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二十四种意境来阐释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这其中既有前人的经验,也有司空图本人独到的见解。"含蓄"这一风格,虽在前人的著作中已有涉及,但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以象取物,不拘一格地将"含蓄"这一风格赋予了更多的审美内涵与特点。对司空图"含蓄"这一审美范畴进行溯源,并且对《含蓄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可见出更多被忽视的审美意蕴,以及窥见司空图对含蓄作品的标准和要求。对"含蓄"这一审美范畴的地位的探讨,可重新审视"含蓄"的审美价值和内涵。  相似文献   

2.
3.
司空图在其诗文集中多次对李白、杜甫的诗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二人并驾齐驱,将唐诗推向顶峰。在当时李、杜特别是杜甫的诗歌还未受到普遍重视的背景下,司空图对二人的高度赞赏,体现了其极富前瞻的诗歌审美鉴赏力和兼容并包的审美情怀。梳理唐代文人及唐人选唐诗对李杜诗歌的选录与评价,结合二人流传至今的代表性作品,对司空图的评价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4.
在司空图眼里,陶渊明是古贤,是中国禅宗隐逸文化的代表,自当尊仰,所以他推崇陶渊明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人生态度以及其所达到的人生境界。然司空图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节烈忠君之士,他与乱臣新政彻底决裂,并以身殉主,气节铮铮,所以司空图又往往俯视、非议陶渊明。  相似文献   

5.
司空图的诗学思想是对王维等人诗歌创作艺术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中唐时期诗歌创作叙事化倾向的反 拨。司空图有关诗歌意境创造及其审美特征的论述,对抒情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批评的发展,都有重要价值。不过,他 的诗学思想只是总结了抒情短章的艺术经验,用这种理论要求一切诗歌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美学的诗歌意境理论史上,司空图的地位无人能比。他是诗歌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就他的整个理论来讲,他像前人一样认为意境是诗的本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界定了意境的内涵,开创性地划分了诗歌意境的类型。这三方面奠定了他在中国关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皎然和司空图这两位处在唐代不同时期的诗论家,其诗论主张有着颇多相似之处及内在联系:不重视诗歌的社会内容,不反映社会问题而注重探讨诗歌的艺术特征、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如对诗之意境,韵味,风格的论述;自觉追求宁静淡泊的情思和境界,追求闲淡清雅、冷落寂寞的生活情调。反映出两人诗论思想倾向及审美趣味的一致性。从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身世、思想状况等方面反映出来的诸多相似之处可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周甲辰 《都江学刊》2001,13(3):51-56
以于《二十四诗品》,无论是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是把它仅仅归结为风格论或创作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漏洞和逻辑矛盾,从司空图整体的诗学体系出发,充分考虑作的创作意图,我们就会发现《二十四诗品》是对味外之味艰苦探索的结晶,是用形象化的方式所表述的艺术审美经验的24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9.
总体上讲司空图的学理论具有浓厚的道家美学理论的色彩,他受到了道家以至玄学的许多方面甚至全面的影响,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也可以说是中古以后最具道家美学精神的学理论和思想。以探讨其学理论的本质及其所收道家思想的影响为指归,以现存司空图的诗作品为研究对象,力图全面深入地理解其理论的本质和价值,同时以理解司空图道家思想的体现为切入点,力求在某种程度上彰示道家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和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0.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对诗歌二十四种风格和意境的归纳,其思想内容与司空图对于生存的思考密切相关.虽然<二十四诗品>经常被当作一部集合体研究,但其中却集中体现了司空图的基本美学思想--冲淡.  相似文献   

11.
在唐末动乱不堪的时局下,诗坛也呈现出颓丧凄凉的格调,被认为是“典型的衰世之音”。然而在司空图的诗歌中,我们却能看到一些突破时代局限、“不类衰末”的亮色。诗人通过清新灵动的意象、巧妙的意象组合和静中生动等方式,呈现出一个充满生机、涌动着生命活力的意境,在唐末诗坛上呈现出异样的风采,给人以希望和慰籍。  相似文献   

12.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阐述“咸酸”之论,并颇为自贞地列举自作诗句以为示范;但在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叶,并未产生预期的影响。直至苏轼《司空图诗》、《书黄子思诗集后》论及此文,司空图诗作才屡见称引,“咸酸”之论与《二十四诗品》亦自此广为流传,影响巨大.司空图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崇高地位从而得以确定。  相似文献   

13.
14.
陈道贵 《文教资料》2000,(3):133-136
江国贞《司空表圣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78年版,以下简称《研究》),据司空图诗文、同时人寄司空图之诗及有关史料,共考订与司空图交游者55人。罗联添《司空图年谱》(台湾学海出版社《唐诗文六家年谱》所收,以下简称《年谱》亦随文考订若干。笔者研读,受益非浅。然智者千虑,或有一失。兹不揣冒昧,欲献补正数例,以为求教之阶。 极浦 司空图《与极浦书》之极浦,《研究》、《年谱》均以“待考”处之。按,极浦乃汪极之字,杜黎均《二十四诗品译注》已指出。汪极,歙县人,大顺二年(891)进士及第(清道光八年刊本《歙县…  相似文献   

15.
晚唐著名诗人和诗论家司空图的诗歌在晚唐诗坛上颇具特色,即以“雅正”为主要风格,有别于晚唐颓丧凄凉的诗风。形成这一风格,主要与其祖辈仕进相对成功的家世因素激励、个人相对顺畅的仕途人生、儒佛道思想的交融影响以及诗人“渟蓄温雅”等诗学观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诗品当中,司空图以形象精练的诗化的语言,精心选择了一系列的意象,其意象蕴含着理论家的生命体验并融合着道家哲学,构成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意境。而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意象选择、意象构成的意境结构及意象批评的基础三个方面对《二十四诗品》中的意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力图挖掘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李彦栋 《文教资料》2009,(22):15-16
司空图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歌理论家.他在审美上追求一种冲淡的境界,同时又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淡而有味"是其美学思想,他开创了空灵这一意境,实现了中国美学史上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8.
审美距离说     
有关审美距离的理论前人已有相当深刻的探索,但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功利距离、时间距离、空间距离三个层面加以阐述。审美距离不仅可以产生朦胧美、飘忽美的效应,而且还有更深刻的美学意义——即对审美个体有限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从司空图的生活环境和诗学背景重新认识(诗品》的价值,主要从创作的观察体验、艺术人格的修养、审美态度的形成、艺术境界的生成、艺术结构与语言的安排、风格的造就等方面,发掘其理论意义,认为该作的生成是对唐人诗学创作经验的隐性总结。  相似文献   

20.
司空图是晚唐著名诗论家、诗人,虽一生屡遭离乱,但其诗歌中很少反映混乱的社会状况,而以写景为主。意象是以象征性为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的表意之象,意象的选用反映了诗人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情。司空图在诗歌中最常选用菊、鹤、松这三种意象,偏爱描绘清淡自然的画面。联系司空图的意象观,其诗歌中菊、鹤、松意象的选用,蕴含着司空图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文化心理,该文化心理正是晚唐诗人的典型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