放松,老师用上了特别的讲课方法———“联欢式”授课。学生们上这种课的时候一点儿也不拘束,老师刚刚讲到一个问题,大家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分析”开了。更特别的是,教室里占据了整整三面墙的白瓷砖就是大“黑板”,不但老师可以在上面写板书,学生们也可以在上面做课堂练习,写错了也不怕,拿手一涂就可以写…  相似文献   

13.
1995年,某杂志社举行了一次(?)“教师一绝”的征文活动,拜读一些发表在杂志上的征文,给人耳目一新,甚至有为之一振的感觉,深为那些教师们身怀的绝招、绝技、绝活而击节赞叹。有的教师深得学生信任的程度远远胜于父母,学生有什么心事可以不跟父母讲,但不能不和他们的老师说;有的教师数学课从不需要圆规、三角板,但画出的几何图形,尤其是圆就像十五的月亮,丝毫不差;有的教师能根据课文的传述,在黑板上信手挥来,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再现课文优美意境,令学生十分惊叹;也有的教师一笔潇洒流畅、秀丽多姿的板书,使学生羡慕不已,反复临摹,不  相似文献   

14.
黑板是教学媒体之一,传统教学中板演是教师的"专利",学生的板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的老师觉得让学生板演浪费时间,有的老师只有在开设公开课时才让学生板演,过分地强调教师的板书、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板演体验.笔者认为,通过有计划、合理地还黑板给学生,营造恰当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我校不少学生是近视眼,已毕业的学生,有的因视力差,给参加农业生产带来了不便,有的投考大学某些专业,也因视力差不得报考。学生平时的学习,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开学初各班排座位时,要求坐在前排的学生大为增加,有的就是坐在第一排也看不见黑板上的字。高三一个学生抄老师的板书都要跑到黑板跟前去才行。初二一个学生上课干脆就不看黑板,只注意听讲,课后再补笔记。有的学生反映看书时间稍微长一些,眼睛就发花。有的说:“有时晚上眼睛疼,看书很吃力。”上述情况说明了学生近视情况是严重的。我们认  相似文献   

16.
想出这个题目并板书给学生只是最近的事。要说清楚这两句话的来历,还得从往事说起。在语文课上,同学们举手十分积极,但有时当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而有些同学却在说其它的;有时同学答错了,老师还没来得及正而的鼓励和引导,已经进来了其他同学并无嘲讽意味的笑声,弄得发言的同学不好意思。不敢再发言。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一次,我抓住一个时机,说:“同学们。在老师的黑板上应该有两个字,你们猜猜是什么?”他们思考了一会儿。有的同学说,老师,你的黑板上什么字也没有;有的同学说是“严肃”;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之后,我们常看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惜"笔"如金,忽略了可贵的板书。有的黑板上只有课文题目及作者;有的一节课只板书三、两个字;更有甚者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只字不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盛行,黑板的利用率每况愈下,许多老师以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代替板书,整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留下什么印记,黑板正越来越淡出它历史的舞台。但一次课堂观察,改变了我对它的看法。那次的观察主题是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擦黑板可谓是举手之劳的一件小事,但教室里没人擦黑板却是老师们经常遇到的事情。当新的一课就要开始时,偌大的一个教室,满座的学生,望着黑板上上一节课老师留下的密密麻麻的板书,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外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风格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而有的学生保持沉默,喜欢独自或两人一对的方式学习;有的学生不适应教师口头陈述课上的重点内容,而喜欢老师将其写在黑板上……不同学习风格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呢?如何让学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