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但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得不到救济。网络购物消费者安全权保护不利的原因:一是网络对消费者权利的限制;二是经营者行为规制的不足;三是对服务商责任规制的不足;四是消费者权利司法救济的障碍。加强网络购物消费者安全权保护的对策:一是健全和完善网络购物方面的法律;二是建立规范的消费市场;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四是消费者加强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2.
基于服务蓝图理论对网络购物业的服务流程进行再现,分析其中的失败点、顾客等待点、决策点、体验点等关键点,找到影响顾客感知网络购物业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各关键点进行归类分析,建立网络购物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网络购物业服务质量模型,并以淘宝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较好地拟合了服务质量水平与各评价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且拥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外关于C2C模式信用机制的研究,内容包括C2C模式信用机制的定义、现实情况、各方评价、建议和今后的走向.通过文献法,对前人对于信用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分类研究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总体评述,并对今后C2C模式的信用机制的发展方向作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4.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由于网络购物与现实购物的明显差别,消费者的知情权存在法律保护不足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我国立法,对相关法律规范进行修改和补充是信息化时代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微商,由于其主体多为在校生,而C2C以小卖家为主,所以校园的微商模式以C2C为主。但其存在许多缺陷,由于是小卖家,这意味着产品的货源不稳定、品质无法保证、维权艰难;也没有统一的入口。从这些弊端可以看出个人小卖家不会成为一个很成熟的电商模式。对此,本文将会分析目前微商行业瓶颈期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的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具体方法;同时结合微商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移动互联网及移动社交的发展趋势,探索微商的转型之路,讨论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使微商可以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最后,也希望本文能够提醒并帮助一些大学生微商创业者主动转变自己的形象,让企业走上良性的、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李显峰 《考试周刊》2013,(43):126-127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不少商家因看到网络市场具有运营成本低、受众面广等特点,纷纷投入资金进行网上商城的建设,促使网上购物蓬勃发展并日渐成熟。本文探讨了采用ASP技术,构建一个基于B/S的B2C电子商务模式小型购物系统的具体设计、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在经济和计算机科技的影响下飞速发展,使得网购成为了人们购物时的主要选择方式。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建立消费者购物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8.
网络购物商品的丰富性、价格的低廉性、购物的便利性和群体的认同性使得大学生成为网络购物的主体。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所遇到的商家信誉度、交易安全、商品配送以及售后服务等问题制约了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发展。需通过加强商家商品、信誉度的管理,加强法制建设,倡导大学生理性购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建设网络社会信任.以促进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科技的进步,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新兴的购物方式。由于网络购物的便捷高效,商品多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络购物中来。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带给自身便利,但由于网络购物的高速发展和关于这个领域的立法空缺,网络购物存在的客观问题也开始显现。如何保障网络购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成为社会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由于当前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以及电子商务的推广,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上进行购物。网络零售商在网络环境中虽然有很多良好的机遇,但是也会有一定的风险,要想在网络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网络零售商必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满意。本文在研究中借鉴了顾客满意理论,并从网上消费的行业背景和影响消费者购买的相关原因出发探索在网络购物环境下提升顾客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模式逐渐兴起,并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不仅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推动我国的综合国力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网络购物及其商务模式进行分析,以淘宝网为例分析了其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对我国网络购物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我国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信任程度,促进我国网络交易活动的繁荣和发展,首先对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然后对影响我国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各种因素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相关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探析各种因素对我国消费者网络购物信任的影响程度,最终从售后服务、商品递送速度、价格、质量、经营模式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消费者网络购物信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1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因具有传统商务所不具有的特点被越来越多人们所重视,并得到迅猛的发展。作为电子商务的最主要应用,世界上第一笔网络购物在1994年完成,而中国在1998年才迎来第一笔网络购物。目前按照购物活动中参与实体的不同,可以将网络购物分为以下几种类型:B2C(企业与消费者)间的网络购物、B2B(企业与企业)间的网络购物、C2C(消费者与消费者)间的网络购物、B2G(企业与政府)间的网络购物。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关注在大学生中日益普遍的网络购物现象。采用焦点团体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实状况,通过因子分析,将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归纳为交际/娱乐动机、求便动机、权力动机、兼顾动机、成功动机以及独特/新奇动机。通过聚类分析,将调查的参与网络购物的大学生群体进一步细分为追求自我掌控、看重成功体验类型;追求互动亲和、看重省时便利类型;以及追求独特新奇、看重并行工作类型。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网络购物动机既体现了普通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又凸显了后现代社会、数字化时代青年学生的独特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了网络购物的概念,我国网络购物的现状,并且从客观上分析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动因和障碍,为网络购物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判断性依据。  相似文献   

16.
网上交易经常会发生消费者有购买意向,却没有付款的消费放弃行为。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方法建立以购物车使用动机、网络能力、操作风险、心理感受、意向选择、商家产品、商家服务和商家信誉八个方面构建影响网购放弃行为的概念模型,再结合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方法建立结构方程检验概念模型,发现消费者自身因素是导致网购放弃行为的直接因素,而商家只是间接影响,但商家因素是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的起始动因,商家只有认真研究消费者网购的心理动因,才能有效减少放弃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的宪法释义——以社会基本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对于个体而言,一个人主张某一权利意味着负有一定的义务;对于他人而言,某一个体的权利须伴随着他人的义务。作为法律关系的具体化,调整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宪法关系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体系中也体现了这一原理,表现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伴随着国家的消极不作为义务和积极作为义务。中国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方式既蕴涵着国家义务,也包含着处理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并辅以第51条作为解决权利义务冲突的基本原则。其中社会权条款完整地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其独特性决定了该类权利的实现既需要国家履行积极作为义务,也需要社会的作为义务,还表现为某些条款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相似文献   

18.
B2B2C系统是一种依靠电子商务平台和实体店面相结合的网络购物系统,其自身并没有产品库存,通过整合众多B2C商家或相当规模的C2C卖家的产品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网购产品和充分的选择,为网络卖家提供网络销售平台.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平台迅速发展起来,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范围,基于实体连锁代购点的B2B2C网络购物平台成为继传统电子商务平台之后,顾客搜寻和购买商品的又一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从21世纪以来网络团购交易越来越频繁,出现了大批的B2C网络团购网站。影响网络团购的因素有议价空间、买方预期、竞争状况等,这些因素对于B2C网络团购模式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总结多种团购模式发现,较为稳定的八种B2C网络团购模式都可从发起者、产品的多样性及卖家数量三个维度来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发展迅猛,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交易也跟随时代发展壮大起来,最突出的一个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就是网络交易。网络交易是不同于传统交易形式的一种市场交易模式,给社会经济带来相当大的效益的同时也使消费者的一些权益受到了威胁。经常会出现一些对消费者的安全权、隐私权、公平交易权的损害。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网络交易的管理,让网络交易健康起来是我们现在要做的重要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