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显示了对文学作品作多元解读的尝试,在评价建议里也提到了这一问题,“文学类文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文学作品多元解读对于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民族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任务,语文教育界开始广泛探讨多元解读的教学方法和角度,并且产生了不少好的方法。笔者认为,我们在摸索、探讨多元解读教学的同时,还完全可以从我们的祖先那里寻找关于文学多元解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石红禳 《现代语文》2009,(8):113-114
引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之一是“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对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确立新的阅读价值观,也就是要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阅读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标准》的“评价建议”中则明确提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有着明确的指导意见:"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像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同一的标准答案."这个意见的核心就是关注和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而且对"个性化解读"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具体的说明.但是,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方法论意义上的原则有哪些呢?归纳起来,可以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相似文献   

5.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评价建议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的 ,不涉及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活动状况、学业成绩 ,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行为表现等是地理学习评价的对象。《标准》所提出的评价建议较为原则和宏观 ,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一、“地理知识与技能”评价的要点及案例“地理知识与技能”评价所包含的内容是根据《标准》的总目标和内容标准确定的。这些内容集中反映了高中学生通过地理课程学习后 ,在“地理知识与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标准》的评价建议部分…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中多处提出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最好让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的鉴赏,特别是对教材中描写忧愁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来培养和提高。描写忧愁的文学作品也就是“愁”文学,它有着独特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阅读能力生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价值观相应从对文本的"一元解读"转变为"多元解读","多元解读"要建立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8.
多元解读作为文学作品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仅是一种解读方式,也是一种开放的、有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了解多元解读是怎么回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怎样进行多元解读,以及提醒学生注意多元解读的边界,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必修第三册梳理探究模块的一个专题,这一专题是针对"阅读鉴赏"提出的,意在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解读文本与独立思考及变通分析问题的能力。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点,而读者在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审美品味等方面的差异性及文学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多样性、模糊性为个性化解读提供了土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富有创意地建构文  相似文献   

10.
多元解读作为文学作品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仅是一种解读方式,也是一种开放的、有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了解多元解读,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怎样进行多元解读,以及提醒学生注意多元解读的边界,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肖金华 《湖南教育》2005,(17):40-4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同一的标准答案。”这个意见对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然而现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既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热点,也是教学的弱点和难点。那么教师该采取哪些策略,突破教学难点,使文学…  相似文献   

12.
接受关学等近代文论认为,读者是作品意义的建构者。文学作品教学应提倡多元解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表达。但是,在近期的文学作品教学过程却也出现误读和拓展过度等多种不良现象。本文拟从当前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泛滥现象出发,寻求文学作品教学多元解读的界域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接受关学等近代文论认为,读者是作品意义的建构者。文学作品教学应提倡多元解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表达。但是,在近期的文学作品教学过程却也出现误读和拓展过度等多种不良现象。本文拟从当前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泛滥现象出发,寻求文学作品教学多元解读的界域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同一的标准答案。”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无所不包,那么在高中阶段如何围绕文学作品的特点进行文学…  相似文献   

15.
一、考点解析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在现代文阅读中更具代 表性,更有难度,因而是现代文阅读训练的重点。 持续、有效的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是语文教学的 重头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 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感受·鉴 赏”方面获得发展:“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 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 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 力。”文学作品是语文的精华,也是学生关注的焦 点。学生想像力和审美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 离不开积极有序的文学作品阅读鉴赏。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英语文学作品是宝贵的英语课程资源,是扩大学生阅读量的有效载体。《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建议在高中开设"英语文学欣赏入门"选修课,然而,当前大部分高中却仍未将英语文学欣赏课真正列入学校课程之中。即使开设了英语文学欣赏课,教师也多采用"知识——语法——解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很多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是不懂解读方法,不解作品之意,导致学生放弃阅读或即使阅读也是“白读”的后果,甚至有部分学生常常曲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严重妨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也严重削弱了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教育力量。为了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让学生从课外阅读的困境中走出来,真正走向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教以作品的解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笔者从如下方面作一肤浅的探讨并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阅读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文学作品具有多义性特点,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文学作品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与认识,这使得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必要内容。多元解读不但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语文课改的必然要求,研究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非常重视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当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主题的多元解读和人物的立体分析则是达此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中多处提出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最好让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的鉴赏,特别是对教材中描写忧愁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来培养和提高。描写忧愁的文学作品也就是“愁”文学,它有着独特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一、“愁”文学可以充实学生精神生活,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当代社会最大的危险就是人被科学技术异化,中学生正处于求学阶段,头脑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