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自带设备的不断普及,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提倡甚至鼓励学生携带自带设备进课堂。这不仅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还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本文在智慧教育理念下,充分调研师生通过BYOD开展学习的状况;搭建基于BYOD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具有信息资源多样性和情境整合性等特征的基于BYOD的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与学习模式。其实质在于转变师生在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中的角色,实现BYOD与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带设备(BYOD)学习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第一入口。基于BYOD的智慧学习系统包含三个方面:智慧学习环境、智慧学习内容和智慧学习活动。这三者相互交融,形成了基于BYOD的智慧学习系统的立体模型。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暨阳实验小学是一所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学校以“着力建设数码校园,深入实施教育创新”为办学口号,积极实施信息化管理,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研究重点,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模式,充分挖掘和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拥有了个人的数字化移动终端。BYOD (Bring your own device)即自带设备,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方式,允许学生使用自己的技术设备来进行课堂学习,这无疑能加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通过自主编制调查问卷(包括BYOD准备情况、BYOD应用情况以及BYOD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华南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的实地调查发现:研究生利用BYOD开展学习的整体准备情况欠佳,虽然在研究生学习中已经开始在应用BYOD,但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同时,不同性别的学生对BYOD准备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年级的不同与BYOD的应用情况明显相关,不同年级与不同性别之间对BYOD所面临的问题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理念主张在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基本前提,以学生为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主体,以促进与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根本目的。“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理念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本”的建设理念可以保证信息化教育环境促进能够学生的学习“;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理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在建设信息化教育环境过程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及教材、教学方面问题突出。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应有的价值,应从以下方面完善教育信息化机制:在信息实践活动场中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有效整合并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能培养信息社会公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新教材;完善教育信息化评价与监督机制,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层次;建设可随时重组的学科教学素材库,有效支持教师堂堂用中的教学创意;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重视构建数字化学习中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培养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教师,建立长期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智慧学习环境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中小学校如何创建有效的智慧学习环境呢?目前看来,自带设备(BYOD)是理想的方式之一。但是,从学校提供设备到学生自带设备,有效的智慧学习环境到底如何架构呢?江苏省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开展了相应的实践研究,认为基于BYOD的智慧学习环境架构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架构智慧学习硬环境,打下坚实基础;创建智慧学习软环境,满足要件需求;获取家长支持,把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将数字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是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学科素养的重要举措。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三年度的报告明确指出:“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我国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全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所做的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将信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学都已经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校园网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为学校的各学科教学以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构建了一个崭新的环境。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中非常重要、也很容易被教师忽略的一个环节,相对于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培养等比较具体的内容,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很多教师无从着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课堂已不再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惟一途径,其教学方法和学习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校从三个方面对“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一是,从加速教师角色转变,强化教师信息素质与专业素质;二是,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三是,构建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创造质疑的教学环境,采用易于理解和扩大信息量的教学手段,实施构建知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基于网络材料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农远工程“三模式”环境下,中小学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室系统、卫星接收系统和光盘播放系统开展教学活动,丰富了教学方式和教育资源。“三模式”环境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的引导、运用教育技术的指导、教学过程的疏导、自主学习方法的辅导四个方面。只有教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在农远工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育场域的广泛与深入应用,增加了农村教育资本,拓展了农村教育教学资源,重构了农村儿童学习空间,从而使信息时代的农村课堂教学变革得以可能。在信息时代,农村课堂教学变革需要相应的动力机制,并着力践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构建互联互通的农村教学资源开发管理机制,构建多方合力共办的技术支持体系等三大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13.
教育领域一直以评价和采用交互创新技术为先驱,这些交互创新技术为教育技术专家探索计算机辅助的教学提供了实践的土壤"。替代性世界"(Alternative worlds)是完全实时的、高保真的、用户高度介入的学习环境。其特点是具有丰富的环境、丰富的接口、操作驱动和有效应用于教与学"。替代性世界"在混合式学习中可以冲破传统教育屏障,拓展教师和学习者角色,为学习者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便利,实现终身学习"。替代性世界"学习环境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为专注于人机交互、社会网络和虚拟现实的教育技术专家开拓了新方向和新空间。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需求为起点,采用问卷调研和文献调研的方法,从用户视角和研究视角分析了教育机器人的需求:用户视角方面,主要归纳了学生(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家长三类用户所需教育机器人扮演的角色;研究视角方面,从STEAM教育、身心障碍治疗、第二语言学习、社会化教育、学科教育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教育机器人应用需求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教育机器人功能设计应关注的要点,以期推动教育机器人的功能完善和创新应用,促使教育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eachers’ perspectives on their role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ir views about the adoption of a social‐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onlin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from a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 We interviewed 60 Chinese teachers fro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in Beijing, China and 30 Flemish teachers from Ghent University in Flanders, Belgium. The results revealed differences as well as specific similarities in perspectiv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Flemish university teachers.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ontext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iscussing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无法很好地开展,本文介绍了利用教师blog开展该门课程实验的做法——建构学习环境,调整实验内容。让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尽可能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兼顾提高学生ICT技能,提高学生建构学习环境的能力。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设备不够完善、网络技术支持相对薄弱、学生信息素养不高的地区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前教师教育中一般通过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但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访谈都显示: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养成状况欠佳.在终身学习视野下,教师职前教育应依据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师范生成长的规律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建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体系,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职前教师教育中教育技术能力体系由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教学软件制作能力、教学软件运用能力、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技术支持专业发展能力递进式构成.教育技术能力体系可以通过系列课程平台和系列课外学习活动来建构,针对这些课程和学习活动还需提供配套技术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18.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实质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变化。外国教育史上出现过“教师中心”、忽视学生地位和“学生中心”、使教师沦为观察者和帮助者地位的思想。两种思想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社会影响。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教学论关于师生地位形成了一致的辩证观点,但教学实践没有真正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得不强调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并要求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中小学实践往往把它当作教学方法。深圳在教与学方式转交下的教学模式新探索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远程开放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教育技术来构建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学生需要在协作的前提下共同对系统性的学习资源以及模式进行探究。大多数学校的远程开放教育资源都依靠教师方来提供,而学生没有意识主动参与学习资源的建设当中,一直以来都是被动接受资源,或获取资源。那么,实施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师生共建,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加入学习资源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0.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in our society and considering its impact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cannot be dissociated from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and, in particular, from pedagogical practices adopted for students who are blind or partially sighted. This study focuses on Portuguese reference schools for the education of blind and partially sighted students, regulated by the Decree-Law No. 3/2008, in which are concentrated the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hat can offer an educational response with quality for these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The study intends to analyse the perceptions of the teachers, who teach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in middle school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in these reference schools, of their knowledge, teaching and training in the area of ICT, as well as of the real ICT integr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hese students. A survey, which has been applied to these teachers in the 2012/13 school year, was adopted as a method of data collection. The results reveal a sample confident in their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however with little resourcefulness in some tools and software specific to the area of visual impairment and a very significant number of teachers ignoring many of the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CT with students who have visual disabilities is lower compared with the sighted students. The lack of specific training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obstacle for teachers, with regard to the real integration of ICT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hese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