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影视人类学是以影像与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比较文化的学问.人类学片即影视人类学对人类学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在抢救人类文化遗产方面,而且在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影视人类学是以影像与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比较文化的学问。人类学片即影视人类学对人类学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在抢救人类文化遗产方面,而且在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影视民族学、人类学是通过影像与影视手段,记录和思考人类社会的有效方法。影视民族学、人类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美,现在我国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影视科技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关系,探究我国民族学和人类学利用影视科技的现状,以及我国影视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类学家们正在对自己的学科进行全面的反思。这主要体现于对以往写作范式的不满以及在人类学理解界限方面所表现出的张力。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介至少能为人类学的变革提供经验的场所。影视人类学注重的不是影视本身,而是渗透并且编码于影视中的涉及化的一系列关系。在交流中,影视人类学为人类学知识提供了很多新途径,通过这些途径可以理解化传播并重新确认化建设的领域。通过从基于“单词一句子”的人类学思维向基于“形象一序列”的人类学思维的转变,学们建构了影视人类学的智力基础。从认识论和表述手法上看,新兴的影视人类学是对书面人类学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远古时,我国岭南地区的骆越部族与东南亚诸国民族有密切友好往来的历史渊源。用影视人类学中文化人类学的形象语言,图文并茂的比较研究方法,诠释壮侗语民族传统文化与东南亚民族传统文化相同相似的文化内涵,这也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仅仅以民族志书写的方式去呈现人类学田野的结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受众的需求。此时,新兴的影视人类学满足了将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书写结合的要求,成为近年来人类学学科之下较为热门的子学科。文章试图从影视人类学家庄孔韶的《端午节》入手,探讨影视人类学家应该如何从视觉画面和听觉语言入手,尽可能达到文化的深描。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影视技术日新月异的普及和发展,影视人类学这门新兴的学科越来越频密的运用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中。作为少数民族成分最为丰富的大省---贵州,探讨探讨影视人类学在民族文化发展和保护中对做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保护和抢救珍贵的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的保护工作关系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影视人类学片具有视与听、声与画同步的特殊表现方式和真实性强、表现生动等特点,所以在记录与传播、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因而影视手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中最有效的方法和载体。  相似文献   

9.
影视人类学研究影视媒介是记录和传承以及研究人类文化方面的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其作品一般称为人类学片。人类学片是在人类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人类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影视学的表达手段,对人类文化进行观察和研究所形成的成果形象化的表述。基于此,探析人类学片结构的方法能否成为研究方法,进而得出结论:人类学片的结构是研究者对文化视象的安排、组合,人类学片运用的结构的方法也就是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把影视技术运用到人类学研究中,是人类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电影的号召力和震撼力远远强于用笔的书面描写,但是电影的缺陷(例如它的直观性,或者说暴露性)也使得人类学家在拍摄人类学影片时遇到更多的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影视人类学影片拍摄中的伦理问题。如何把握人类学家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影视人类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影视人类学影片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表述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导演梁碧波的纪录片《三节草》拍摄于1998年,至今已获得国内外各种大奖和好评。作为一部经典的纪录片,其情节感人且发人深思,文章试以人类学的新兴学科——影视人类学视角赏析该影片,从中体验影视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反思影片揭露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影视人类学作为人类学新兴分支学科,其在丰富、发展人类学学科理论和方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影视人类学也为文化的保护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型媒介.傈僳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和旅游资源,但却不为外界所知,试以《傈僳族刀杆节影像志》为例,阐述影视人类学成果——人类学影片作为促进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教育人类学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教育人类学的应用在民族研究、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丰富成果.从对成果的梳理来看,我国教育人类学还存在着学科建设薄弱和应用不强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当代社会背景,指出了教育人类学突出的应用价值,并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与研究三个方面的需要论述了对教育人类学应用研究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
客家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客家化既是一种地域化,又是一种族群化,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运用。由于客家研究起源于历史学,而且客家研究的学及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均多出自于历史学科,因此化人类学在客家研究中远不如历史学为人们所重视。实际上,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是深入认识客家化的重要手段,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基本方法在客家研究中理应得到重视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学科群中活动最频繁、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它被看成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认为其学科史极其短暂,可以叙述但无须研究。陈学金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简史》挑战了上述传统观点,不仅开展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历史研究",而且提出和论说了若从1905年王国维提出"教育的人类学"的术语和内涵算起,教育人类学在中国已有上百年学科史的新锐观点。从历史和现实相交织的视角出发清晰和准确地界定何谓教育人类学,是分析和论述教育人类学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的基本前提,因而在未来的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进程中,这本学科史的先驱性著作是"绕不开的研究",必将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对巍山彝族打歌文化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巍山彝族打歌文化进行了解读,并对其保护与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思考,旨在促进其顺利传承与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人学将社会实践视为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形态演进的内在动力,将人的全面自由自觉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理论支点、内在要求、必然趋势与最高目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人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唯有将物质生产实践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作为考察人的生存、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学问题的支点,才能为当代中国人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提供正确理论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